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走吗?大佬们拍了拍你

一起走走吗?大佬们拍了拍你0

图 [/] 朱大凤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在人类群星闪耀的历史长河中,亚里士多德一定是绕不开的名人。被哲学家光环所掩盖的是,他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文学、经济学、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的造诣。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建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园,并在那里教书12年之久。他的教学场所不在教室里,而是在广阔的天地间。他带学生们漫步于走廊和花园,在行走中讲授哲学和科学,激活思维,展开讨论。因为这种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组成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或“漫步学派”。想象一下,在2000多年前,一群脚步轻盈、侃侃而谈,讲到激动处不禁手舞足蹈的漫步者,正是用这样一种自然质朴的方式,梳理着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苏轼

苏轼一生三次被贬,甚至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一次次的贬谪,也给予了他游历山川的机会。在黄州就任团练副使时,苏轼常去游览城西北长江边上的赤壁,回望周瑜破曹的三国古战场传说,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佳作;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惠州后,苏轼“便向罗浮觅稚川”,开启了深度惠州游,除了赋诗写文,还积极改造景区;在孤悬海外的儋州,苏轼看到的是“无限春风来海上”,在“良月嘉夜”,乘兴夜游,“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归舍已三鼓矣”……在一次次悠然的漫游中,苏轼渐渐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成了我们心中可敬可爱的大文豪。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以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为我们所知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他的人生有时就像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争议。他在《爱弥儿》《社会契约论》等书中,讨论了社会的众多方面,却被法国最高法院查禁并下令逮捕。卢梭开始了长达8年的流亡,在普鲁士、日内瓦、英国等地都遭到了驱逐。经历长时间的辗转避难,面对匿名人士的攻击,卢梭写下《忏悔录》替自己辩护,但无人接收他的文稿。在巴黎的2年时间里,他长时间地漫步遐想,怀着思考的热情,写成《漫步遐想录》一书。卢梭在漫步的时候,也像梭罗那样,认识植物,采集标本,写路边的风景,谈论道德和真理,“我决定要在人类智力理解得如此肤浅的一些问题上作出我自己的判断”。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夏尔·波德莱尔是本雅明心中的“City Walk第一人”。波德莱尔不仅是法国传奇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还被誉为现代“漫游者”文化的开创者。18岁时,波德莱尔反抗家人,坐上了前往遥远东方的轮渡,开启了世界漫游。等回到巴黎后,他被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物质发展所震惊而感到迷茫,从此浪迹街头,在画廊、咖啡馆、剧院等地寻找归属感。他与一群同样狂放不羁的年轻人成了朋友,其中不乏后来举世闻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比如福楼拜。波德莱尔将城市作为自己诗歌的主题,不仅在物理空间里漫游,更对现代人心灵进行深度挖掘。1857年,波德莱尔发表了诗集《恶之花》,捕捉人世百态和繁华背后人的孤独与异化。他的漫游经历,也通过他的诗歌得以永载文学史册。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人生和作品中,行走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诺福克郡的乡野,24岁的伍尔夫“带着一份地图在乡间徒步流浪了好几英里,跳过沟渠、翻越围墙、亵渎教堂,一路上每走一步都能想出美妙的故事来”,这并非虚言——回顾伍尔夫所写的日记、书信与小说,她将行走和思考串联起来,让行走成为激发精神活动的“燃料”。在女性漫游不被视作“理所当然”的过去,伍尔夫在开阔、荒凉的地方行走,也在嘈杂、热闹的城市漫步。在行走中,伍尔夫“粗野”地翻越障碍,跳出社会的偏见,呼吁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也从未停下追问自己的脚步,在步履不停中,不断探索那个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真正的自我。

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

行走—移动—变化,这是用德语写作的瑞士作家罗伯特·瓦尔泽的生活秘诀。瓦尔泽不仅曾以四海为家,即便在同一座城市,他也会不停地搬家。这位德语文坛的闪亮巨星,在51岁时因受幻听困扰、被忧郁笼罩,主动选择入住一家精神病院。三年后,他又被转至另一家精神病院。作为自愿入院者,出门散步是瓦尔泽的一大特权。毕竟散步之于他,“是维系我与现实关系的纽带。少了对生机勃勃的世界的观察,我再也写不出片言只语,作不出半行残诗。若不能散步,我便失去了生命力”。心血来潮时,他甚至会邀请读者一道漫步:“亲爱的、宽容的读者,因为你不嫌麻烦,耐心地跟随这些文字的创作者,走进一个明媚惬意的清晨世界,没有行色匆匆,而是保持着冷静的大脑,平稳、轻巧、安闲、自在、从容地漫步着,所以现在我们一起来到了上文提到的那家面包店门口……”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922年秋天,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携妻子开始了为期5个半月的远东和中东之旅。这次行程包括在新加坡、中国的短暂停留,在日本为期6周的旋风式演讲,对巴勒斯坦12天的短期访问及对西班牙的3周访问,被翔实地记录在了《爱因斯坦旅行日记》中。在上海进行“City Walk”时,爱因斯坦看到的是“街道变得越来越窄,挤满了行人和苦力黄包车……一群温顺、迟钝、几乎被遗忘的人在为残酷的生存而斗争。街道之外,露天作坊和商店喧嚣嘈杂,但没有任何地方发生争吵”。爱因斯坦夫妇游览了城隍庙、豫园、南京路,在小世界剧院看了传统昆曲演出。不得不说的是,爱因斯坦是在抵达上海后得知自己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的,想必在上海的这次漫步,在他的众多回忆中有着更特殊的意义。

宫崎骏

你是否曾幻想过自己能参观《哈尔的移动城堡》,入住《千与千寻》的温泉旅馆,造访《幽灵公主》中的神秘森林?作为世界动画巨匠,宫崎骏带领我们穿越了一个个奇幻多彩的时空。这些动画的创作灵感,离不开他在世界各地的漫游经历。20世纪80年代,宫崎骏到欧洲旅行,无意中来到意大利的一片河谷,谷地中央立起一座山,山上有城堡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原来这是意大利一座遗世独立的古城——白露里治奥,建于2500多年前,曾是古罗马时期王公贵族的浴场,现已无人居住,只靠一条狭窄的长桥与外界相连。后来,这个形象出现在了他的动画电影《天空之城》里,叫拉普达。这些漫游的经历给宫崎骏带来无数灵感和养料,从而让我们能在动画世界里开启一场场精神漫游。

上一篇: 微旅行
下一篇: 少年的浪途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