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 译路平安
本文主角:英语
讲述人:徐东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
适合人群:热爱思考,善于表达与交流,有耐心和责任心的同学
英语专业都有哪些课程?
英语专业的课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通识课、基础课和专业课。
通识课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数等。基础课是从语音、词汇、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课程。
专业课的科目类型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我所在的学校设立了两个专业方向——翻译方向和商务英语方向,在大二下学期会进行专业的分流。而专业课除了翻译方向和商务英语方向这两项“主线任务”,还有一项“隐藏任务”——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包含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微观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等宏观语言学。
语言学这门学科非常有意思,以“颜色词(Color Terms)”为例说一说。无论是英语文化还是汉语文化,基本颜色词都十分丰富,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细微的差别:在英语文化中,基本颜色词是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汉语文化却将深蓝色即“青色”单独列出来作为基本颜色词,也就是说,汉语文化中的基本颜色词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而有的语言,其基本颜色词却相当匮乏,如澳大利亚土著语言Guugu Yimithirr在基本颜色词上只区分黑色和白色,其他颜色则根据它们相对于黑色和白色的亮度或暗度来描述。
另外,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还有特殊的引申意义,如红色在汉语文化中代表喜庆和热闹,但在英语文化中却代表血腥与暴力。
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学习语言时一一甄别,谨慎对待。
除了上面提及的课程,英语专业的学生还会在大二下学期从学校提供的外语中选择一门作为第二外语。不同学校提供的第二外语类型可能不同,常见的语种有日语、法语、俄语、德语等。我的第二外语选择了法语,因为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所以法语有很多词型、词义、词性与英语类似的单词,可以说自带初始词汇量。但是也有弊端,如有些法语单词与英语单词非常相似,在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辨析,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拼写错误。
回到翻译专业课上来,翻译这一专业课大体上可以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理论课主要是进行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原则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课并不是随便抓来一篇文章,闷头就翻译,而是先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再对文学、学术语篇、政府公文、商务文书等进行翻译。翻译辅助软件的使用也是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Trados, Transmate等软件能帮助我们对齐文本、管理双语语料、进行项目合作管理等,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而无论哪一门课程,好像都绕不开一个关键步骤——“Presentation”,也就是学生做PPT进行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展示。回首自己做过的分享和汇报,从语言学前沿研究,到我们自己写的英文小剧本,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知道这种训练下的我们是否可以被称为“PPT展示熟练工”,但是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我,在看到一些模板PPT时,也能骄傲地挑剔一下:“思路不太清晰嘛,唉,曾经沧海难为水。”
英语专业学习的特点
大部分专业课老师都会选择用英文来授课,因此,课程难度越大,对听力的要求也会越高,水平不过关的同学,上课时的难熬程度可想而知。
我现在依然对第一节口译课印象深刻。课堂上,老师先给我们放一段视频材料,然后给我们分配任务:第一个人翻译后给出自己对这段材料的感想;第二个人概括并评价第一个人的感想,再给出自己的感想;以此类推,第三个人、第四个人……老师完全随机点人,而且已经回答过的同学依然有可能被点起来作答。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难熬的九十分钟过去,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也是从这节课开始,我发现了我之前学习的一个误区,即只一味地模仿学习水平高之人的发言,忽视了和我水平相似的同学的发言,这导致我表达上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学习进入瓶颈期。
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听每一个同学的发言,并分析他们的思路和表达习惯。有些同学的思路是流水型的;有些同学习惯先总结,再分述;有些同学习惯先分述,再总结……不同的思路表达的信息效率是不同的,有的表述听众可能听了很久也没有明白中心观点是什么,而有的表述听众听了开头就能明白重点。以填充思考时间的语气词为例,我就发现有的同学习惯使用“And”,有的同学习惯使用“Errr”,有的同学则完全静音……即使是相同的时长、相似的内容,听众感受到的连贯性也完全不同。
通过认真倾听和仔细分析,我解决了自己表达上问题。
除了第一节口译课,本科四年里还有一节口译课让我印象深刻。
刚上课,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十分钟左右的音频。我因没听懂开头那几句主旨句而有些走神,这一走神,后面连续几句就没听明白,于是我就慌了,而慌了之后更难静下心去听。如此一来,坐在教室里的我可以说是度“秒”如年了。到点名翻译的环节,我依然一头雾水。正忐忑的时候,我就被老师点起来翻译了。
看着完全乱写的笔记,我搜刮了一下自己空白的记忆,勉强翻了两句,但实在是一点都不懂,于是沉默了一会儿后我只好跟老师坦白自己完全没有听懂。关掉麦克风的时候,我感到特别的羞耻和尴尬。
从那之后,我明白了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没有办法成为合格的译员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在英语专业中是真理。如果没有课下的巩固和对自己专业技能的打磨,即使认真上课,进步也会非常有限。
翻译与你合拍吗?
也许现在,对英语感兴趣的你开始隐隐担心:“我与这个专业能合拍吗?”“我的性格与能力是否与英语专业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要求相匹配?”
不要担心,在学习英语和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反馈和要求会不断地帮助你、影响你、塑造你。
慢慢地,你就会明白原来接的每一单翻译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如此才能树立良好的行业声誉,拥有稳定持续的客单;会明白交稿前要认真仔细地检查,避免低级错误的存在降低译稿的质量;会明白一定要做好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避免到处“救火”,手足无措。
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要选择英语专业,更没有预料到自己的生活会和翻译产生交集。尽管目前我还是翻译行业的菜鸟小萌新,但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我竟然也打磨出了一些与翻译相匹配的心态和习惯。如日常生活中,我会下意识地翻译各种指示牌、公示语,然后将自己的版本与印刷的译文进行比较;交稿前会反复检查标点是中文模式还是英文模式,检查大小写和单词标点之间的空格;提交作业之前会快速地浏览作业,以确保专有名词翻译前后一致。这些心态和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的性格。
其实,最后合拍的“好搭档”在最开始时往往不会很默契,所以,如果认定了,就开始做吧,路上自然会有答案。
英语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在这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翻译已经承担了相当数量的翻译任务。如果客户只需要将信息进行语言转换,特别是对准确率的要求没有很严格的时候,那比起译员,机器翻译显然是一个时间和金钱成本都低得多的选择。
从行业龙头企业传神语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位转型就可以看出,翻译行业已经开始朝着语言服务产业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北京语言大学也开设了国际语言服务博士点。这两大举措无疑透漏出未来翻译发展的关键点——“复合”。从我接到的任务来看,客户往往会要求我们提供内容管理、概括分析、调研咨询等进一步的语言服务。不讨论食物链顶端的翻译大神们,单从翻译小萌新的经历来看,单一型的翻译确实存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复合型译员具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复合”是翻译这一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可能也会是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的关键词。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不断打磨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发展一些其他的能力,如数据处理、文书撰写、编程等。这些技能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职场竞争力,使我们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
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
英语仍然是世界上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因此,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主要包括口译、笔译、外贸、教育、外宣等领域。
从工作场所的不同来看,“口译”可以分为会议口译、陪同口译等类型。顾名思义,会议口译就是在国际会议上翻译参会人员的发言;陪同口译就是跟随在雇主身边,随时翻译他与别人的交流。“笔译”就是对各种文件进行翻译,如合同、标书、法律文件等。无论是从事口译还是从事笔译,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自由译员和供职于翻译公司之间选择。
“外贸”就是在跨国公司或者有国际业务的公司中做海外销售。“教育”主要是在中小学教授英语。“外宣”主要是在一些主流媒体或者新媒体公司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选择继续深造,与英语专业直接相关的专业有: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区域国别研究、MTI(翻译硕士)等。
学姐寄语
英语的确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在交流中帮助你打开窗户、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工具,是一个在比较中帮助你体味语言之美、思考文化差异的工具,是一个在翻译实践中帮助你学会批判、学会欣赏的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一个底子不算好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是挣扎的、不安的、焦虑的、痛苦的,不过,请相信自己,熬过所有黑暗的时刻,你将会迎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