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顺:在水里,爆发静默无声

汪顺:在水里,爆发静默无声0

汪顺,浙江宁波人,中国男子游泳队运动员。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季军。2016年国际泳联短池游泳世锦赛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中国男子混合泳首个世界冠军。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2021年中国十佳运动员。

“夺冠好像一场不太真实的梦”

2020年3月,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共同宣布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行。对于老将来说,时间的珍贵不言而喻,这并不是一个轻飘飘的、只和某个日期有关的消息。

但当时26岁的汪顺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却很坦然。“那就再好好准备准备,这意味着还有更多的时间,让我改进不足的地方来面对奥运会的比赛。”

2021年,经历了3次选拔赛,汪顺的名字几乎没有悬念地出现在了7月6日公布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游泳项目运动员名单上。

第三次参加奥运会的汪顺在赛前说“要让国旗在东京飘扬,让国歌在东京奏响”,而他所要挑战的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金牌,在过去十几年里,长期被菲尔普斯和罗切特2位美国游泳健将垄断,近年来,日本选手濑户大也极具竞争力。赛前,许多媒体也只是将汪顺的项目列为一个“夺牌点”。在这条没有中国选手站上过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泳道上,汪顺立下了誓言。“这是一个作为中国人的梦想。”

半决赛中,汪顺以1分56秒22、总成绩第一的成绩昂首晋级决赛。

当天晚上,也就是决赛的前一晚,汪顺对一件事印象很深。“当时我们的房间住了10个运动员,大家的比赛时间不同,因此回房间的顺序、时间也不同,有的很晚,有的很早。同时,房间的隔音效果也比较差,那天我们的教练就坐在门口,跟回来的队员说声音小一点,不要干扰我晚上的休息,影响到第二天的比赛。”

那天晚上,汪顺睡得不错。

接下来,便是众所周知的振奋时刻了。在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伴随着央视解说的声音,我们的视线牢牢地跟随着水中的那个身影。“汪顺在四道登场,第一个出水,今天的出发反应是0秒6……蛙泳的50米,汪顺要尽可能地顶住……迈克尔·安德鲁第一,汪顺第二,濑户大也排在第三位,汪顺现在是在奖牌的行列当中,进入了汪顺最擅长的自由泳环节……汪顺现在反超了!汪顺加油!汪顺请给我们带来惊喜……汪顺冠军!”

出水的汪顺,高声怒吼,右手振臂握拳。身为中国“混合泳第一人”,汪顺成为中国男子混合泳首位奥运冠军,以及中国第二位男子游泳奥运冠军。

夺冠的晚上,汪顺把金牌放在了枕头底下。“好像一场不太真实的梦,要摸着它,感觉会比较真实一些。”

“虽然我叫顺,但其实并不顺”

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汪顺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虽然我叫顺,但其实并不顺。”在决赛场上1分55秒的高光时刻之前,汪顺一直以来都不是游泳队里最耀眼的那颗星。

汪顺与泳池的缘分,始于4岁时的记忆。“第一次是我父亲带我去游泳池。我父亲会游泳,我是没下过水的。我看着他跳下去,我也跳下去了。因为我从来没有游过,感觉一直在喝水,当时不知道抓住了旁边的什么,可能是别的大人的头,我就骑在那个人身上。”

2000年,上小学的汪顺被自己的启蒙教练罗瑞芬选为游泳苗子。“挑选的条件是在同龄人里要手长脚长,手要大,个子要高。”被选中的汪顺当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因为我小时候身体也不太好,隔三差五就会生病,当时我父母就想着有这个机会就去游一游,顺便健健身,锻炼我的体质。”

在那个对万事万物感到好奇的年纪,除了游泳,汪顺还有一个爱好——画画。“画画和游泳是同时进行的,但后来我还是选择了游泳。可能小时候更喜欢动,不喜欢太安静。画画要一直坐在那儿,而游泳是动的。”

2002年,汪顺进入浙江省体校,跟着常翠芬老师训练。2007年,他被朱志根教练选中,进入浙江省一队,在朱教练门下进行训练。2年后,他跟随朱教练进入中国游泳队的二队。“其间有非常多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小时候,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我的父母,都觉得能去省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我在市队时,感觉从省队回来的大哥哥、大姐姐都非常了不起,把他们作为榜样。自己后来能达到这个层次,也是非常激动。包括2009年之后去了国家队训练,我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

在活泼好动的青春期,汪顺和普通的少年一样,“叛逆多少都会有,但是经过教练的引导和平时的一些学习,再加上自己积极地去面对,就会变成良性循环”。

2010年广州亚运会,16岁的汪顺崭露头角;2013年全运会,汪顺勇夺五金;2015年,汪顺在喀山游泳世锦赛获得男子200米混合泳季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汪顺站上了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的领奖台,和菲尔普斯站在一起,“我们握手、击掌,相互鼓励了一下”;2016年,汪顺在世锦赛中成为中国男子混合泳首个世界冠军……不同的赛季,也伴随着起起伏伏的状态。在状态不佳的赛季,竞技体育也展现出残酷的一面。在身经百战的汪顺眼里,“每场比赛对我来说都至关重要,我会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和百分之百的认真去面对。每场比赛都是非常难忘的”。在厚积薄发中,汪顺诠释着努力与梦想之间的永恒定律。

水下的世界,是无声的。日复一日的付出,亦是无声的。被问到在水里会想什么时,汪顺的回答是“会想着技术,想着怎么能让自己游得更快,怎么能够提高成绩”。在东京奥运会激战时,汪顺的余光会瞟到身边对手的速度,但他只有一个信念、一个目标,“什么都不会想,只是一门心思地比赛”。

在漫长的游泳生涯里,放弃的念头也在所难免。“比如游不动的时候,心态不好的时候,我都想过放弃。但是既然自己吃了游泳这碗饭,体育这条路已经走到这么远了,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比拼的就是意志力。”

上午3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除了周三上午和周日上午休息,剩下的时间都要训练,这是汪顺的日常。在包罗万象的体育精神里,选择自己认为排在第一的关键词时,汪顺选择的是“自律”。

即使在压力大时,汪顺依然会扎入水中的世界,“在训练中宣泄出来”。他的生命已经和水融为了一体。

在东京夺冠时的万众瞩目已是过去,更是序章。“运动员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所以我也在调整心态,重新面对新的周期。”

在那条“虽然我叫顺,但其实并不顺”的微博里,后边写的是:“今天我想对我的教练说,我做到了我们的约定!夺冠并非终点,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我们巴黎见!中国加油!中国队加油!中国游泳队加油!”

无论是过去、此刻,还是在前往未来的征途上,汪顺始终在自己的泳道里,目标明确——“做好自己”。

Q:对你来说,杭州亚运会跟其他比赛有什么不一样?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汪顺:因为这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算是在家门口作战了,所以也是非常特殊的。我希望能够用好的成绩回馈家乡人民,游出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Q:现在很多中学生有容貌焦虑、身材焦虑,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你认为身体之美是什么?

汪顺:首先你的思想是健康的,你每天在做正确的事情,那我觉得就是好的。拼搏的人最美,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那你就是最美的。

Q:你有什么想对中学生说的吗?

汪顺:请不留余力地向自己的梦想一步步靠近,在遇到挫折时不断地鼓励自己坚持下去,这就是我在青少年时期所做的一切,希望能够与你们共勉。

(采写:许淑瑶 整理:黄舸江 姚冰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