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了喝醉酒的人,也会跟着醉吗

作者: 苏澄宇

傍晚,阳光渐渐消退,人们三五成群地在公园里散步、聊天,一天的劳累仿佛也随着晚风散去。就在这时,一群不速之客——蚊子,也开始了它们的“夜生活”。人们纷纷拍打着蚊子,抱怨着这些让人讨厌的吸血鬼。尤其是刚从聚会上回来的朋友们,成了蚊子的重点目标。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蚊子叮了喝醉酒的人,也会跟着醉吗?

为什么蚊子喜欢喝酒的人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为什么蚊子对喝酒的人情有独钟。科学研究表明,喝酒会提高人体的温度,同时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化学物质,这些都是蚊子的最爱。

当一个人饮酒后,酒精会迅速进入血液,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酒精会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使得皮肤表面的温度上升。蚊子对热敏感,它们能感受到温度的微小变化,因此更容易被皮肤温度较高的人吸引。就像是一场热闹的派对,酒精让人体变得更“火热”,蚊子自然也乐于参加。

蚊子主要通过嗅觉寻找目标,二氧化碳是它们的重要线索。人类在饮酒后,代谢率会升高,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蚊子可以感知到50米范围内二氧化碳的变化,从而精确定位猎物。

此外,酒精代谢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例如乙醛和乙酸乙酯。这些化合物会通过人的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蚊子对这些化合物也非常敏感,这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喝酒的人更容易成为蚊子的目标。2010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喝啤酒的人比不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吸引蚊子。

昆虫也会醉酒吗

那么,叮咬了喝醉酒的人后,蚊子会不会也跟着醉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其他昆虫的表现。蜜蜂和果蝇是最典型的例子。研究发现,蜜蜂摄入酒精后,会表现出类似于人类醉酒的行为,例如失去方向感和行动不协调,甚至会在飞行中撞到障碍物。而果蝇在暴露于酒精后,也会变得飞行不稳、反应迟钝,就像一个小小的“醉汉”。

问题是,喝多少才算醉呢?

在相关研究中,蜜蜂摄入约2%—5%的酒精溶液后,会表现出行动异常。这样的浓度通常足以让蜜蜂展现醉酒行为,但不会导致死亡。而果蝇暴露在含有约5%—10%酒精的环境中,就会显示出行动异常。

那果蝇醉酒时,它血液里的酒精浓度又是多少呢?通过测定发现,当果蝇开始出现醉酒行为时,它体内的酒精浓度达到50—70 mM。

在人类世界,我们多用百分比(%)来表示血液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简称BAC),例如0.08% BAC是许多国家法律上认定的醉驾标准。这和昆虫的血液酒精浓度表示不太一样。为了更好地类比,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单位转换,也就是将mM转换为g/dL(常用的人类BAC单位)。

酒精摩尔质量:乙醇(C2H5OH)的摩尔质量为46 g/mol

mM转换为g/dL:1 mM=46 mg/L

50 mM=50×46 mg/L=2300 mg/L=2.3 g/L

=0.23 g/dL

70 mM=70×46 mg/L=3220 mg/L=3.22 g/L=0.322 g/dL

根据计算结果,果蝇体内的酒精浓度50—70 mM,相当于人类血液酒精浓度0.23%—0.322% BAC。这个范围的BAC水平远高于醉驾标准,属于严重醉酒的范围,会导致人类出现显著的认知障碍和运动障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既然蜜蜂和果蝇都会醉,那蚊子呢?蚊子的神经系统也相对简单,我们有理由推测,它们也会受到酒精的影响。

蚊子要喝多少酒才会醉

假设一个喝醉酒的人血液酒精浓度为0.1%(这是一个较高的醉酒水平,对比前面的数据你会发现,昆虫比人类不容易醉),蚊子一次吸血量约为5 μL,而一只蚊子的体重约为2.5 mg,我们可以计算出蚊子吸入的酒精量和体内的酒精浓度。

吸入的酒精量=吸血量×血液酒精浓度

代入数据:吸入的酒精量=5 μL×0.1%=5 μL×0.001=0.005 μg

蚊子的血液酒精浓度=吸入的酒精量/蚊子的体重

代入数据:蚊子的血液酒精浓度=0.005 μg/2.5 mg=0.002 μg/mg=0.002 ppm=0.0000002%

这比果蝇的醉酒浓度低了几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即使是喝醉酒的人的血液,也远不足以让蚊子醉。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画一遍重点:虽然蚊子确实更喜欢叮喝酒的人,但它们吸入的酒精量远不足以让自己也醉。下次当你被蚊子叮的时候,不用担心它们会变成“醉汉”,它们只是单纯地被你吸引了。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涉及了昆虫行为学、生理学和化学的知识。科学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奇妙的事实,每一个平常的现象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有趣的科学道理。

上一篇: 问题星球
下一篇: “柳树”的革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