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静会说话

作者: 邱睿涵

安静真的很安静,认识她的人都这样说。

安静自小就在老家,和奶奶住在一起。绵延不绝的青山紧紧包围着小小的村庄,小村庄几乎与世隔绝。村里唯一的学校坐落在半山腰,与安静的屋子恰好面对面。清晨鸡鸣初响,安静起床一抬头,就能看到窗外那盖着红棕砖瓦的礼堂。

安静一开始是很喜欢上学的。

每天晨旦时,她就起身去学校。安静是幸运的,家离学校很近,她不必像别的同学那样艰难地翻山越岭,也不必跨越湍急的溪流。所以她到校总是最早的。有时连老师都还没有抵达教室,她就已经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书了。

安静喜欢走廊尽头的铜铃在风中摇曳时发出的清脆响声。大约在她到校半个小时后,同学们相继步入教室,这代表着崭新的一天就此开始。放学后,安静回到家帮奶奶除草、切菜、喂鸡,一切都在默契中进行。有时,奶奶和安静整天都不交流,但心有默契,互不尴尬。

只是这样安静的姑娘,在活泼闹腾的同学间,却成了另类。

一切的变化,都是从安静的同桌朱星开始的。自见到他开始,安静就没见过他的衣服是不挂彩的——被铁丝钩了个口子,被圆珠笔涂鸦,在劳动实践课上被抹满了泥巴……朱星的话很多,总是嘻嘻地对人笑,他的张扬让安静很不适应。这天,朱星兴致勃勃地问安静一些有的没的,安静从没见过对她如此热情的同学,只是无措地回应“嗯”。朱星有点不开心地问:“为什么你每天都不怎么讲话?”“嗯。”朱星不死心地又问:“你是不想理我,还是你就是这样的?”“嗯。”朱星的兴致也减了大半,于是他说出了足以使他后悔的话:“你既然只会说‘嗯’,那我不如就叫你‘嗯嗯’吧?”

在这片土地的方言里,“嗯嗯”与“耗子”同音。

安静一听这话,就涨红了脸,急切地想开口阻止,话到嘴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边上嬉笑打闹的同学听到了朱星的话,纷纷笑起来。有些猖狂的笑浪包裹了安静的喉咙。她默默地想,算了吧,过一段时间自然就过去了。

让安静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淡忘,反而还在班里广泛传开了。“嗯嗯”成了安静的外号。同学们经常用这个外号来跟安静搭话,而回应他们的,只有更加沉默的风声。

安静想要说些什么来阻止同学对她的打趣。但是奶奶教给她的是宁静内敛,书本教会她的是温良如玉。于是她只能无措地皱皱眉,却对他们的嬉笑和嘲弄无能为力。

安静更加安静了,而且变得有些害怕上学。

半个月后的正午,教室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身影。听班主任说,这是从城镇里转学来的新同学。她落落大方,漂亮明媚,气质与安静寻常见到的同学全然不同。她叫宁桓。

宁桓的到来在同学间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议论。这阵议论一下子盖过了安静的“外号事件”。每个人都在打量着宁桓,安静的心便慢慢地安定下来了。

宁桓在班里转悠了一圈,最终把目光放到了安静的身上。她眼眸弯弯,看着安静。“嗨,你叫什么?”她问。安静刚想回答,同学高乐却抢先一步对宁桓说:“她叫安静,不过我们都叫她‘嗯嗯’……哈哈哈……”

安静的头埋了下去。

宁桓虽然不知道“嗯嗯”在这里具体指代的是什么,但是她看着安静的神色,也猜出了大半。宁桓皱了皱眉,斜了一眼高乐,扬声道:“很好笑吗?”她睁大双眼,一字一顿地说:“起绰号的本质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借机嘲笑他人!你应该为此感到可耻!”

同学们愣住了。他们从未想到过这一层面,也从未想到过自己的行为有多么恶劣。这一刻,没有人说话。

穿堂风徐徐吹过,安静定定地看着宁桓。这一刻,宁桓就像是她的超级英雄,解决了她的烦恼。阳光散落在宁桓的发梢上,温柔、坚定。自然而然地,宁桓变成了安静的第一个朋友。

傍晚时分,宁桓挽着安静的手坐在石凳上。宁桓眯着眼问:“他们欺负你,你为什么不反抗呢?”安静低着头不作声,好不容易张开了嘴:“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同学们表达不满……我以为,忍忍就过去了……”宁桓睁大了眼睛:“你不说,他们才更会嘲笑你呀。只有你慢慢地和同学们去交流,去沟通,一切才会变好。只会忍耐是得不到好结果的。”

安静看着夕阳在山间缓缓落下,觉得宁桓说得很对。

此后,安静一改以往,主动地去和同学交流。渐渐地,她和朋友有说有笑;渐渐地,她等来了同学的道歉;渐渐地,一切都好起来了。

上学,又变成了令人愉悦的事情。晨曦照耀到千家万户,小小的村庄沐浴在阳光里。院子里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永不停歇。

俗话说:“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这是语言的力量。不要将这份力量化为诋毁与嘲笑,而要在这份力量里注入温柔与鼓励,尽力温暖这个世界上没有被阳光照耀到的角落。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温暖整个世界。

安静真的很能聊,现在,认识她的人都这样说。

指导老师:宋秋萍

上一篇: 推开窗, 阳光正好
下一篇: 爱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