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SSR,不是卡牌
策 划 本刊编辑部
统 筹 许淑瑶 金 竹
实习记者 胡 琳 韩 政 张智威
学生记者 秦艺铭 池雨倩 郑子云 冯紫妍 童 言 毛欣源
学校支持 建德市寿昌初级中学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锦溪校区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
机构支持 Take It Eeeeeasy 心理平台
题 图 IC photo
2010年,一部名为《小马宝莉:友谊就是魔法》的动画片出现。或许没有人想到,10多年后,印有这些小马形象的卡牌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风暴。无论是闹市区的商场,还是学校附近的小卖部,卡牌都被放在显眼的位置。圈外人只觉得这些薄薄的卡片挺好看,花上几元钱无可厚非;资深爱好者却能对每匹小马的形象性格、卡片的稀有程度如数家珍,扔掉等级低的R(稀有)卡牌可以眼都不眨,为了得到特定的SSR(特级超稀有)卡牌付出多少代价都在所不惜。漂亮的卡包上,印着“友谊永恒卡”5个字,但显然,这一切已经不只友情。于是,我们开始好奇:中学校园里正在流行什么?大家在使用哪些社交货币?为什么这些事物能够流行起来?
随着调查和座谈的深入,我们决定聚焦卡牌和谷子这两个具有代表性且与消费紧密捆绑的流行事物。但有些意外的是,它们的社交属性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好看”和“开心”是同学们提到的高频词汇。这些小小的卡牌、吧唧、立牌、贴纸,连接起现实世界和一个更缥缈却似乎更纯粹的世界。正如桐乡第一中学的一位男生所说:“每次看完动漫,心里都很失落,好像自己离那个精彩的世界很遥远。买一些谷子,仿佛能证明那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卡牌和谷子具体是哪种好看击中了自己,它们带来的精神慰藉为什么有别于其他兴趣爱好,大家似乎说不清道不明,也不想去深究,至少在这份有些混沌的热爱之中,收获的快乐和力量是生理性的。
流行事物的背后,争议往往也随之而来。因此,本期专题邀请了大朋友从消费、心理等层面追溯事物流行的缘由,理解内心深处的自己。一种心如死灰、充满虚无的状态,无疑是可怕的、不健康的。好奇、热爱、与他人和世界发生联结,这是我们热烈地活着的证明,但在不经意间,迷失和过度也是潜在的危险。在由流行事物和社交货币构成的青春浪潮里,只有避开了暗流礁石,才能“淘”出一个饱满又明亮的自我。
毕竟,该成为SSR的不是卡牌,而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