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搞钱?还是轻松就业?这三大财经类专业哪个更适合你?
作者: 鹿桓鸣
你知道古代朝廷的户部大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吗——征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赋税,再一笔笔拨款到地方,负责整个国家的财政和经济运行。你知道上个世纪的账房先生是怎么工作的吗——他们慢条斯理、有条不紊地拨弄着算盘珠子,将每一笔收支用毛笔仔仔细细地记录在账本上,颇受掌柜的尊敬与器重。你知道当代商界精英是怎么谈生意的吗?他们总是西装革履、谈吐不凡,谈笑间时不时会蹦出一些高大上的专业术语和英文单词,分分钟几十亿上下。
自古以来,金融财会人才就对中国的经济运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掌握着所在部门的经济运作情况,用一个个复杂的函数、软件分析经济走向,以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接下来,本文将带大家认识与以上三类人群密切相关的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这三大典型的财经类专业。
1财政学类
和大多数人认为的政府专有“财政”不同,财政学类专业在分流后可分为三个细分专业:财政学、税收学、资产评估。财政学专业的研究重点是政府财政和决策,税收学专业的研究重点是政府税收和企业税务问题,资产评估专业的研究重点是各类不同资产的价值形态。虽然这三个专业在本科阶段的研究重点有所差异,但它们的学习内容是相通的,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政治性最强的财经类专业
相比于金融学类、会计学类和其他财经类专业,财政学类专业应该是和政治联系最紧密的了。这一点从其学习课程上就能看出来:政府预算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政府采购管理和税法,等等。平时上课时也经常会涉及政府的财政内容,不仅如此,许多高校财税学院的老师还是政府财政部门的“智囊”,或直接在财政部任职。
财政学类还是公考招录中最炙手可热的专业之一(粉笔教育在2022年度国考职位表发布后总结出了公考招录人数最多的十大类专业。其中,财政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有关专业排在前三),岗位需求大,晋升速度快,使得该类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凭借专业优势考进了国家各级财政部门。据了解,除了当公务员进体制内,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进入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研究国家最前沿的财政政策,比如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改革等;还有的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考研读博,向专业更深领域迈进。
企业的保障性人才
财政学类专业学生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要和“税”打交道(尤其是税收学专业),除了要学习税法,熟悉一个又一个琐碎的小法条,还要学习税收筹划、税务会计等专业附加知识。可以说没有哪个专业比财政学类专业的学生更熟悉税务了。而税务又恰好是企业经营的一大重点,于是很多财政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到企业从事税务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担任簿记员、审计员、出纳员、税收监察员、征收人或税收代理人等职。有的甚至可到税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税务部担任重要职位。
经管类专业的后备军
本科阶段,金融学类专业和会计学类专业要学习的大部分课程,财政学类专业要学;理论经济学专业、统计学专业要学习的大部分课程,财政学类专业也得学。比如金融学、金融工程概论、投资银行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史、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一言以蔽之,财政学类专业和经管类专业的学习内容几乎是相通的。
同时,财政学类专业的报考分数相比其他财经类专业稍低,再加上有些财政学类专业的学生可能不太想进体制内和研究所,于是他们在本科阶段就开始主攻其他专业。比如有些学生本科学了很多金融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像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学等,考研攻读某个名校的金融专硕学位,毕业后做一名数据分析师,这种发展路径也是很不错的。
“经管类专业的后备军”意味着跨专业实习的难度略大。很多财政学类专业的学生会选择到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和咨询公司任职。而他们在实习时,会因为不是正统的金融学类专业和会计学类专业出身,被录用的难度略大,但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来弥补。如果财政学类专业的同学以后想找到优质的实习单位,不妨早点开始规划和辅修相关课程,努力抹平专业差距。
2会计学类
首先要明确,会计不是单纯的记账,这门学科有很多高深的知识。会计学类专业在分流后大体可分为这几个细分专业: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PA方向)、会计电算化等。管理会计专业偏向于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财务管理专业偏向于企业发展、资源运用和决策,会计学(ACCA方向)专业和会计学(CPA方向)专业则以ACCA证(国际特许公认会计师)和CPA证(注册会计师)为基础,会计电算化专业则偏向于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的结合。各细分专业研究偏向不同,但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大同小异。
逃不过的考证宿命
在所有的财经类专业中,会计学类专业恐怕是对证书要求最高的了。会计学类专业的学生刚进大一就可以开始考初级会计证书了,本科毕业工作满4年就可以考取中级会计证书,之后还要继续努力获取高级会计职称。
除此之外,会计行业还有更高级别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也就是业内所谓的“CPA”。作为全国唯一具有审计签字权的证书,注册会计师证本科毕业才能考取,含金量很高,考试难度也很大。据统计,注册会计师证需要在5年内通过6门专业课考试,据说每科每年的通过率几乎从没超过10%。最后还有一个综合阶段考试,每年综合阶段考试的通过率不超过60%,直到完成所有综合阶段的考试,才能拿到那个所有会计人梦寐以求的红色硬皮小本本——注册会计师证书。
作为财会行业的黄金证书,与注册会计师证书的考试难度相对应的是它带来的高收益,有人仅仅凭借证书挂靠就能获得每个月好几千块钱的补贴。在就业时,很多同学的本科学历可能并不出众,而手里一旦有了注册会计师证书,就具备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力。
必不可少的实习经历
与金融行业相类似,会计行业同样需要丰富的实习经历。你的实习经历可能不需要那么高大上,但一定要足够丰富。许多实习过的同学会发现,你在公司干的活和你在学校里学的完全是两回事,短短几个月的工作实习能够让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一层,学起实操性科目来好像也不那么头疼了。
对很多会计学类专业的同学来说,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是大名鼎鼎的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业内俗称“四大”。和证券公司不同的是,“四大”对学历的要求不高,如果你有幸进入“四大”,你会发现里面有普本,有央财、上财,甚至有人大、北大的毕业生在相邻的工位工作。只要你的简历过关并且在笔试面试中发挥出色,收到offer并不困难。而且相比其他公司,“四大”最有优势的是其成熟的培养体系,哪怕是一个职场小白,在“四大”待过三年后也会成为一个知识技能极其熟练并且深度了解业内情况的行业精英。
低门槛、易就业的专业
与金融行业极高的学历门槛不同,会计行业的就业门槛较低,哪怕是个专科生,也能轻松入行并干得有模有样。我国现阶段会计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多,岗位需求大,但缺乏高端会计人才。国家因此提出了会计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端会计人才。未来,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情况下,会计学类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会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3金融学类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金融学类在专业分流后大体可分为三个细分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科技。其中金融学专业偏向理论研究,金融工程专业偏向实际应用,金融科技专业偏向与金融相关的科技研发和运用。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总的来说,三个细分专业之间的差别不大。
雄厚的数学和专业课基础
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金融就是数学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说白了,金融就是应用数学的分支,本质上是数学。因此,每个学金融的学生一上大一、大二就面临四座大山——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比高等数学,数学分析更重原理性分析和推导。很多同学在高中学习数学时会有这么一种感受:让我用公式做题我会,但要让我解释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它的含义是什么,就有点困难。而数学分析这门课正是要对各种公式、模型进行解释,需要一步步推导常用的高等数学公式,并熟记其内涵要义,经常把小伙伴们难到“头秃”。虽然大一时很多同学经常被数学虐哭,但全程认真学下来会发现,大一时打下的良好数学基础能让你在今后的核心课程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当看着金融学课本上一个个数学模型时,你不会再感到陌生和难以名状,你会开始感谢大一时那个努力的自己。
金融学类的专业课涉及公司金融学、投资银行学、应用随机过程、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知识等,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课知识是每个金融学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学好这些专业课,你会对各种金融知识了如指掌,像汇率、货币、承销、保荐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这对将来的工作和自主投资理财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扎实的计算机能力
现代社会,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准确地说,在所有财经类专业中,金融学类专业是对计算机能力要求最高的。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在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金融学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Excel数据透视表及其自带的数据分析工具,Wind和Bloomberg数据库的应用,SPSS的回归、序列等;再比如R语言、SAS等经济编程语言和Python语言,甚至有些公司还要求员工掌握C++(计算机专业最难的编程语言之一)。
高含金量的实习经历
与计算机、数学、专业课能力相比,金融行业更重视的是实习经验。许多顶尖高校的金融学类专业学生一般都会在大二、大三时努力争取去国内头部券商公司实习,比如中金、中信、中信建投、华泰,这四家证券公司在业内俗称“三中一华”。也有不少“大佬”能去更高的平台,比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全球顶尖的外资投行,或是花旗、汇丰、软银、德意志等知名银行。而且,和某些行业的“划水”实习不同的是,头部证券公司的实习一般比较“硬核”,对综合技能的要求非常高,加班也非常多,一些刚入行的毕业生可能会因无法适应工作节奏而感到压力山大。
但与高工作强度形成正比的是它的高回报。一份高含金量的实习,足以抵过简历上任何天花乱坠的吹嘘,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这份实习经历正是你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哪怕是只有一次,就已足够让你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严格的学历要求
实不相瞒,金融行业最大的门槛是学历而非能力。如果你想在顶级的证券公司闯荡出一番天地,那么你的本硕学历必须是“清北华五人两财一贸”之一(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人大、央财、上财、外经贸)。如果你的本科学历是普通本科,那么你至少需要在研究生阶段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否则很有可能沦为“金融民工”。
进入金融行业,有可能让你的薪资收入一飞冲天,但也有可能面临四处碰壁的窘境。因此,我真诚地建议很多高考分数不高、数学天赋不强的同学,慎重选择金融学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