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一盏明灯
作者: 白亚南我是爷爷带大的。从记事起,爷爷就常常在我的耳边念叨:“咱家没有大学生,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爷爷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那时的我,仰头看着大树一样的爷爷,吃着甜嘴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爷爷是怎么把我培养成大学生的,细节我已有些模糊。只是,无论如何天寒地冻,第一个到班级读书的是我;无论怎样撒泼卖乖,每天必写一篇日记和练毛笔字的是我;无论经济多么拮据,拥有一整面摆满散发着油墨香书籍的木柜的是我。
或许是因为成绩优异生出的骄傲,或许是因为到了青春期,渐渐地,我听不得爷爷的话了。爷爷说:“字写得这么潦草,老师能看懂?”我撇撇嘴,不为所动。爷爷说:“做数学作业,草稿纸备备好,随时写写算算。”我掏出草稿本,心里却嘀咕,你懂什么。可是,还没等我走出叛逆期,就再也听不到爷爷的话了。临终前,爷爷对工作繁忙的爸爸说:“必须供我的孙女上大学!”
跌跌撞撞进入高中,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从众星捧月变成无名之辈,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十分煎熬。每天一放学,我一刻也不想待在教室里,总是第一个推着自行车冲出校园,逃回家,翻出日记本,在文字的世界里肆意宣泄。我不跟同学打交道,也不愿父母请家教。
一天晚自习,凭借坐在窗边的地缘优势,百无聊赖的我看向了教学楼入口。霎时间,难以置信!那个模糊的背影,好像小时候每天接我放学的爷爷!等我再眨眼,视线清晰了,原来是巡视班级纪律的老师。
后来,高中文理分科,我选择了比较擅长且喜爱的文科。分班后的第一节课,班主任刘老师面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从头开始,你们一定可以考上大学!”不知怎的,儿时懵懵懂懂的承诺再次滚烫火热起来,爷爷曾经的耳提面命也不断在我耳边响起。
下课,老师前脚走出教室,我后脚拿着试卷就跟上去;闲暇,我如饥似渴地从课外书本中汲取各种知识;高三,一盏深绿色台灯,一沓厚厚的真题试卷,我夜夜奋笔疾书到凌晨……
再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当了教师,做了副校长。爷爷的遗愿实现了,我也没有辜负诸位恩师的期望。回头细数,“一落千丈”“煎熬悲痛”的人生时刻如影随形,而幸运的是,为我在前头挂一盏明灯的人,从未缺席。
亲爱的同学们,无论黑夜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愿你明灯在前,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