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画南里渡村幸福生活“同心圆”
作者: 崔显实 谭名棪冬日的暖阳下,漫步在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南里渡村洋伞坝,举人湖像一个恬静的处子,走在新修的游步道,看着廉政文化广场石头上雕刻的“五子登科”的故事,让眼前村庄愈发美丽。
近年来,南里渡村坚持从村民关心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共同参与,共同画就幸福生活的“同心圆”。
先锋,村庄有了主心骨
天刚蒙蒙亮,谭永秀就起床洗漱,然后拿起扫帚,清扫着门前的公路和广场。日日如此,年复一年。“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谭永秀的想法很质朴。
洋伞坝组被确定为村里的共同缔造示范组,村党支部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发动大家一起动手干,共同维护人居环境。党员带头,积极通过入户、网络平台等方式,组织号召洋伞坝组村民打扫公路、清理边沟、铲除杂草,群众积极响应,村里的环境发生了大变化。
环境变好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要跟上来。党支部计划在洋伞坝组举人湖边修建广场,给村民提供一个娱乐休闲、活动休憩的场所,村干部入户收集关于活动场地的修建类型、修建地址、面积、配套设施相关建议。“我屋里的场坝宽敞,没地方建可以在我屋里场坝建。”党员谭永秀自发主动让出自家场地修建广场,积极带头为村庄发展做贡献。一呼百应,小组内的谭永登、谭家焕、李名焕等党员也主动挑大梁,“我们出工,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干。”“要把我们祖上‘五子登科’的故事雕刻在石头上传下去。”……
广场建好了,大家饭后去广场跳舞、健身,回忆村庄历史,让文明得以传承。
凝聚,基层治理基础强
“党员在哪里?党小组就建到那里。”南里渡村党支部书记李纯斌介绍,通过建设“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模式,筑牢红色堡垒,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
党员中心户谭学成是村里的退休干部,退休后一直热衷于帮忙村里的事务。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80名党员加入到服务队中来。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党员干部“上门服务”,深入到群众家中,当好“和事佬”,面对面谈心。
“之前我两家确实为了林界的事扯过皮,但是谭学成把我们拉到一路,把事谈开了,现在也没矛盾了。”村民老李如是说。
南里渡村以白柚产业闻名,发展白柚 1500 亩,建成白柚示范园200亩。2022年夏遇大旱,但南里渡村的柚子质量不降,反而口感更好,销路不错,这得益于白柚管护协会。旱灾发生后,协会请求支持,镇里派了送水车,“党员带头制定了值班表,对人员进行分工。”谭学成说。洒水车到村后,他们对洒水时间、洒水顺序、洒水量进行统筹安排,并维持现场秩序。
自治共建,广泛发动群众、邀请乡贤能人共谋村事,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理事会、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自治组织,吸纳退休干部、老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因人设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齐画“同心圆”。
融入,共同缔造村庄美
村里党员示范带头,建设村庄、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和谐邻里,村民的日子有了盼头。
试点开始后,村党支部组织农户走出去,到建始太和街、清里坝参观取经。看别人想自己找差距,让群众成主体。
“村庄如何建、环境如何改、绿化怎么做”,村党支部在群众中征集意见,引导群众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打扫卫生、清洁路面、清理杂物、美化环境,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采用“积分制”管理,村民成为“剧中人”。
“把自己屋里的卫生搞好了,村里还发奖,我感觉到村里确实对我们太关心啦。以后我不仅自己搞,还要带动周围的人都搞好!”2022年10月,村民谭远德在积分制评选会上说道。
不仅如此,村党支部组织评选活动,好妯娌、好心人、好邻居等脱颖而出,成为榜样。通过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涵养社会风气,促进生活美、环境美、风气美、人文美,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以新理念共画“同心圆”,南里渡村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