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第一天,我经历了什么
作者: 麦子
出门在外,难免会遇上点事儿。比如本文作者麦子,去年暑假第一次和朋友出门旅行,在第一天便发生了意外,身在外地,亲人都不在身边的她都遇上了哪些人和事呢?受伤之后,她以不同的观察视角、生活视角,收获了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18:30 发生意外
“喂,现在几点了,要不要再去看看别的?”我抬起头,看向好友,如果有镜头记录,我想此时的我和她,眼睛里一定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是我俩第一次一起出门旅行,也是我第一次没有家长陪伴独自出远门。从杭州到南京,从早上9点到天黑,虽然很累,但见到了南京最繁华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满足。
我们晃晃悠悠地走到十字路口,路边有很多石墩,好友扭头对我说:“车快到了,我去看看。”我点了点头,就那么晃着包,跟在她的后面。
或许是闹市区里的灯光太晃眼了,或许是太疲倦有些乏力了,我感觉我的视野在一点点地模糊。我抬起腿准备跨过那些石墩,但不知怎么了,就那么一瞬间,我的腿卡在了两个石墩中间,我感觉膝盖在晃动,脚踝很痛,惯性让我的身体不顾一切地往前扑。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整个人已经趴在了地上,我本能地蜷起腿,扭过头看向一脸错愕的好友。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我根本来不及思考,我低下头,发现膝盖正以一种诡异的形态弯曲着。是脱臼了吗,还是骨折了?我现在该怎么办?我惊恐无助。痛吗?有点痛吧,但恐惧好像大于疼痛。
Tips:为什么马路上要放置石墩、路障?
1. 交通隔离与疏导:石墩和路障可以有效地将行车道、非行车道和人行道区分开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红绿灯路口,石墩的设置能够明确指示车辆的行驶路径,提高交通效率;防止非法停车;等等。
2. 安全防护:在高速公路等车速较快的道路上,石墩可以作为缓冲区;石墩的设置可以防止车辆误入人行道或绿化带,从而保护行人的安全。
18:40 呼叫救护车
“快点,快叫救护车!”我无措地朝好友大喊。她有些慌张地看着我,但动作仍有条不紊。没有过多的语言和表情,她先是蹲下身来仔细检查了我的腿,然后拨打了120。此时,好友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临危不乱、可以掌控一切糟糕局面的高手,她甚至还戳了戳我受伤的膝盖,试探着我的受伤程度!我迎来了恐惧之后的剧疼,忍不住大哭起来。这时,有两个年轻女孩——看样子似乎也是游客,走到我身边,关心我的情况。其中有个女孩为了安慰我,可能也是为了让我停止哭泣,讲述了她自己右手粉碎性骨折的悲惨经历。我听得入了神,情绪才稍微稳定了一些。
后来,她们有事先走了。又有一位女孩走近我,她用手轻轻按住我的裙子,帮我挡住身边来来往往的电瓶车。终于,救护车来了,我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抬上了救护车。当时的我,觉得非常难堪,被围观、被打量、被议论,但我也感谢“被看见”,虽然完全顾不上收拾心情,但也感谢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现在细想,是好友和三个陌生的女孩,让我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间里,熬过了无措和恐惧的时刻,如果有机会,我会当面向那三个素不相识却又心地善良的女孩道一声:“谢谢”。
Tips:受伤了或身体不舒服,该如何正确使用救护车?
1. 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冷静,迅速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如中国的120。向接线员提供病人的详细地址、姓名、联系电话以及病情概述。如果有多名伤员或中毒病人,还需报告事故缘由和人员大致数目。
2. 等待救护车到来: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确保手机处于可接听状态,以便接线员或医护人员随时联系。避免移动病人:除非有危险的因素存在,否则尽量不要移动病人,以免加重病情。
3. 迎接救护车: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指派专人等候,以便引导救护车的出入。注意清除障碍、确保救护车通道畅通无阻。
18:48 救护车到达现场
就这样,人生第一次,我被抬上了救护车,好友拿着我的鞋,跟着医护人员也坐上了车。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想要给我测血压,但因为我的情绪过于激动,无法完成检查。医护人员便耐心地安抚我,直到顺利完成血压检测。想到接下来的旅程,我向边上的好友求助:“这下怎么办?”向来聪明的好友眼里充满笑意:“人生多了一次体验,毕竟我们都从来没有坐过救护车。”
此时,愧疚之情涌上心头,如此难得的旅行,我居然在第一天就负伤了。还来不及后悔自己为什么如此不小心时,救护车已经抵达医院。护士第一时间拿来了轮椅,她推着我到医生那里做了初步检查。那时,我惊奇地发现,我的膝盖已经奇迹般地复位了。好友则在医院帮忙挂号、拿药。此时,妈妈在南京的朋友也前来帮忙。突然间,我变成了所有人行动的中心。
Tips:在医院里,我们该如何做?
1. 门诊导诊:看病时请带好身份证、医保卡等证件,以便挂号和结算。大型医院入口通常设有导诊台,可以向导诊人员说明自己的情况,他们会告知应挂什么科室。
2. 挂号:挂号是看病的第一步,可以选择在医院的人工窗口或在自助机上挂号。
3. 候诊与就诊:根据挂号单上的信息,找到相应的科室位置,并在候诊区等待叫号。听到叫自己的号后,进入诊室,向医生说明自己的病情、病史和用药史等信息。
4. 检查与取药:先拿着医生开具的检查单或处方,到缴费处缴费,然后去指定科室检查或取药窗口取药。
感想
在外地摔跤受伤,听起来很吓人,但在发生意外情况后,大家尽量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虽然过程波折,但我遇到了很多暖心的人和事。从南京返回杭州的过程中,高铁站的工作人员热情又专业地前来接应我们,一切还算顺利。但我还是体验到了腿脚不便者出行的诸多不易,目前公共设施要真正做到无障碍,还是非常困难的。后来在杭州的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我发现医生、护士每天都连轴转,但仍然对每一位病人保持耐心,让我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和大爱。
重返校园,我又收获了很多的感动。老师和同学都对我表示了关心,我的室友在得知我受伤后,主动把下铺的床位换给我,班主任专门为我安排了方便进出的位置。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朋友Z。Z个子很小,长得很漂亮,看起来是那种柔弱的女生,但她每天用轮椅推着我往返于寝室与教室之间,从不喊累,她甚至开玩笑地告诉我,她这样推上我几周,臂力绝对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