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与“躺”的哲学

作者: 肖芳 苏忆文

如果你有话想说

静子姐姐,最近我感到特别困惑和无奈。学习上,我拼尽全力却还是赶不上大家的步伐,感觉“卷"不动了,想“躺平”,但我又不敢彻底“躺平”,怕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未来。这种既“卷不动”又“躺不平”的状态让我好焦虑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或许我们心有灵犀

亲爱的,收到你的来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知识海洋里奋力游泳,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小勇士。别担心,咱们先来聊聊这“卷”与“躺”的哲学。“卷”,就像是一场热闹的马拉松,大家都在拼速度、拼耐力。而“躺”,也不一定就是懒惰。有时候,咱们的小船也需要靠岸休息,补充点能量。躺下来,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更有力量地继续前行。

那该怎样平衡“卷”与“躺”呢?我罗列了以下三点供你参考:

一、调整焦点,学会比较

比较是人类一种天然的心理倾向,它可以让我们明确自己在群体的位置,找到前进的方向,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集体学习的好处,但是如果比较一味向外,会让我们产生过多的焦虑,消耗能量。既然比较无法消除,且有利有弊,那么我们就可以调节比较的焦点。尝试尽量向内比,即和自己比,与自己上一次考试成绩比,与昨天的自己比。这样的比较更具可操作和可实现性,能让自己更专注于当下可做的事情,产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二、中等压力,表现最佳

压力与学习表现的关系既不是压力越大,学习表现越好,也不是压力越小,学习表现越好,而是在中等压力水平下,最有利于学习表现,这就是心理学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如图)。这条定律还告诉我们:任务难度越大,所需要的中等压力水平的值就越小。如果学习任务难度较大,我们就要减少压力,轻装上阵。因此,我们需要把调节压力也当成初中的一道考题,用心觉察,主动调整。

“卷”与“躺”的哲学0

三、缓解压力,适合最好

缓解压力的方法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关键。你可以回想一下,哪些活动能让你感到放松和愉悦,做完后感觉焕然一新。研究表明:运动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帮助缓解压力;写日记则可以将纷乱的思绪条理化,恢复理性思考,从而降低焦虑感。无论是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还是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只要对你有效,就是最好的选择。记住,缓解压力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习这条路,本就充满曲折和挑战。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既不失对梦想的追求,也不忘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你不必成为别人眼中的“卷王”,也不必强迫自己永远“躺平”。做最真实的自己,你会发现,生活其实挺有意思的。

静子说:今天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部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男孩、鼹鼠、狐狸和马》,里面的男孩问马:“你说过最勇敢的话是什么?”“帮帮我。”马回答。“你觉得哪一刻的自己最坚强?”男孩问。“当我敢于显露自己软弱的时候,”马说,“寻求帮助并非放弃,而是拒绝放弃。”

“卷”与“躺”的哲学1

让我们来做个测试

根据近一个月的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在后面的表格中打钩

“卷”与“躺”的哲学2

计分规则:“从不"1分,“偶尔"2分,“有时"3分,“常常"4分,“总是"5分

结果解析

10—19分:压力较小

你对自己当前的生活有足够的掌控,不会因为一些无法预期的事情发生而感到心烦意乱和惊慌失措

20—29分:压力适中

你目前能够较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虽然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你感到紧张或困扰的事情,但你通常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并保持平衡。

30—39分:压力较大

你可能会经常感到紧张、焦虑,你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尝试通过放松、调整心态或寻求支持来缓解压力。

40—50分:压力非常大

你可能会感到情绪波动大、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身体上的不适。现在应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61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