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烤红薯
作者: 杜煜婷
我记忆里有这样一个冬日,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烤红薯。
橙红色的火焰向上跳跃着,火舌在黑漆漆的煤炭间闪动,不断向四周散开,几乎烫着搁在火炉边的布鞋。炭火旁,随意地躺着几个红薯,外皮上沾了一层薄薄的炉灰,散发出阵阵香气。
我用火钳夹起一个外皮略显焦黑的红薯,问妈妈:“这个红薯总熟了吧?”妈妈把头凑近,用火钳小心地夹起红薯,左右翻看了一会儿,说:“熟了,可以剥开吃了。”我便从火钳间将红薯接过来,用纸巾包了起来。红薯皮看上去鼓鼓的,被烤焦了的地方在掉渣,一撕开就露出金黄色的红薯肉,香味扑鼻而来。
正午的阳光微微刺眼。妈妈坐在矮凳上,和爸爸倚靠在一起,他们嗑着瓜子,低声说着话,无非是说一些“小孩不许听”这类的事情。爷爷半倚着椅子的靠背,似乎是睡着了。奶奶坐在摇椅上,半合着眼,慢慢地摇着,一下又一下,晃悠悠的。弟弟坐在我旁边,小手搭在膝盖上,好奇地看着我手中的烤红薯。
“谁想吃烤红薯呀——”我一边晃着手中的红薯,一边看向弟弟,特意拉长了语调。
“我要吃。”果然,弟弟迫不及待地接话。但他又悄悄瞄了一眼爸妈,发现爸妈正含笑望向他,才放心地从我手中接过烤红薯,把它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因为有些烫手,他轻轻地吹了吹,接着用手剥开焦黑的外皮,里面露出金黄色的红薯肉,热乎乎、香喷喷的,十分诱人。他拿了一小块往嘴里塞,说:“哇,烫!”嫩嫩的红薯肉在他的舌尖上跳动了几下,香香地下了肚。
我也给自己夹了一个,裹上纸巾拿在手心里。红薯沉甸甸的,自手心传来阵阵暖意,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感觉整个人都被幸福感包裹着。
冬日里,一家人坐在炉火旁,不时地聊几句家常,温暖在呼吸间的热气中蔓延开,流淌到心间,给人一种平淡而闲适的满足感,好像一切的幸福与美满,都藏在了跃动的火苗和甜香的红薯中。
不知过了多久,天空飘起了细雪,轻柔地落在房檐上,天色也暗了下来。红薯是怎样的甜腻,我有些忘了;那一夜的雪又是怎样的飘洒,我只能凭空想象。我唯独对一家人围炉烤红薯的温馨氛围记忆犹新。
是的,我始终记着这样一个深冬的午后。
(指导老师:陈红华)
作者围绕“烤红薯”这一充满烟火气的日常小事,细腻地刻画了诸如“围坐”“聊家常”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我们透过文字,能感受到冬日里一家人围炉烤红薯的温馨与幸福。文章书写朴实,细节真实,积攒着热量,传递着亲情,以小见大地抒写了普通人日常的幸福。(陈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