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界的“强迫症之王”——韦斯·安德森

作者: 张牧笛

电影界的“强迫症之王”——韦斯·安德森0

强迫症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或多或少都有点属于自己的“小怪癖”。走路时遇到格子砖块必须要按照格子来走;调电脑音量必须要调到自己喜欢的数字;所有的物品必须放置整齐,左右对称,单肩包是永远无法适应的,必须换成双肩包才能出行;发朋友圈必须要发九宫格,如果少一张就浑身不舒服……正所谓“强迫症不是病,难受起来要命”,有些人几乎每天都被迫开启“纠错”模式,努力把眼前这个杂乱无章的世界调整得和谐有序。

而在电影界,也有一位深度的“对称强迫症患者”,他就是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韦导的强迫症,在电影中主要体现为对称性构图。他所拍摄的内容,主体居于画面正中垂线两侧或正中水平线上下。这种对称感从视觉上讲,体现的是均齐之美,它带来平和、稳定的心理感受。

韦斯·安德森对画面的对称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最常问摄影师的一句话是:“我们的摄影机是在最中间吗?”对称构图成了韦导的招牌,几乎贯穿了他的所有作品。比如让他声名鹊起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酒店大门、楼梯、火车、监狱等建筑的设计都遵循了对称式构图的原则。另外,大量的人物出场、行动对话也是对称出现的。这位“细节控”和完美主义者将背景也拍得很清晰,并且背景也被虚拟的一条中轴线一分为二。如果仅仅在静态镜头中明确画面的对称性,还不足以成就韦斯·安德森的“强迫症之王”之名,就连在动态镜头下,他也要将对称性贯彻到底。无论摄影机怎么移动,都“逃不出”他所构造的对称世界。甚至,就连在影片中一闪而过的镜头,背景和角色的分布也遵循着他的对称构图法。

“我对细节有种执着,想让它们恰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对于韦斯·安德森来说,正是由于对对称构图近乎偏执的迷恋,才让他确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电影风格。

或许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接受自己异于常人的“小怪癖”,虽然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和苦恼,但它说不定也能成为点亮我们灵感和才能的火花呢!

上一篇: 芬兰人的图书馆干些什么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