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黑木耳

黑龙江省东宁市特产东宁黑木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东宁黑木耳生产历史悠久,木耳朵大、肉厚、口感滑润、无污染,以特有的品质闻名,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丰富的胶质可消食化滞,年产量300万公斤以上,被中外客商称为“天下第一耳”。

2010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宁黑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6年11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东宁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东宁黑木耳色泽好、口感佳且具有菌香味,耳片无根有弹性,耳面呈黑褐色,耳背呈暗灰色,反正面明显,干品直径在2至4厘米、厚度超过0.8毫米,对称度较好;易于复水,复水后耳片外轮廓呈椭圆形,外形美观、光泽度好、耳片完整、无损伤。如墨玉、形似弯月、肉质肥厚、口感爽滑。

在多次检测的基础上得出,东宁黑木耳粗蛋白含量高于13%、粗纤维含量高于5%、总糖含量高于55%、钙含量高于220毫克/100克、磷含量高于23毫克/100克,粗蛋白、粗纤维和糖含量均较高。

东宁黑木耳历史悠久,清咸丰十年(1860年)东宁就开始伐木采耳。1971年,东宁建立了东北三省第一个食用菌试验站。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宁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2015年,东宁木耳种植规模达到了“巅峰”的15亿袋,但由于农户追求面积数量的扩大,管理没能及时跟上,没有达到与数量和投入相当的经济效益。

2017年3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经过加工的黑木耳产品在东宁口岸出口时,可享受增值税征收17%退还15%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此举意味着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开始落地,为东宁加快外贸发展、促进黑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东宁市把小小黑木耳做成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年产值超过60亿元。从木耳种植,到菌袋菌种生产,到木耳技术研发、深加工、销售,再到废弃菌糠制燃料、制有机肥,东宁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黑木耳产业领跑全国。东宁先后被授予“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十强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等22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来源:东北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