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守边疆 情暖民心
作者: 宋刚 蒋宇长白山脉延绵千里,图们江水源远流长。记者沿着蜿蜒的边境线,走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边境地区,了解一线移民管理警察为维护边境稳定和增进警民感情所作出的努力与工作日常。
管理与服务
南坪边境派出所位于和龙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走进企业园区,民警正与一个厂区的负责人交流,见到记者到来,这位负责人打开了话匣子。
“之前招人是个难题,由于本地人口少,外来务工人员在农村不能办理居住证,导致厂区难以运转。幸好南坪边境派出所积极沟通协调,解决了辖区企业员工办理居住证的实际困难。”负责人徐凯壮说道。徐凯壮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南坪边境派出所用暖心服务拉近警企距离,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居民区里,民警王雅格正坐在人群中,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作为龙渊村的责任区民警,村民亲切地称呼他为“小王警官”。工作十年来,他奔走在大小村屯,倾听群众呼声。经过多方协调,与村委会、群众代表反复研讨,在龙渊村组建起“法律宣传队”,化解邻里矛盾,促进龙渊村社会文明建设。
坚守与奉献
边境派出所工作繁杂,还肩负着预防电信诈骗、解决群众纠纷、维护边境稳定等责任。
记者跟随芦果边境派出所民警到辖区龙坪屯走访。
“大爷,烧水要记得开排风扇,千万别忘了啊!”在老人连天祥的家里,民警每次走访都会叮嘱这么几句。民警称,老人长期独自生活,无人照顾,曾因煤烟中毒差点失去生命,幸亏被民警发现并及时送往医院。自此,每次走访都会到连天祥家中看看。
从连大爷家出来,穿过一片树林,便是村民王志军的家。王志军九十多岁的老母亲长期卧床,他本人身体也不好,干不了重活,生活困难。
简单地打招呼后,民警便帮着王志军劈起了柴火,一边劈一边聊着家里的情况,离开时,柴棚里刚劈好的柴火已经摞满了一垛。
随后,民警又穿过一片尚未播种的玉米地,来到了朝鲜族金大娘的家里。据民警介绍,金大娘的老伴儿去年因病去世,大娘腿脚不好,生活上有很多困难,每次走访路过,他们都来金大娘家看看,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回到芦果边境派出所,活动室内传来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走进去看到桌子上摆满了零食,教导员崔海峰正在教孩子们唱儿歌。
“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一些帮助。”教导员崔海峰说道。
芦果边境派出所通过“警营开放日”等活动,邀请留守儿童体验警营生活,给孩子们讲授安全知识。因辖区内的青壮年长期在外务工,所内民警与辖区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有人帮、有人护、有人爱”的温暖。
责任与担当
距离和龙市近一百公里的崇善镇,六百余平方公里的辖区,实有人口不足3000人。古城里边境派出所所长牛啸原介绍说,镇上朝汉群众居住在一起,文化设施和服务行业较少。
古城村中心的这处民族团结广场,是古城里边境派出所争取资金并于2022年主持修建完工,让村民有了纳凉聊天的好去处。每到节日,村里还会在广场的舞台上组织文艺演出。
“有了这处广场,我们算是有了拉拉家常的去处,过年过节一演出,这块可热闹了!”一位50岁出头的大妈笑着对记者说。
古城里边境派出所推出了双语普法、上门办证以及法律咨询等很多惠民举措,帮助镇里的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流动的“昊天理发室”,在崇善镇那可是大大的有名。
自从民警魏昊天在走访中发现了一些老人腿脚不便,理发存在困难后,他便自学了理发技术,成立“昊天理发室”,在走访中带着理发设备,走访到哪就将理发室开到哪,一边帮群众理发,一边了解村里的情况,还一边向群众普法,真正把工作做到了人民群众的炕头上、心坎里。
古城里边境派出所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尽显移民管理警察守土尽责、戍边爱民的纯真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