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时刻

作者: 吴桐洁

顿悟时刻0

夏天的阳光从天空投射下来,钻过绿叶的缝隙,汇聚成模糊不定的光斑。时间仿佛受热膨胀了一般,变得格外漫长。

眼前的溪流沐浴着阳光,在一片白花花的日光反射中,我看见了一个小小的、舞动的黑点。这黑点如同画卷上的一点污渍,破坏了整个氛围的诗意和美好。我皱了皱眉,几步小跑上前去,试图伸手抹去这黑点。

“这个世界,真是美好呀!”清脆灵动的声音竟从这个小黑点的方向传了出来,“我是蜉蝣。”

原来是一只蜉蝣。

人们总说蜉蝣朝生暮死,看来这便是刚出世的小蜉蝣了。我轻笑道:“你在黑暗的水中等待了三年吧?可是你真正能在世上存活的时光仅仅一天,你不觉得不值得吗?不觉得你这一生过于短暂了吗?”

“我不这么觉得呀!我在水中的每一天,都在等待着今天的绚烂。为了这一刻,我已经准备了三年之久,我练习我的听觉、触觉、嗅觉,就为了在这一天聆听和感受世界。我看见了世界,也让世界看见了我。”

“看见你?你是如此渺小,人们偶尔看到你,也把你当成一个污点。你知道《诗经》吗?你在里面象征着贪图眼前享乐的失败者,潦草度过一生,也不知人生的最终归宿,多么可悲啊!”

“但我们蜉蝣并不止活一天呀。在这一刻的绽放之前,我已经暗暗努力了三年。我喜欢现在的感觉,喜欢晒着太阳,在溪流上随风舞蹈。这世上本无时间之说,时间是你们人类所给出的定义。蜉蝣这个物种,一直以来都这么生活,你们所认为的短暂,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生命规律。”

“听你这么说,好像确实是这样。人的寿命更长,似乎值得沾沾自喜,然而这仅仅出于人类的视角。人类怎能知道蜉蝣如何感知时间呢,也许日落时分的飞舞在你们的体验中就是永恒。我用人类的时间概念来揣度你的想法,确实有点天真了。”

“苏轼曾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懂我内心的感受,置身于广袤无垠的时间长河中,大家都是沧海一粟。虽说相比于你,我的生命短暂不值一提,可活着不就为了经历几个美好的瞬间吗?我的生命历经了三年的磨炼,才能让初见天日的这一天富有意义与色彩,仅这一点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耗费三年全身心做准备,再用一天见证这份美好,足矣。这样想的话,中考不也正是如此吗!三年的倾听与感受,三年的努力与付出,都凝聚在中考试卷上泼墨书写出的一个个答案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比喻虽然有些老套,却也能真正体现出准备过程的艰苦紧张与过桥后的豁然开朗。”

太阳已经躲到山后,慢慢收起了自己的光亮。傍晚的清风如同优雅的抚琴者,拨开一层层绿叶的波浪,将凉爽的音符播撒给大地。蜉蝣的身子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它们舞动得越来越迟缓了。不知哪一个瞬间,蜉蝣仿佛挣脱了某种束缚,身体也不再沉重,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般,落入潺潺溪水中。

蜉蝣身上有一种追求极致的壮烈美感。它不需要人去夸赞它的一生“虽然渺小但是伟大”,也不需要有人去关注它的绽放与死亡。蜉蝣只不过是抓住了生命的每一刻,完成了世世代代传承的使命。

我想,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也一定能成为蜉蝣的知己,他们一起吟诵着《顿悟时刻》里的句子:“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瞬间的把握,在于为美好时刻来临做的准备。生命不是一曲灿烂辉煌的乐章,而是一个个动人瞬间的连接。

人生在世,如楚楚蜉蝣,足矣。

指导老师:陈赛雅

上一篇: 像雨像雪又像海
下一篇: 波涛托起的答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