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摇滚鼓手的自白
作者: 蓝山松·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蓝山松
从业年限:5年
一句话感受:青春不“死”,摇滚不灭
从业地点:云南
对口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等
从业门槛:只要你有一颗摇滚的心,就可以玩乐队
能力要求:掌握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技巧,有一定的原创能力和独特的舞台表现力
晋升路径:独立音乐人→签约厂牌(只是一条路径,没有标准)
薪资水平:自负盈亏,没有上限
入职提醒:乐队有时会长时间彩排、演出,需要良好的体力和抗压能力
初中时是我第一次听摇滚音乐,当时就被那激情澎湃的节奏和振奋人心的力量感深深吸引了。那种激越的力量,像是在我的心头敲开了一扇关于摇滚的门,让我从繁忙的学业中找到了一个释放压力的途径。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习架子鼓、听摇滚乐。
等到上了高中,抱着玩玩的心态,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了一支乐队,玩过金属、前卫摇滚。但后来学业越来越紧张,来排练的人越来越少,乐队也就相当于解散了。
终于到了大学,我加入了第一支正式的摇滚乐队,有了较好的演出设备和排练场地,成员们也有一定的专业音乐知识。最重要的是,每个成员心里都燃烧着不灭的摇滚之火。在课余时间,我们开始尝试原创作曲,每天抽出时间排练,去各地参加比赛,渐渐地也会接到小型Live Show的邀请。我这才算是正式开启了摇滚之路。
这些年,我们从大学生乐队到职业音乐人,经历了毕业、就业,成员退队、新成员加入。我们和无数支摇滚乐队一样,一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但是留下的人,总会带着上一代人的梦想继续前进,乐队成了我们共同的信仰。
慢慢地,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摇滚+流行”。现在的我们信念一致、无所畏惧,正要一路高歌。
默默无闻的摇滚鼓手
作为一名摇滚鼓手,我显得那样默默无闻,通常被安排在舞台最后方,时常会被主唱和吉他手挡住全脸。在抓拍的舞台照里,我通常也只能露出一个很小的侧脸。刚开始演出时,我总是心理失衡,为什么自己明明技术不错,镜头却那么少?最偏激时,我还做过在舞台上加花(架子鼓技巧)、强行抢镜头的事情。事后被前辈狠狠批评——我得接受事实,鼓手的位置决定了我们就是默默无闻的。前辈用一句话让我懂得鼓手应该是什么样的:“音乐表演没鼓手,音乐声中有鼓声。”我知错就改,不再抱怨,演出时不再给自己加戏。
虽然默默无闻,但我们鼓手不是透明人。我们是乐队的骨架,负责掌握所有乐器的节奏和速度。我们提供稳定的节奏基础,让其他乐手可以校准自己的位置,精准地加入歌曲里。虽然鼓手不能像其他成员那样在舞台上肆意跳跃,和观众互动,但是我们却最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比如:引导乐队进入高潮时,可以运用炸镲的方式增加音乐的动感和活力,让观众更加兴奋。作为乐队强有力的支柱,对鼓手来说,最重要的是打出稳定的鼓点,同时鼓点也要简单,这是为了给其他乐手留有更多的展示空间,投桃报李,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展示舞台。
不会写歌的鼓手不是好音乐人
我平时通常只做三件事:写歌、排练和演出。演出包括Live Show、拼盘演出、商演、音乐节表演等。只要是可以增加知名度或者带来收入的活动,我们都会去演出。
写歌由我和吉他手负责,他通常会给我一段动机,让我进行填充,只要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完成。但是在我们要进一步沟通和修改时,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我常常不理解他的语言。刚开始配合时尤其困难,因为他的语言表达过于文艺,像是“橘子味的落日”“在非洲大草原上打乒乓球”等,一系列用词都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们磕磕绊绊地配合了一段时间后,我才能从他的语言里提取出有用的音乐信息。“橘子味的落日”需要的鼓点是轻快、简单,且暗含惋惜的,为了使歌曲更加饱满,我又加入了一段音轨;“在非洲大草原上打乒乓球”需要的鼓点是激进、跳跃的,我用小军鼓打出行进的律动感,地鼓则一直在踩拍,力度逐渐加强,给听众连绵不断的感觉。
舞台上的意外与惊喜
舞台是乐队的生命,每一个鼓手都希望在舞台上做到完美,但是5年的演出经验告诉我:无论演出经验多么丰富,在舞台上都可能遇到意外。最重要的是鼓手要学会随机应变,降低事故程度或者化解事故。
举两个我的例子。我之前做兼职鼓手的时候,给一个楼盘做开业演出。演出舞台上只铺了一层很滑的薄地毯,于是尴尬的一幕就上演了,即使我把鼓牢牢插在地毯上,它依旧在表演时离我越来越远。我只能不断伸长手臂和腿去往前够我的鼓,表演姿势就变得很僵硬,但表演无法中断。我只好急中生智,在歌曲间隙不断把地鼓往回拉。其他身体部位不能大幅度动,我就轻摇头部,让表演看起来尽可能自然松弛。经过我的调整,最终让演出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当然,有时候舞台事故对鼓手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有一次Live Show演出时,现场突然断电,成员们的插电乐器都无法使用,只剩下我的原声架子鼓还可以表演。于是我就来了段即兴表演,一边打鼓,一边关注来电情况,及时切换回原先的歌曲,毕竟还是要保持之前的歌曲进度。舞台事故就在我激烈的打鼓声里和成员们与观众的互动下,转化成了一个小彩蛋,气氛高涨。那次,我既展示了自己,又展现了我们乐队极稳的台风,因此收获了主办方奖励的鸡腿,可以说是一次示范性的演出。
鼓手小白要想解决舞台事故,就只有多上台演出这一个秘诀。
后记
网红化是乐队的未来吗?这是我们摇滚圈里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非典型网红乐队可能会是一个发展趋势。
那什么是网红乐队呢?大概是所作的歌曲节奏简单、歌词浪漫梦幻,并在网络平台上凭借几首爆曲快速走红的乐队。这些乐队欢快的歌曲能带动全场一起狂欢,现场效果非常好,也容易赢得主办方的欢迎。我觉得,他们是摇滚音乐商业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的摇滚乐,在独立艺术形式外,有了另一层身份,那就是作为短视频的背景音乐。网红乐队看到了这个新商机,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他们主动迎合短视频用户的喜好,制作他们喜欢的歌曲,又借助互联网打开了市场。
对传统摇滚乐队来说,在短视频发展迅速的当下,我们也会借助自媒体做乐队宣传,比如:借鉴网红乐队的优势,制作一些更加抒发情绪、律动更强的音乐;运营粉丝社团、队员个人账号等,以此来提高我们乐队的知名度。
同时,作为原创乐队,保持乐队的个性更加重要。我会坚持编写摇滚融合流行乐的歌曲,制作一些更深层次、更能体现摇滚精神与内涵的音乐,相信走非典型网红乐队路线的我们,未来终会迎来自己的轰烈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