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天真不无邪》:我们都是不完美少年
作者: 李真
“当然是真的,你这次远足表现多棒啊,全班就三个人坚持下来了,连体育特长生都没走过你,说明你有毅力,太了不起了!美国实业家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满了学而无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利。”
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的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很想拥有一双球鞋。我特别喜欢那种鞋边上带有漂亮颜色的鞋子。
那天放学,我试探性地把想法告诉了正在洗衣服的妈妈。
“妈,体育训练需要球鞋,家里有我穿的球鞋吗?”
妈妈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在院子里堆放物品的杂物堆里找出一个编织袋,从里面倒出一地鞋子。这些鞋是家里所有鞋的“合集”,有一些是邻居送的。我家姐妹多,生活常是紧巴巴的,好心的邻居常常把自家不穿的鞋送给我妈。
妈妈挑出一双棕色的鞋,沉甸甸地拎在手中。我看着那双如此难看且过时的鞋,生气地说:“家里就没有钱买双新鞋吗?我怎么参加体育考试?”
妈妈带我来到大棚市场买鞋子。这里的鞋子用现在的话说,全是地摊货,不是老气,就是难看。我故意在市场外的一家专卖店门前站住,说:“只有买好鞋子,体育才能考出好成绩。”
后来,妈妈真的为我买了一双专卖店的鞋子,我特别喜欢的那种。也是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家里的生活实在拮据,是妈妈卖掉了结婚时爸爸送给她的银镯子才给我买的鞋。
这件事情想起来,我至今深感愧疚。少年的我像极了《谁的天真不无邪》中的那些少年。那个妈妈是卖芥菜疙瘩的少年,常常感叹:“为什么自己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为什么自己要过这样的苦日子?”当他后来得知父亲早逝,是妈妈一个人靠卖芥菜疙瘩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时,他哭了。他悄悄来到妈妈腌菜的大缸前,看着缸里码得整整齐齐的芥菜,忽然感觉它们好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莲花终要绽放。
那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张小北,和同学打赌输了,偷了父亲2000元钱请同学吃饭、打游戏,三天就把钱挥霍一空。父亲发现后揍了他,并罚他在自家的向日葵地里干活。炙热的夏天,在向日葵地里的劳作让张小北切实体会到了父母挣钱的艰辛。他在地里连续工作了20天,挣够了2000元钱还给了父亲。汗水中,少年完成了自我成长与蜕变。
那个总被同学嘲笑的原树,后来用6千米远足证明了自己;那个去同学家帮同学补课的男孩,偶然发现出门总穿白衬衫的爸爸竟然在同学家装修车库……
我们都是不完美少年。就如这本书的作者解小邪写的那样,青春年少,谁又不天真,谁又不无邪呢?青春无悔,每个人的成长都像一颗梅子糖,先酸后甜,回味无穷。
解小邪,原名解淑平,山东高密人。她16岁时辍学,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边工作边写作,20岁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多梦季节》,同年进入鲁迅文学院。代表作《我的马儿多农场》《那些年,你陪我度过囧涩时光》《再见,我们的时光》,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奖等奖项,是央视动画片《天眼归来》《棉花糖和云朵妈妈》的编剧之一。
《谁的天真不无邪》由一个个缤纷的青春小故事组成,故事的主人公都来自身边的“你”“我”。他们叛逆、任性、锋芒毕露,他们不懂事,被边缘化,渴望被关注。父母和老师的爱是使他们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法宝。一旦幡然领悟,他们逆袭、改变、发愤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