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平:痴迷大棚蔬菜产业“致富经”

作者: 刘波 向宏春 聂小平

谭建平:痴迷大棚蔬菜产业“致富经”0

人才兴,产业旺。

仿佛一夜之间,湖北建始县广袤田野“长”出一排排大棚,以设施大棚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振兴路上崛起的新型支柱产业。

在湖北省建始县乃至恩施州的蔬菜业界,人们习惯称呼为“老谭”“种菜玩家”的人叫谭建平,今年53岁,宜昌秭归人,早年师从湖北省农科院专家教授,长期从事设施蔬菜种植。这位地地道道的土家汉子是如何带领建始县的乡亲种一方好菜地,种出一方好“钱”景?来了解一下他的故事吧!

“来到建始,就是建始人!”

土家汉子,话语铿锵。

建始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由来已久,上世纪九十年代学习借鉴长阳“火烧坪”经验规模发展,由于露天种植靠天吃饭,加上菜贱伤农心,蔬菜产业成了一根“鸡肋”。一直以来,县里招才引智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2016年,县里招商团队在宜昌巴楚蔬菜公司学习考察时,特邀公司技术总监谭建平到建始考察。

很快,谭建平如约而至。在建始考察期间,谭建平被这里独特的气候、肥沃的土地等适宜高山蔬菜发展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所吸引,决定来建始发展高山蔬菜。

年底,谭建平与当地蔬菜女老板熊凤平成立建始县福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强强联手发展高山大棚蔬菜。

公司成立之初,首选海拔1200米的建始县高坪镇花鹿台村,谭建平特别欣喜。

蔬菜老板来了,村里产业发展有“戏”了!花鹿台村干部和村民积极响应,主动腾地支持发展,为公司扎根建始厚植坚实基础。

特别是公司在花鹿台村发展设施现代农业,由于大棚蔬菜对水的要求比较高,用量比较大,而花鹿台村又无法满足。得知这一情况,镇主要领导带队深山寻水,最终从数公里外的红珠河水库引水进村进田。用老谭的话说,当时,心里感觉这水比山泉水还要甜。

千言万语,道不尽他乡情,往事历历在目。创业初期,建始县民宗局主要负责人带队来到公司一次次给予鼓励,一次次送政策。仅6年时间,为该公司争取民贸民品政策贴息就高达120余万元,进一步增强土家汉子谭建平扎根建始做大做强高山大棚蔬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沼泽地里“长”出蔬菜大棚

这是书写建始高山设施蔬菜产业建设的一段传奇历史,答卷人就是土家汉子谭建平。

2022年10月,海拔1380米的建始县花坪镇漆寮村暖融融的。

车沿着宽敞的盘山水泥路驶进村,一路蜿蜒前行,两旁一排排蔬菜大棚尽收眼底。

转弯下行,视野逐渐开阔。“漆寮现代农业示范园”“大棚有机蔬菜”的牌子格外醒目。

眼前,治理过的河堤宽敞,河水清澈见底,两岸一排排蔬菜大棚让人目不暇接。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是杂草丛生的一大片沼泽地。

“土地有潜力,农民有‘钱’景。”这是谭建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20年,经济重振,建始县主要领导希望他带头把蔬菜这一“短平快”产业发展起来。

谭建平一诺千金,在建始县“支持农业政策十条”政策支持下,由建始县慧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领衔打造的现代农业园落户花坪镇。

该现代农业科技蔬菜产业园自当年4月1日开工到8月28日开园,大约一半时间都在下雨。该园区共搭建单体大棚186亩、连栋大棚6680平方米、玻璃阳光温室蔬菜大棚1072平方米,边建设、边育苗、边栽植。短短近5个月,一片沼泽地里“长”出了一排排玻璃温室大棚,棚内瓜果飘香,大棚红辣椒最高卖每公斤16元。

该产业园代表了建始蔬菜产业建设设施栽培技术最高水平,形成了集健康蔬菜种植、高新蔬菜生产技术和品种研究展示、田间培训教学、示范带动、农旅结合、休闲观光采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这简直是深圳速度!”当年8月28日,参加开园仪式的产业致富带头人、武汉蔬菜大卖场负责人、州内外商超老板都惊叹不已。

“变百亩沼泽地为产业的中流砥柱,领一方百姓走脱贫致富康庄道路。”有了租金、务工收入,当地老百姓敲锣打鼓,送来锦旗。

产业振兴,添柴烧旺“火”。作为省级龙头企业,这些年致力于唱好企业拓展曲。精准扶贫时期,高坪镇花鹿台村大棚蔬菜基地的成功扶贫模式,引起县乡村三级政府高度重视。各村纷纷抢抓产业扶贫机遇,持续优化村级环境,主动邀约企业进村入驻建设“短平快”产业。目前,在建始县花坪、高坪、业州、龙坪等乡镇建起高山大棚蔬菜2800多亩。

同时,企业以商招商,先后引进湖北西鲁农业开发公司、建始宗慧农业公司、绿色蔬菜种植合作社等7家农业主体进入建始,股份合作建设露天蔬菜基地2000多亩。

在谭建平的努力下,建始高山大棚蔬菜异军突起,闻名州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新型支柱产业。

阳光房里的“农民大学”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为什么我又成立了慧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智慧,走‘产业+教育’的模式,培养出更多有一技之长的新农人!”谭建平饱含深情。

“震撼!惊艳!蔬菜住上了‘阳光房’!”前不久,全县蔬菜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建始县花坪镇召开,与会者参观了该镇漆寮村设施蔬菜基地玻璃阳光温室蔬菜大棚,无不感叹。

“农+”兴起别样种菜热。辣椒抢疯了,樱桃番茄卖疯了,参观学习火疯了。看规模,瞧规范,眼见为实,让参观者大开眼界,惊叹连连。

近两年来,谭建平积极探索农商、农教、农旅“三结合”种菜新模式,掀起别样种菜热,叠加效应尽显。

“蔬菜种植‘阳光房’集品种研究展示、田间培训教学于一体,就是一座智慧农业的播‘种’房,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谭建平深有感触地说。

谭建平最大的心愿就是身体力行,通过农教结合,让越来越多农民学会蔬菜种植一技之长,积极投身美丽家乡建设中。

哪里有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大棚,哪里就有阳光房,哪里就有谭建平教学的身影。自2020年,在花坪镇漆寮村建起第一座玻璃阳光房以来,相继在龙坪、红岩寺又建起3座玻璃阳光房,蔬菜种植户们称其为阳光房里的“农民大学”。

如今,前来这些玻璃阳光温室蔬菜大棚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每每到来,谭建平往往边走边介绍,与大家一道欣赏盆景番茄、辣椒等。参观完,他又通过PPT与大家一道分享智慧农业种植技术。

“老谭卖瓜,自卖自夸,教你育西瓜苗技术,如果有用,不忘给我点个赞。”与此同时,这些年,谭建平有求必应,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抽空编写的180余期微信授技火了,语言诙谐,技术要领齐全,让广大蔬菜种植户受益匪浅。

“猪倌”变蔬菜种植能手。2020年,该县茅田乡养猪高手黄毅来此参观学习后,投资上百万元建起100亩蔬菜大棚,利用养猪的猪粪、猪沼液种植大棚健康蔬菜,每年仅这笔收入就不下50万元。

带领建始乡亲种一方好菜地,种出一方好“钱”景。如今在建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高山大棚蔬菜产业行列。3年,像黄毅一样,土家汉子谭建平的阳光房“农民大学”培养出的州、县(市)蔬菜种植新型职业农民高达1500余名,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异军突起的生力军。

“力争把高山设施蔬菜产业打造成建始县的一张名片,在全州拔头筹,全省有影响!为建成‘康养金地·和美建始’贡献力量!”招才引智振兴产业路上,土家汉子谭建平激情满怀向未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