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吧,孩子

作者: 林松

从1998年大学一毕业当老师,到现在成为校长,二十几年过去了,时代的发展确实带动了社会的进步,生活越来越舒适化,科技越来越人性化,教育越来越现代化。但总感觉现在的孩子好像缺了点什么,在家庭、学校、作业、考试、电子产品之外,他们还应该拥有什么?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这代人似乎是一个分界线,童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质,在这之前的童年绝大部分都是放养的,在这之后的童年基本都是家养的。

记忆里跳将出来的是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几个孩子在一望无际的田地里放肆地奔跑,很快就分成两个阵营,抓起一把半湿的泥土往对方阵营扔过去,一边奋力攻击,一边敏捷躲闪,战斗结束,看着大家身上、脸上的斑斑泥迹,彼此哈哈大笑;快速脱掉身上所有的衣服,争先恐后地扎进溪流的深潭中,用“华丽”又娴熟的狗刨式游几个来回,再到浅水的石缝里抓鱼摸虾;转战到山间,爬树掏鸟窝,攀竹抓竹甲虫,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山果,一把扯来往嘴里塞……管它安不安全,只顾野蛮生长。

而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是故乡南宋镇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集市。

一条不长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下午要挤好几个来回,在炎炎夏日里汗流浃背才算够本,喜笑颜开地回家,绘声绘色地向大人说:“人多甚,闹热甚!”(闽南语)

天快黑了,拿着小凳子牵着外婆的手去妈祖宫看戏,不管不顾爬上戏台,前台后台乱蹿,经常被班主轰下台,转身跑去吃廉价的牛杂、油渣,一不留神又偷偷爬上台,在乐队堆里惊奇地看他们演奏那些奇形怪状的各类乐器,在布幔里偷看演员往脸上涂一层又一层的油彩……

戏散了,夜正深,一行人走在乡间狭小的路上,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点点亮光蜿蜒绕行,爬成了一条曲曲折折的银光蛇。外婆手上的手电筒摇晃着,一下前一下后地照着脚下的路,我紧紧地拉着外婆的手,一步一步地踩着地上的圆圈前行。旷野之上异常安静,除了偶尔前后的招呼声显得特别大之外,就只有脚步声在四处笃笃地响着,还有那一路伴随的潺潺溪水声。遥遥听得一两声犬吠,知道是走在前头的人进村子惊醒了村口的黄狗,家快到了……

细想起来,童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快乐的记忆,还有团结的意识、探索的精神和拼搏的勇气,这些往事就如一颗颗珍珠,丰富你的阅历,丰厚你的情感,丰盈你的人生。

所以,孩子们,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放下手机,关上电视,走进山野里,行在天地间!

上一篇:
下一篇: “减塑”! “捡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