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作者: 张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0

毕会丽和李老师的缘分,要从10年前说起。

毕会丽的家乡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五印乡,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虽然学历不高,但都全力支持女儿接受教育。在父母的影响下,加上早早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毕会丽从小就发奋读书,从小学到初中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

2014年,毕会丽13岁,在家乡的五印中学读初中。9月升入初二后,她发现学校来了一位新的英语老师。他只有二十出头,留着寸头,圆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我来自重庆,本科毕业于外交学院,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同学们一阵惊呼,五印中学的老师大多毕业于云南的地方师范院校,从没有这样学历的老师过来教书。

李老师说他是来支教的,将在五印中学度过两年时光,教两个班级的英语。毕会丽能看出讲台上的李老师有点紧张,天气明明很凉爽,汗珠却不住地从他脸颊上冒出来。毕会丽端坐在那里,心里默默鼓励他“不要紧张”。

新学期开始后,毕会丽很快发现,李老师的讲课方式和其他老师完全不同。别的老师上课先讲单词,让大家一遍遍地听写和背诵,李老师却先教音标——他说只要学会音标,就可以掌握拼读单词的规律,以后看到单词就会读,听到单词就能拼写出来,远比死记硬背效率要高。学习新课文时,李老师也不直接讲单词的意思,而是让大家根据故事情境去猜。有时他会把软球带进课堂,提问时就扔向谁,让对方接住,同学们因此全神贯注。有一节课上,课文里出现了“奶昔”这个词,全班同学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李老师干脆买了水果、酸奶,现场做了一杯奶昔。

两个月后的期中考,毕会丽意外地“考砸”了,她没能拿年级第一,只得了第二名。一整天,她都在强忍眼泪。当晚的自习课是李老师来上的,毕会丽心里愧疚:“李老师教得这么好,我怎么就考砸了?”她终于忍不住冲出教室,在操场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第二天的英语课上,李老师讲课讲到一半,忽然讲起了自己学生时代考砸的经历……毕会丽认真地听着,那一周的周记,她向老师倾诉起自己的苦恼。

周记本发回来了,李老师回复了她满满两页纸:“第一名带给你的不应该是压力,偶尔一次考试失利是正常的,不用紧张,只要找出问题,再想办法……”后来,毕会丽经常通过周记和李老师交流。期末考试,毕会丽再次取得年级第一,之后再没掉到过第二名。

时间长了,毕会丽慢慢地明白了支教是怎么回事,只是她仍然不懂:李老师这么优秀,为什么要来到条件艰苦的五印乡。其他同学也这样问过,李老师总是用“希望”这个词来回答:“我想让你们对未来抱有希望。你们122名学生,就是122个准备盛开的希望。”

初二、初三这两年,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过新年写贺卡、送礼物、开联欢会,第一次举办夏令营,第一次去北京游学……两年的时光很快就要过去了,许多同学都有了不小的改变。曾经三天两头调皮捣蛋的男生,如今每次见了李老师都会恭敬地喊一声“老师好”;那个在课上用手电筒乱照的同学,终于主动向老师说“对不起”;一个女生总把“诚实、勇敢、善良”挂在嘴边、写进作文里,因为那是李老师经常讲的;另一个女生在许愿卡上写道:“希望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乐于助人、宽容的心。”

毕会丽要参加中考,李老师也要结束支教了。他在宿舍里收拾行李,眼前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勾起回忆: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同学们给他写的信,同学们用来整蛊他的道具……当他拆卸掉晾衣架时,心里好像也有什么东西跟着一起散了。

李老师不再收拾行李了。他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在寂静中敲击起键盘:特别不喜欢提“爱”这个字,可是即将分别了,我还是脆弱地承认了吧,孩子们,我爱你们,我像爱我的家人一样爱你们,我希望你们平安快乐,希望在你们需要的时候,我能及时出现在你们身边……

结束了第一天的中考。这个晚自习,李老师走进教室,他向全班环视了一圈,然后开了口,语气斩钉截铁:“我不走了,今后三年我一直待在大理,我要陪你们,直到高考结束。”

教室里沸腾了,毕会丽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欢呼,她只是愣愣地盯着老师,整个世界好像都明亮起来。那一刻,她心底只剩一个念头:“一定要考到大理。”

一个月后中考放榜,毕会丽查到自己的成绩:585分。第一志愿大理一中稳了。她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老师,师生二人都沉浸在喜悦中。很快他们又得知,这个成绩再加上少数民族的加分,已经是大理全州最高分,毕会丽成了那一年的全州状元。

高中生活开始了,毕会丽去了全州最好的高中,学习压力比初三还要大,身边的同学一个比一个优秀,那些城里同学的见识更是远远超过自己。在他们面前,毕会丽自惭形秽,她头一回意识到:自己其实只是一个普通学生。

第一次月考,毕会丽没考好,看到分数时,她好像又回到了初二那次考砸期中考试的时候。她给家人打电话,刚刚打通就忍不住哭起来,匆匆地对母亲说了几句就把电话挂上。几个小时后,李老师赶到她的高中,原来是母亲给他打了电话。

那次之后,李老师每个月都会过来看毕会丽,给她安慰和鼓励,帮她制订学习计划。毕会丽也会向他倾诉自己的失落和苦闷……李老师留在了大理工作。他把学生的照片贴满宿舍,喝水的时候,起床的时候,出门的时候,回家的时候,抬眼就能看到那一张张笑脸。

高考前一周,李老师带毕会丽去了大理古城的文庙。那里游客很少,师生俩走过一座座朱漆的明式建筑、一棵棵青松翠柏。毕会丽长高了,曾经她的个子只到李老师的肩膀,如今已可与老师并肩前行;她也戴上了眼镜,谈吐举止和城里的同学毫无差别。李老师送给她一根红绳,那是外婆从重庆寄来的,他给每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送了一根。走出文庙后,毕会丽把红绳系在自己手腕上,肃穆郑重,如同完成一项仪式。

高考分数公布了,毕会丽考上了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学校位于重庆,恰巧是李老师的故乡。大学期间,毕会丽特意去过李老师老家的县城,想象他在这里度过了怎样的童年。每次放假回大理,她都要去找李老师。

在大学里,毕会丽一如既往地努力,在系里,她的成绩名列前茅,拿到了各种奖学金和个人荣誉,还在学生会担任干部。她还参加了好几个支教的志愿活动,希望像李老师帮助自己那样,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农村学生。

2023年夏天,毕会丽大学毕业,回到大理的高中母校任教,成为一名地理老师。她给李老师写了一封信,回顾了这些年来师生相处的感动瞬间,向他表示感谢。她立志以李老师为榜样,尽力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影响更多人。她的耳畔,响起了一首歌: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上一篇: 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快门”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