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
作者: 应强思念是藏在心灵深处的宝盒,若不将它打开,便无事发生。一旦找到了开启它的钥匙,盒中的一幅幅画面就会瞬间浮现,眼前会出现那个人的身影,耳边也会响起他那铿锵的声音。
是老师没有批评,只是温和地提醒我。我惊讶地抬起头,发现老师的脸上充满慈爱,心中的不安瞬间烟消云散了。
我只记得那一刻的老师仿佛浑 身散发出金色的光芒,驱散了我内 心的层层阴霾
上午的阳光穿过白云洒落大地,照到我的脸上。迎着光线往窗外望去,我的双眸定格在了窗外的樟树上。阳光炽热,把树叶照得熠熠生辉;微风清凉,将树叶吹得翩翩起舞。
望着眼前熟悉的樟树,储存在回忆中的画面逐渐变得模糊,开始分散、重组,再一睁眼,我回到了那个夏天,那节语文课上。我正走神,突然我的名字被人喊了一声。我下意识地站了起来,发现讲台上站着的老师正在看我。分心的我怎么知道上课的进度,怎么回答得出老师的问题呢?我的心脏剧烈跳动,羞愧得低下了头。然而令我没想到的

此时,耳边又响起了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将我拉回了现实。仔细听,像极了回忆中老师的声音。他回来了?在别的班上课?无数个念头在我心中涌现,促使我去寻找。
‘丁零零…"铃声响了。我如脱缰的野马般飞出教室,想去看看思念已久的老师。终于到了那个班级门口,我站在窗边,满怀期待地朝教室里望去。但是,现实给我开了一个玩笑。等待我的,并不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而是“芬芳满地,不见竹马”。我看见的是一张陌生的脸庞,只不过有着相似的声音。失望的冷水倾倒在了我的身上,还有我的心上。
然而,我却看见了那似曾相识的画面。这位老师也是语文老师,也在教学生们以窗外的樟树为主题写作文。老师也发现了一名学生开小差,便喊了他的名字。面对学生惊慌的眼神,老师也没有责骂,只是温和提醒。
一切仿佛时空交错,真实又虚拟,一道金光似乎又在眼前闪烁。望着教室里的那位老师,竟有几分亲切感,一时分不清他是不是我曾经的老师,分不清我与那名学生的区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曾一直想寻找我思念的那位老师,现在我已经找到了。是的,他已经去别的学校教书了,这里没有他,却又处处是他。如同一道金色的光,他就在我身边,在你身边,在任何一个教室里…·
(指导老师:袁华琳)
点评
文章构思巧妙,感情深挚。文章开篇以“思念宝盒”引出对老师的回忆,以“金光”为核心意象展开叙事,在现实和回忆中切换时空,通过“寻找一错认一领悟"的结构,跳出了感恩老师的个人层面,把“金光”隐喻为无数教育者共同铸就的精神之光,在诗意叙事中升华了主题
(袁华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71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