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使用过“金”句
如今读金庸武侠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但使用出自金庸小说的惯用词汇或语句,无论是在校园里或是社会上,仍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在金庸的“江湖”里,人物多有名号,如“东邪西毒”“九指神丐”“千臂如来”等。名号显示着人物本身的个性化特质,或正或邪,或阴险毒辣,或古灵精怪。正如在校园里,老师与学生皆有自己的个性,也常常使用大众皆知的“金”句。
以下内容,也许你不知道它出自金庸小说,但你听到肯定知道它表达了什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暗恋隔壁班的一个男生。因为课间倒水喝需要经过他们班的教室,我总是忍不住想看看他在不在教室里,但又不敢停留过久,怕被其他同学发现。那时候的暗恋就只是“想多看一眼”,没法描述自己的感情。后来在一篇同学的作文里看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顿时觉得特别符合自己当时的情感状态。
前半句原出自《牡丹亭》,整句完整原文出自金庸的《笑傲江湖》。联想令狐冲的为人,这句话的意境不言而喻。令狐冲虽放荡不羁、随性而为,但对于爱情却一往而深,难以自拔。
一阳指
每当我怀疑自己当下所走的路是否正确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天龙八部》中枯荣大师对他的弟子本因说的一句话。“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自修习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学奇经作甚?”这句话能让我焦虑的心平定下来,未来是虚幻的,我只管练习我的“一阳指”,过分贪心别的“武林绝学”,只会在踌躇中错过了当下最好的时光。
一阳指,金庸武侠经典中的大理段氏独门武学,兼具攻防与疗愈之能。一阳指分品级,最高为第一品,第四品为修炼六脉神剑之基石。在“射雕三部曲”及《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天龙寺僧及王重阳等人均精通此技,段智兴凭一阳指位列“五绝”,并多次以此技克敌制胜,足以见其威力。
乾坤大挪移
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时就能用上此功。当两个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互不相让,局面僵持不下时,我就巧妙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把话题从争吵点引到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或者共同的兴趣爱好上,成功地化解矛盾,让他们重归于好。
乾坤大挪移,作为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中的传奇武学,源自遥远的波斯明教,被尊为该教的无上瑰宝。此功法最终在中土明教圣地——光明顶的隐秘禁地内,被主角张无忌发掘并习得。
凌波微步
在课间拥挤的走廊上,大家都着急地奔赴下一节课的教室,人群摩肩接踵。我便像段誉施展凌波微步一般,巧妙地在人群中穿梭,左躲右闪,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教室,避免了碰撞和拥堵,那感觉就像是在人群的“江湖”中自如地游走。
凌波微步,源自金庸的《天龙八部》,乃逍遥派独步武林的轻功秘技。灵感源自《周易》,融合了易经中精妙复杂的六十四卦象。此技可以使人在行走间展现出仿佛凌波于水面的奇幻身法,既玄妙又飘逸。
灭绝师太
在我的高中时代,有这样一位政治老师,被我们偷偷叫作“灭绝师太”。每当她走进教室,所有同学都会迅速地安静下来,回到座位上,开始背书。而等到上课铃一响,她便让我们倒扣书本,开始随机点名抽背。背诵没完成的同学,就会被她请到办公室“喝茶”。大家虽然对此都颇有意见,但也“敢怒不敢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正是这份严格,让我们在政治考试中一看到题干就会想到是哪本书哪个单元的哪个知识点,每一次因为害怕被抽背而做的充足准备,都变成了应对考试的利器。考试成绩公布,班级平均分名列前茅,同学们这才意识到,在“灭绝师太”严格的背后,是她的良苦用心。
灭绝师太,源自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为峨嵋派风陵师太之徒,弟子为周芷若等。性格冷酷无情,嫉恶如仇,原则性强,终以自杀明志。
老顽童
近些年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叫作“躺平”。如果老顽童周伯通活在今天,他可能就是那个最会“躺平”享受生活的大师了。他隐居在百花谷,以养蜜蜂为乐,和几个老朋友一起把酒言欢,让过去的恩怨随风而逝。他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成为江湖第一的大侠,只想做一个可爱天真的小老头。
周伯通,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的经典角色,乃王重阳师弟,“全真七子”师叔。性格纯真无邪,行事洒脱,不拘礼数,故获雅号“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