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与实用兼备的商业编导
作者: 念白从业者:念白
从业年限:6年
一句话感受:写脚本、拍片子、剪片子
从业地点:杭州
对口专业:新闻学、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专业
从业门槛: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能剧作,对剪辑、镜头语言有自己的看法
晋升路径:基础编导→项目组长→高级编导→导演
薪资水平:25万—35万元/年
入职提醒:熟练运用Pr等视频剪辑软件;懂协作,会沟通;加班是常态,要有抗压能力
在外行人眼中,编导是很“高大上”的职业,他们在片场中雷厉风行,或是与明星、商业大佬举杯交谈。但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是伏案写脚本、不停地抠图、一遍又一遍地改片子。
我是一个商业编导,主要拍摄宣传片、微电影、商业电视广告,电商小视频等。比起影视编导的文艺性,我更多的是去说明和描述。下面我将简单说说我的工作流程。
沟通
一般沟通分为前期洽谈和二次会谈。
前期洽谈主要是了解甲方的需求、预算等,以此做出一份符合甲方需求的创意提案,提案里包含你的做法及原因、你的优点、你的报价等。
前期洽谈之后会进行二次会谈,这次主要是讲解你的提案。影视是很抽象化的,但与客户沟通时,你要用最直白通俗的话语让甲方最快时间地了解提案,这也是在比稿(甲方在多家影视公司中择优选取一家)时取胜的关键。在签订合作合同后,编导还要与甲方再次沟通改稿,直到过稿为止。
在我们的行业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沟通时宁可多问一个问题,多跑一次甲方公司,也不要在后续工作中多写一次脚本,多修一次影片。因为沟通只需要编导一个人工作,而后续则是一个团队的运作,经费、时间、人力都是耗不起的。
脚本
在与甲方商定好故事后,就到了制作分镜脚本的环节,其实就是把整个剧本细化成一个个镜头,并做好注明各个要点的手绘图。
分镜脚本在制片中至关重要,后续的拍摄会以分镜脚本为参考,工作人员也需要根据脚本做好开拍前的准备。所以越细致的分镜脚本,越能提高拍摄的效率和质量。
那如何写脚本呢?我在剧作时,通常会先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再从这一句话里扩展出基础点,包含主题、人物、地点、拍摄时长等。然后,我再慢慢添加每一场次的细节,比如:固定机位俯拍树影婆娑的样子、特写女主慌张的表情、光的用法、背景音乐等。在写分镜脚本时,编导还要注意与服装组、道具组、化妆师配合,每一个镜头中角色的服装、道具都是要大家一起完成的。
比起影视作品的文艺性,商业片更讲究把故事讲明白,做好产品的宣传。所以我们的脚本大多以商品为中心,主要向观众展示商品的优点。
勘景
在正式拍摄前,编导要勘景,然后在甲方满意和经费足够的前提下,选择与脚本相似度较高的地点进行拍摄,最大程度还原脚本与其内容走向。尽管勘景很细致,但6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再完美的场景,仍需经过后期的再加工,比如在棚内搭景、利用模型等。
拍摄
我觉得在拍摄过程中,对编导来说最重要的是随机应变。举个我的例子,那是我第一次在海外拍摄。我们已经与国外的制片对接好(在海外拍摄一般会由国外的制片负责获得海外拍摄许可、与拍摄场地负责人对接等事宜),可到了地方才发现我们要拍的特色小店关门了,店主有急事,两天的拍摄时间里都不会开门营业。而且我们透过店铺的玻璃窗往里看,发现里面的装修、菜品完全不是我们想要的风格。
这是制片的巨大失误,但也需要编导想办法去解决,只是那时的我太没有经验了,直接摔了台本,大喊不拍了。我清楚地记得,我说不拍了的时候,老师很严厉地瞪了我一眼,他当机立断让所有人先回酒店,又带着我与总制片沟通,最后决定主题不变,但需要重新勘景和修改脚本。要知道,重拍就意味着前期所有人的努力全白费了,再加上开机一天就要花费一天的钱。
事后老师很认真地告诉我:“即便是制片的失误,但你是编导,一个团队的主心骨,你就不能去抱怨,也不能让所有人慌乱。你要想办法把拍摄再次完美地完成!”后来,拍摄得多了,我就知道意外是无法避免的,作为编导要冷静,去想办法解决困难。新人想提高拍摄水平,只能多拍摄、多学习。别着急,时间会让你蜕变。
演员情绪不到位、无法入戏也是很常见的问题,我常用“代入法”与他们沟通。我一般会提前进场,在场工准备时先自己在场地内走一圈,再次检查环境的同时也自己找找感觉,当我有了感觉后,才能更好地引导演员,让他们去演出我想要的那种效果。
还有一点,编导需要提前与摄影师沟通,让摄影师清楚你想要的效果。但是,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便需要你们不断沟通和磨合,寻求一个平衡点以达到共同满意。
剪辑
剪辑是在拍摄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二次创作,以便能够更好地感染观众,进而宣传该影片。我将剪辑叫作“包装礼物”,让作品变得精美。一个好的剪辑师能让稀烂的作品呈现出惊艳的效果。
我刚实习时也做过剪辑师,给一个有8位嘉宾的节目做“包装”。那时我要做的是在每一位嘉宾出场和个人秀时,配一段符合他们个性的音效。我们公司有自己的音乐库,但要在几百个人物音效中找到合适的音效也是件难事,没有合适的音效时就要上网寻找。紧接着我还要配字幕、做特效转场等,这些主要是增添节目的趣味性。剪辑工作中最令我厌烦的是抠图,每一帧、每一个画面地抠图,盯到眼睛几乎要掉出来了。不过只要制片人说一句,“哦!这个音效配得挺好,这个字幕加得有趣。”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刚入职的编导不要觉得剪辑烦琐、屈才,一个懂剪辑的编导能更好地引导剪辑师。甚至剪辑不到位时,你还可以亲自上手补救。
后记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编导生在传统媒体外的就业方向又增加了,只是仍缺少专业性人才。在我们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一个人时,你就是团队;有团队时,你就是领导。”也就是说,编导是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的,从商务洽谈、剧作、摄影、后期剪辑到制片,上述环节里的每个岗位你都要熟悉,哪个岗位缺少人手,你都要可以立马去补上。这才是行业真正需要的编导。但想做到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你需要有新奇的创作点和对剧本有深度的思考,需要熟悉镜头表达语言,需要会剪辑。
在影片的背后,藏着多少泪水只有自己知道,但如果你选择了做编导,就请相信自己,持炬登高者,终会照彻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