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民国穿越课:带一支笔读书去

一堂民国穿越课:带一支笔读书去0

古人今人所作的笔记多得数不清,书名有的叫“笔记”,有的叫“随笔”,有的叫“录”,有的叫“钞”。这些笔记有的记述见闻,有的记述感想,内容非常复杂。其中有关读书心得的记述,才可称为读书笔记。

图书馆里有这么多前人的读书笔记,我们该怎么写呢?我们读书太少了,怕是没资格写笔记吧?

前人所读的书和你们中学生所读的不同。你们有你们的书在日日读着,如果你们读书不是浮光掠影的,必能随时有所见到,把见到的写出来,就是你们的读书笔记了。读书要精细,才能写出读书笔记。反过来说,试写读书笔记,也就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

那具体有哪些材料可以考虑用来写读书笔记呢?

笔记的材料可大可小,小的只着眼于字或词,大的则会发散讨论。例如,你们学了“所”字的意义,但“所”字有几种用法?如果能随处留意,归纳总结,不是一条很有意义的笔记吗?又如,有些文章读起来雄健,有些文章读起来柔婉,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问题多读书,发现若干法则,这不是很好的笔记吗?又如,你们喜欢读小说,小说开端和结尾几行文字,作者往往费过许多苦心才下笔。具体有多少写法,也不妨当作笔记写出来。再如,你们读了某篇文章、某首诗或词,觉得其中有几句是好句,如果你们能说出好的理由,写出来也是笔记。此外,如对书中的话有疑点,或与你们自己的生活有可相印证之处,也都不妨写出来。读书笔记的材料随处都是,大家尽可随意选取,绝不愁没有。

可是我们学识有限,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也许都是别人说过了的陈套。

这不要紧。只要你的见解不是抄袭别人,完全是出于自己思索的,那与人家说过不说过毫无关系。写笔记的本意,原是自己记述读书的心得与研究结果,以备将来的查考与运用,并非像书简或传单似的预备给人看的。你们是中学生,写笔记只是一种学习,当然不必以发明发现自期。你们不是在学习代数与几何吗?任何一个公式、一个定理、一个问题,都是数千年的陈套,都是人家早已知道的东西啊!

写好读书笔记有什么技巧吗?

读书笔记是读书时的一种判断,应该像写议论文一样有凭据,让自己的想法使人信服。不过读书笔记和普通议论文不同,不需要辞藻修饰,以简短朴实为宜。除了论断、理由、例证,不必多说无谓的话。

跳出来插嘴的竹鼠小编

不是吧,同学们只要愿意读、愿意写,在书本角落留下点属于自己的思想,也是一种有趣的读书笔记呀!

好奇怪,是谁在说话?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