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村集体经济 增强基层“造血”功能
作者: 谭琦近年来,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十四道沟镇党委始终致力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前谋划定方向、立足实际求创新、强化担当抓落实。多措并举、量体裁衣、靶向发力,有效盘活农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战斗堡垒。
组织“强”起来,村集体“富”起来。在农村基层,村党支部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与实践主体,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要想谋求村集体经济发展、盘活本地资源、带富一方群众,村领导班子必须心里有思路、手上有真招、脚下有力量。既要全面熟悉了解村内可整合的各类资源,主动寻求合理致富之路,确保“精准施策、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也要全面征求村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紧密团结起来,激发群众动力,不断提升村民群众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取得实效。
土地“动”起来,村民收入“多”起来。乡村振兴,抓手在人,重点在干。十四道沟镇党委积极鼓励各村盘活用好土地资源,整合连片土地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带动群众致富。结合全镇耕地相对集中、坡度小、土壤中富含硒元素等特点,充分挖掘土地能量,各村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扩大中药材、食药菌类、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今,在十四道沟镇鸡冠砬子村,可以看到村民在村领导带领下种植鸡头黄精、虎眼万年青和黑加仑,呈现出一派繁忙兴旺景象。每年到了黑加仑果实成熟之时,放眼望去,繁茂的绿叶下垂挂着一个个成熟饱满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扎实推进特色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既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在春潮涌动的这片土地上,乡村面貌焕新蝶变,农业发展蓬勃有力,一股股充满干劲儿的热潮在希望的田野上涌动,一首首乡村振兴的“奋进曲”在青山绿水间奏唱,描绘了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全面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