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艾村多元产业激活共富“密码”

作者: 张泉东 赵瑞 冯茂

6月的风,带着夏初的温度,吹红了满山的鲜花,也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近期,每逢周末,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宁艾村的莲花山总会迎来不少游客。在这里,大家登山、散步、划船、垂钓……享受着如画的风景。

“乡村旅游只是我们村众多产业的其中之一。”宁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双银说,“过去,村里是‘一煤独大’。这几年,宁艾村把经济发展从‘地下’转到‘地上’,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工业、农业、文旅产业齐头并进。去年,村集体收入就有180多万元。”

宁艾村是平定县数一数二的大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0多亩,有1600多户5700多人。带领这样一个大村谋求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宁艾村的村“两委”没少费脑筋。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多年前,宁艾村的村“两委”干部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抓住政策良机,促进张庄工业园区落地。随后,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一家家企业的引进,给我们村的人带来不少就业岗位,窑炉工、拆解工、搬运员、行政文员等。大家在这里工作,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马双银说。

平定县紫砂资源丰富。近年来,县里把紫砂产业作为全县的转型产业、文化产业、富民产业和潜力产业去推进,鼓励各村盘活闲置资源、巧用闲散劳动力,大力发展紫砂产业。借这股东风,2019年,宁艾村成立了平定县上艾紫砂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一批妇女培训后到企业上班。

初夏时节,在平定县上艾紫砂科技有限公司的制作车间里,总能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十多名妇女坐在工作台前专心致志地制作紫砂壶。她们有的拍泥片,有的围身筒,有的捏壶嘴,动作娴熟专业。

“村里20多名妇女在这里就业。去年,大伙儿做了1000多把紫砂壶,产值能有近30万元。”公司负责人魏子财说。

“我们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钱还能顾家,这工作干得舒服!”一名正在拍泥片的女工说道。

工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宁艾村还积极“升级”农业产业。村里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修建1000多亩的蔬菜大棚,还建成养殖区,引进能人养殖奶牛和鸵鸟。

在宁艾村的北山上,上百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走进大棚,一根根黄瓜顶花带刺,一个个西红柿挂满枝秧,一颗颗草莓鲜红可爱,焕发着勃勃生机。村民魏满喜正在自家大棚里忙活。只见他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就把采摘的黄瓜和西红柿装满了筐。“这茬种西红柿、黄瓜,下一茬种青椒、北瓜,可以说一年四季都不闲,一年四季能挣钱。我们村,四五十人都在大棚里种菜。”魏满喜笑着说。

离开宁艾村北山,开车朝村子西边走,十多分钟后,莲花山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宁艾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宁艾村因地制宜启动莲花山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借助莲花山的自然风光,深挖古上艾文化和女娲“栖居莲花山、炼石于浮山”的传说,同时,修缮水库、硬化道路、打造景观、建设采摘园和农家乐,把这里打造成市民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一个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马双银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他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工业、农业、文旅产业全面发展,争取让村集体经济更壮,让村民日子更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