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爱“卖惨”的朋友,怎么办
作者: 李派可
我曾经有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什么都聊,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到操场散步。但最近她有点变了,对什么事情都爱抱怨,疯狂逮着我“卖惨”:
“同桌太小气了,拿他一张纸巾都要记在心里!”
“没人喜欢我,除了你都没人可交流。”
起初,我打心底觉得她挺惨的。我的朋友没有一件事情顺心,这怎么行?于是我绞尽脑汁安慰她,甚至拿自己的生活和她“比惨”。我想让她知道,我也会受老师批评,和同学闹矛盾,被父母严厉教训……
就算如此,我也没能止住她“卖惨”的趋势,她的负面情绪愈演愈烈。可是,谁的生活不辛苦呢?凭什么她可以无休止地“卖惨”?时间一长,我有些麻木了。她说来说去,无非是些学校和家庭的小事,借用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关于祥林嫂的描述,“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我早已经针对她的问题给出了建议,怎么和同学相处,怎么应对老师、家长……我已经尽最大努力帮她想办法了,可她只是一个劲儿地宣泄情绪,这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感觉自己的能量一直在被消耗。
她的这种消极心态不断传递,久而久之,我感觉自己也变得不幸了,整个人很“丧”。我最好的朋友,拉着我一起跌进了生活的低谷。我不想再听她诉苦,也不想再安慰她。可每天在学校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我成了那个不能推脱的倾听者。况且我也有些愧疚,毕竟她曾是我最好的朋友,在她需要别人帮一把的时候,我就这样把她丢下了,我还算是好朋友吗?
卖惨是个技术活
贺诗辰:我就是那个喜欢“卖惨”的家伙!尤其是在学校足球队训练的那段时间,每天有吐槽不完的糟心事,只能拉着朋友抱怨个不停。但我人缘一直不错,或许这和卖惨的“技巧”有关,我不在对方心情低落时添乱,也不逮着一个人拼命倾诉。学会合理“卖惨”,可以平衡倾诉与被倾诉的关系。
将心比心
辛勤:“卖惨”是一件将心比心的事,我的朋友们确实经常找我哭诉,但我有需要时他们也两肋插刀,不会因此嫌弃我。学会换位思考很重要,谁没有情绪低谷的时期呢?万一哪天自己也遇上困难呢?所以,尽最大努力陪对方渡过难关吧,毕竟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嘛。
不需要有歉疚感
洛克梦:如果我在乎这个人,哪怕这个人每天找我吐槽,我也不觉得这是“卖惨”行为。而既然我都认定对方在“卖惨”了,就说明我已经不把他当成真心朋友了,他影响了我的心情和生活,我当然要明确地和他划清界限呀。不需要有歉疚感,世界这么大,我们不可能对每个人负责。
疏远“卖惨”的人
陈施曼:想办法慢慢疏远“卖惨”的人,无论是距离上还是心理上。这些人其实大多不是真的惨,他们只是想刷存在感,你要是真心诚意为他们担忧,反而会把自己的情绪搞得很低落。实在不能远离,那一定要明确说出你的想法,让“卖惨”的人有所收敛。
保证自己的情绪不被过度消耗,是对一段友情负责的表现。
张月燕(心理老师):
有时候,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一段友情负责。情绪的共享和分担是友情的可贵之处,但保护彼此的情绪不被过度消耗,也是两个人都应有的自觉和担当。如果朋友的负面情绪已经超出你能排解的范围,并且会对你的情绪造成消耗,而对方一无所知,还在持续向你“卖惨”,就说明对方没有能力意识到这份“分享”已经损害了你们的友谊。显然,两个人中间,你更清醒地知道,任由这样发展下去,这段友情一定会惨淡收场:她觉得被抛弃,你因为耗竭而愧疚。所以,恰恰是为了保护这段友情,你才要勇敢喊“停”,提醒对方你们的处境:“这些超出我的承受范围了,听到这些话,我感觉自己都开始焦虑难受了。”然后去做一些朋友可以做的事,拉她去运动,周末约她散个心,给她抽屉里偷偷塞一块巧克力,等等。如果她的低谷状态还在持续,也一如既往地“卖惨”,你可以温和但坚决地告诉对方:“亲爱的,请打住。我没法以心理咨询师的状态陪着你,但如果你需要,我可以陪你去找心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