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保村:共富的“数字密码”
作者: 路国庆 强琼
“嘟嘟嘟……”远处传来观光小火车的汽笛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火车穿梭于岘山与稻田之间。“观光小火车项目收款10元。”随着语音播报不断响起,村民股东刘长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9月29日下午,河南省汝阳县第三届稻田音乐节在三屯镇东保村稻田小镇拉开序幕。区别于往年的稻田音乐节,今年的音乐节以村民为主体举办,活动期间设计了很多项目让村民参与。村民股东刘长水投资1.8万元参股了观光小火车项目,每一张观光小火车票收入10元,刘长水能收到1.5元的分红。
开幕仪式上,汝阳县东保村乡村运营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大数据平台的字节跳动一直牵动着我的心弦,每半个小时我就会打开手机看一次。”三屯镇党委书记桑小团激动地说。
下午2点18分,平台销售数据破万,亿农在线创始人路国庆将大数据截屏发到三屯镇乡村振兴工作群里,大家都激动得纷纷点赞。2万、3万,大数据平台上的数据不断地变换,最终大数据平台定格在了21点53分,稻田音乐节全天营业收入61148元,其中村集体净收入11544元,村民股东收入36674元,乡村合伙人收入12930元,仅观光小火车一项收入就达2770元。
今年以来三屯镇东保村在千亩稻田里新建了“小花菇乐园”“小黄牛萌宠园”“草坪营地”等基础设施。新增升空热气球、观光小火车、观光自行车、美食小吃车等项目,截至目前共有3个乡村合伙人参与,47位村民入股,入股总金额达到37.6万元,成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源头活水。项目所有收入通过扫二维码进入东保村实业公司账户,公司采用“1+N”模式,每个项目独立核算,村民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入股,根据入股股东会约定的比例分红,分红收入即时到账。入股村民通过手机端就可以查看入股项目每笔的收入。东保村数字化乡村运营平台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壮大了集体经济,走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
数字化乡村运营系统破解了乡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像一个万能插座对外链接城市资本和资源,对内链接数以万计的村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牛鼻子”。通过数字化乡村运营,突破了乡村建设易、运营难的瓶颈,实现了“环境资源资本化、村民权益优先化、经营风险市场化”,形成了一种可循环、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模式。政府和村集体前期投入的基础设施在经营过程中变成了股权,实现了环境资源资本化;所有的项目发布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有意愿的项目必须村民优先入股,不愿意入股的,项目方可以直接和村集体合作,充分体现了村民权益优先化。每一个项目都确定了一个乡村振兴合伙人(运营方),采用市场化的模式运营,经营风险由乡村合伙人承担,建立起了村集体、乡村合伙人和村民之间的有效利益联结关系,让村民变为股东,既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又是分享发展成果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