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
作者: 吕游有人等烟雨,有人嫌雨急,有人等伞来,有人等雨停。
——题记
初来北师大嘉兴附中,我就被校园内的姹紫嫣红迷得晕头转向了。伫立在校门口,放眼望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大。大到我有些彷徨,仿佛看不到未来三年的路途,然而这种陌生与不安感都在通往校园腹地的伴月桥上烟消云散。
伴月桥是通往宿舍楼的一座桥。伴月,想是伴月而眠之意吧。初来校园参观时,北师大讲堂以南的大片教学区域里,教学楼整齐庄严地林立,书院纵横,木铎金声,这些都令我望而生畏。而以北的生活区域,却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空旷而寂静,伴月桥独守着一片世外桃源,显得格外安宁,特别是站在桥上,连桥下之水静静流淌的声音都听得清晰。
每天早晨太阳刚升起时,就有数个匆匆的身影从她身上闪过;夜晚月色还未充盈时,成群结队的住宿生又急急地从她身上跑过。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沐浴着皎皎月光,聆听着淙淙流水,眺望着远处奔向她的我们,又在大片人群迅速通过后显得格外寂寞。时光就这么过去,不知她站在那里,目送了多少欢声笑语和美好年华的离开,我常觉得这其中有宿命的味道,仿佛这桥就是为了等我而存在。
她等待我来到北师大附中,然后又见证了我在最拼命的青春里的失态与落寞。数个春去秋来,杨柳已然枯了又新,知了唱了几夏,白鹭迁了几回。几天前的一个昏暗的早晨,我独自走进她的世界,她为一个郁郁寡欢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桥畔的河水里还倒映着天边那一轮孤月,月光被水波拉得绵长,月光的指尖如同要触及桥上的我。那是一个极早的早晨,几乎没有人路过。在弥漫着淡淡月光的整座桥上,一个人更容易看清时间,并透过那明镜般的水面看清自己的身影。
那是我第一次轻抚她的桥沿,任凭月光如霜般洒落在身上。早晨的风本是寒碜的,然而此刻伴月桥上风也温柔,像她无形的手一样,轻抚我的发梢。前一个夜晚,我睁着双眼迟迟无法入眠,钟表的“嘀嗒嘀嗒”声激起我的焦虑:还有好多作业没有写完,为什么考得那么差,为什么一切都变得和从前不同……这种内心深处控制不住的循环,慢慢使我的枕头上浸湿了一片温热。我又一次在疲倦和无力中坐起,掐表一看,5点15分,我深吸了一口气,起床下楼,宿舍的大门刚开,我平生第一次觉得世界是那么漆黑,直到踏上那座桥,内心的情感才开始在喉间涌动。
远处的大白鸟突然向我飞来,它的脚点过水面,翅膀下压,像是在向伴月桥问候,倏地又直冲上天,羽毛的颤动声仿佛划破了天边一道口子,漏下一丝光来。风吹过,挨在一起的杨柳便拍醒彼此,发出像是扫落叶时的声音;倚靠在桥沿的柳条轻轻拍打我的肩头。水面渐渐从深不可测的黑一点点变浅,天间层层的光隐约照出杨柳青绿的本色,然而热闹全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间,一条渔船慢悠悠从远处驶来。“咚嗒——咚嗒嗒”,清脆而又沉闷的声响彻底打破了昏暗。这时我才注意到船头坐着一个老叟,道道皱纹如同纵横的沟壑嵌在他的脸上,鬓间的花白见证了他经历的漫长岁月,而这般年纪的人,竟打着同孩童一般灵动的节拍,一声比一声有力量,仿佛是那种不服输的劲儿的体现。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赤壁赋》中那句“扣舷而歌之”。渔船缓缓过了桥洞,随着那节拍游荡在天地之间。那一刻,我脚下踩着的桥面,好像微微震动,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力的搏击。
不知何时,月已悄悄同伴月桥告别。天边金光闪闪,云层被轻轻推开,不禁令人痴想在这片云层之上是否有梦幻的仙境,远远望去,无尽的跑道上铺满了金黄……我的内心此刻已充实美满了,我想,在那无数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总有万般美好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停下脚步,细细聆听。世界的同一时刻,有人淋雨,有人撑伞。你看那伴月桥,她告诉我,万般皆自洽。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自己的责任要承担,我们无处可逃,唯有不断前行。你听那老叟的击船声,是暮去朝来坚守的荣光,是平凡生命的律动,亦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天越来越亮,日子也越来越好。我把那个清晨的月光藏在心底,化作前行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