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绿叶银丝织锦绣

作者: 卢茜 黄晓照

眼下正是春茧陆续上市的季节,连日来,广西百色市的蚕农开始出售春茧,颗颗蚕茧形状饱满,色如白霜。“今年第一批蚕茧有400公斤,卖了2.5万元,预计基地今年能收入30万元左右。”靖西市禄峒镇四院村桑蚕养殖基地养蚕能手易明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百色市一直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做强做优蚕桑产业,加快蚕桑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目标,鲜茧产量和产值逐年提高。2022年,全市桑园面积51.61万亩,年养蚕82.86万张,鲜茧产量3.97万吨,鲜茧销售收入22.32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预计蚕茧产量1.95万吨以上,同比大幅提升。

春蚕吐丝茧成“金”

百色市属南亚热带气候区,桑树的生长期长,一年可养蚕7至10批次。靖西、那坡、凌云、隆林等山区县(市)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独特,饲养的蚕品种更加优质高产,可缫出5A至6A高等级生丝。

初夏时节,走进百色市各乡镇村屯,随处可见路边的桑园里桑树绿意正浓,微风轻轻吹过,泛起片片碧波。

“以前,蚕农天还没亮就要起来采叶,使用电动伐条机后,半小时就能伐够蚕一天的桑叶量!”平果市蚕业站站长黄若雨介绍说,“平果市围绕‘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蚕桑养殖,标准化种植桑园,推行机械化采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为强化配套技术,百色市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广西桑蚕创新团队等科研专家资源,在全市建立21个蚕桑科技示范基地,打造了15个蚕桑产业现代特色示范区(点、园),推广桑蚕新品种、高效高产栽培、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养蚕单产和蚕茧质量不断提升。

“养蚕虽然辛苦,但钱来得快。”凌云县沙里瑶族乡龙化村养蚕大户黄献德养蚕7年多,桑园从不到10亩扩展到现在的30多亩。他也从一个贫困户成为了种桑养蚕的致富能手。2022年,收入近40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全村种植桑园2000多亩,年养蚕产值达1500多万元。

随着蚕桑产业效益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农户将“蚕宝宝”迎入家门。截至2022年年底,百色市桑园面积排名全区第二,覆盖11个县(市、区)101个乡(镇),养蚕村975个,养蚕户6.1195万户。年养蚕82.86万张,鲜茧产量3.97万吨,鲜茧销售收入22.32亿元,养蚕户年均收入3.6473万元。

经“桑”有道增效益

蚕宝宝吐丝成“金”,桑园也藏着致富的大学问:除了长出的桑叶喂了小蚕,桑枝和桑果都能增加收入。

每年10月过后,养蚕户开始冬伐桑树老枝。在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食用菌示范基地,可以看到粉碎后的桑枝被做成食用菌棒,经过培育一朵朵菌菇从薄膜袋“绽放”出来。

桑枝含氮量很高,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等特殊成分,是栽培食用菌的上等原料。近年来,那坡县从当地丰富的桑蚕资源出发,在清华村食用菌示范基地培育平菇、秀珍菇、木耳等品种。2022年该基地产鲜菌100多万斤,产值500多万元,帮助当地农户每亩桑枝增收1000元以上。

除了桑枝,桑果也带给村民额外的收益。凌云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嘉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平怀村开发桑果汁、桑果酒、桑果干等系列产品,建成果酒庄1栋、加工果酒生产线2条。2022年,该公司在凌云县建立桑果示范基地2840亩,今年基地引入投产,收购桑果100多吨,生产桑果酒60多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帮助基地农户户均实现增收2200元。

融合铺就新“丝路”

发展蚕桑产业的地区很多,如何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百色市给出的答案——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围绕“蚕桑+”做足文章,构建蚕桑丝绸全产业链。

选茧、煮茧、开绵、拉绵……在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一系列工序后,雪白莹亮、轻薄绵软的蚕丝被就成型了。目前,该企业已建成22组缫丝生产线,正在推进丝路新区炼染数码印花生产项目。

走进广西德保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也是一片繁忙景象,200多位“织女”在6条流水线上各司其职,以保证产出的蚕丝取得好品质。“今年我们预计产出生丝240吨,产值约为1.8亿元,产品主要销往江浙地区。”该公司负责人储呈平说,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蚕茧收购、丝织品生产加工销售、茧丝加工设备研制维修等,充分吸纳周边劳动力,有力带动德保县蚕桑产业发展。

在凌云县平怀村,桑蚕全产业链的打造也极具示范样板。该村在发展种桑养蚕、开发桑果加工项目之外,还实施乡村振兴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打造精品民宿、家庭休闲农场、乡村文化大课堂、亲子研学基地等新业态,形成“种桑养蚕—精深加工—田园观光”的完整产业链。

迈步走在新“丝路”上,百色市蚕桑全产业链建设雏形初现。目前,全市共引进缫丝加工企业8家,2022年自动缫丝生产线105组,全市收烘鲜茧3.81万吨,白厂丝产量3436吨,产值10.57亿元,基本形成茧丝绸一体化。

今年,百色市成立了蚕桑产业专班,按照“1个主导产业+1名市领导+1个工作小组+1个技术团队”的工作思路,通过推动扩大桑园规模、推广实用新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龙头企业、实施缫丝企业改制等,确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布局逐渐优化、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化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