犯罪心理师:从人心出发,窥破案件真相

今年夏天,犯罪悬疑题材电影《消失的她》一经上映即引发广泛热议,反响不俗,影片对主人公犯罪心理的刻画丝丝入扣、层层递进,运用了大量心理学效应,也让犯罪心理学受到关注。说到犯罪心理学,则不得不提与之关联甚深的一个职业——犯罪心理师。而作为通过心理学与嫌犯“交心”“共情”的刑侦专家,这个职业无疑略带一丝神秘和奇幻色彩。

◎犯罪心理学:从细节之处看人心

犯罪心理师是犯罪学领域的心理专家,工作内容主要是使用心理学、犯罪学等学科知识,通过个案分析、调查研究、心理测量、行为评估等手段,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学机制,为相关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和矫治方案;或在犯罪侦查和刑事审判中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服务,帮助侦查人员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协助法官做出合理的裁判决策。

“研究犯罪心理,就是要了解罪犯的潜台词。”“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指出,现实的犯罪刑侦和影视剧中所表现的大多相去甚远,实验研究和量化分析也并不适用于犯罪心理学。绝大多数犯罪都关系到个人心理问题,“智力、性格上的缺陷才是问题的关键”。比如,在杨新海连环杀人案侦查中,李玫瑾从杀人犯的作案工具和手法推测出他的身高,通过其残忍的灭门行径推断出他和家庭生活隔绝已久,根据几近完美的犯罪现场大胆猜测嫌疑人有至少两到三次的犯案记录……严丝合缝的推理和准确的判断让人咋舌,她亦打趣道:“我在普通刑侦工作人员的眼里,基本就算巫师。”

李玫瑾曾在一次大学讲座中深入浅出地谈及犯罪心理学理论,她先用简洁的话语清晰地解释“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等若干概念,随后根据意识层次理论深入分析了著名的“马加爵案”。她从嫌疑人的口误、刑讯中叙述的用词及其案发前后的行为中抽丝剥茧,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大胆的推断描绘出了一个不同于大众印象的“马加爵犯罪心理画像”。提及自己工作中经历的最难罪案——“阳泉系列扎刀案”时,李玫瑾说道:“看不到(嫌疑人的)动机不等于没有动机。”在与行踪难觅、动机不明的嫌疑人的交锋中,她精准地猜中嫌疑人的想法、与抗拒被分析的嫌疑人在刑讯中斗智斗勇、通过问题迂回地研究其犯罪动机和心理,小说般引人入胜的真实情节让听众们惊叹不已。

◎专业微导航:犯罪心理师的修炼秘笈

从学科内容上看,犯罪心理师的主修课业应为犯罪心理学,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并未单独设立犯罪心理学专业,该专业主要在研究生阶段招收,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本科阶段与之相关的只有犯罪学专业,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犯罪学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在公安保卫部门从事犯罪预防、犯罪分析与预测及罪犯矫治等业务工作和在检察机关、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犯罪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修课程有犯罪学原理、刑事政策学、西方犯罪学、犯罪被害人学、犯罪预防学、犯罪心理学、罪犯矫治学、社会学概论、犯罪评估导论、犯罪学研究方法、公安学概论、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犯罪统计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社会工作概论、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犯罪学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下的公安学类专业,许多公安类院校均有开设,一般为文理兼招,但新高考地区要求考生须选考政治(具体以学校及专业实际招生情况为准,在志愿填报过程中,需要事先仔细参照欲报学校的招生计划)。

刑侦和犯罪心理分析工作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这也对犯罪心理师的专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首先,要熟悉心理学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分析和评估;其次,熟悉犯罪学、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刑事审判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再次,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犯罪嫌疑人、受害人、警察、检察官等多方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从次,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研究能力,能够对犯罪案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建议;最后,有较强的心理辅导能力,能够为受害人、目击者等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创伤后的应激反应。

◎就业指南针:将光亮照向晦暗角落

犯罪心理师这一职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算成熟,尚未有相关资格考试和职业认证,就业方向一般为警察队伍,且极少面向基层。这一职业需要掌握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和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属于特殊岗位人才,因此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如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质、基本警察素质和技术技能,以及较高的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学历和文凭越高越容易就业。犯罪心理在我国属于新兴领域,人才缺口较大,但随着国家对公安治安管理的加强,有关部门对犯罪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犯罪心理师主要可在公安机关或其他政法机关从事犯罪预防、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等工作,也可在公安监管场所从事违法犯罪人员的心理矫治矫正工作,或到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相关岗位有刑事犯罪鉴定人员、犯罪调查员、犯罪心理研究员、狱警、假释官、感化主任、社会工作者等。

犯罪心理师的薪资水平会根据就业城市消费水平、就业单位、个人能力、职业、职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无法一概而论,年薪从十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不等。

·求学小链接·

与犯罪心理学相关的冷门新职业

——犯罪侧写师

现代的犯罪侦查工作中,越来越有意识地把心理侧写等心理学技能作为破案的关键手段。这也催生了一个与犯罪心理学相关的新职业方向——犯罪侧写师。

犯罪侧写师主要负责通过犯罪者的行为、心理和语言等方面的信息来分析犯罪者的动机和行为模式,以推断犯罪嫌疑人的个性、职业、生活情况、作案风格,为警方侦破案件提供大致方向。

在一些大型的刑事调查和犯罪心理学研究机构,犯罪侧写师的薪资水平一般比较高,可以达到20万元以上。而在一些小型的刑事调查和犯罪心理学研究机构,犯罪侧写师的薪资水平则相对较低,一般在5万元到15万元之间。

编后语

犯罪心理师职业的兴起和刑侦人员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无不彰显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和治安事业的发展,相信未来,随着犯罪侦查手段愈加专业化、技术化、精细化,犯罪行为和犯罪分子更加无所遁形。愿法治的光照亮每一寸土壤,驱赶一切黑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