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风马旗

西藏风马旗0

在祖国的青藏高原上,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的藏族聚居区以及尼泊尔、锡金、不丹、克什米尔等邻邦,人们随处都能见到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以经咒图像印于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小旗。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景象。

这一面面小旗,藏语称“隆达”,也有人称之为“祭马”“禄马”“经幡”“祈愿幡”。不过,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风马旗在这里是直译。

和西藏一切有形与无形的艺术一样,风马旗的创作与传播,首先是受宗教意念驱使并为之服务的,它是僧俗信众精神世界与神灵交通的一种媒介物。

风马旗,象征着天、地、人、畜的祥和。牧民们在刚搭好的帐篷上系拴风马旗,是为了求得迁徙后的福佑;朝圣者跋涉荒漠扛着醒目的风马旗,为的是祈求旅途平安;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显示着对水神的敬畏;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风马旗则是对山神的供奉。人们喜欢在房顶与门首挂风马旗,这是对人畜兴旺、时运亨通的企望。在金沙江两岸,我们可以看到一处处以整匹整幅棉布印成的巨型风马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覆盖于风水宝地,任东西南北风的吹拂,犹如无数僧众夜以继日地诵颂着真经。

甘肃、青海藏区还有在隘口与山顶放飞纸风马旗的习俗。适逢正月,寒风劲吹,纷纷扬扬的风马旗雪片般飘入云端娱悦天神。

风马旗还有一项不易见到的功能,即遇有活佛尊者圆寂,家家户户须将房顶上的风马旗置放倾斜,以示致哀。

(来源:中国民俗文化网)

上一篇: 遥记乡村割水稻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