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萝卜新品种南红胭1号的选育
作者: 蒲全明 雍磊 何自涵 林邦民 向承勇 杨鹏
摘 要: 南红胭1号是以四川省仪陇县地方品种胭脂萝卜为基础种质材料,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在四川地区秋季露地种植生育期123 d左右。叶丛半直立,株高42 cm,开展度47 cm。花叶,叶色浅绿,叶片少刺毛,叶柄呈紫红色,叶片数量为12~13片。肉质根呈葫芦形,入土1/2左右,肉质根长14 cm、根粗5.2 cm,单根质量160 g左右,肉质根皮、肉均为紫红色,肉色均匀。肉质根花青素含量(w)可达1680 mg·kg-1。667 m2产量2100 kg。中抗霜霉病,感病毒病。适宜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市等区域的平坝、丘陵地区或类似生态区秋季露地种植。2022年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关键词: 胭脂萝卜; 新品种; 南红胭1号; 系统选育
中图分类号: S63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3)03-122-04
A new radish cultivar Nanhongyan No. 1
PU Quanming, YONG Lei, HE Zihan, LIN Bangmin, XIANG Chengyong, YANG Peng
(Nanch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ong 637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 Nanhongyan No. 1 is a new radish variety by systematical selection and breeding, which is derived from Yilongyanzhi. The growth period is about 123 days in open field cultivation in autumn in Sichuan area. The semi-erect plant with 12-13 light-green leaves is 42 cm in height and 47 cm in width. The weight of the gourd-shaped root is 160 grams. The purplish red root is 14 cm in height and 5.2 cm in width. The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root is 1680 mg·kg-1. The yield is 2100 kg per 667 m2. Nanhongyan No. 1 is mid resistant to downy mildew, showing susceptibility to virus diseases. It is suitable for open field production in Chengdu, Nanchong, Guangan and other similar ecological places in Sichuan province in autumn.
Key words: Carmine Radish; New cultivar; Nanhongyan No.1; System selection
1 育种目标
仪陇胭脂萝卜(也称血萝卜)作为特殊的十字花科蔬菜,在南充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是南充市仪陇县的特色产品,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胭脂萝卜皮、肉均呈胭脂红色,富含易溶于水的花青素,西南地区常将其作为泡菜的天然着色剂,色泽靓丽[2-3];肉质脆嫩致密、爽口回甜,也被用于制作萝卜干、餐厅凉菜及雕花[4]。据统计,仪陇胭脂萝卜的年均种植面积达到1600 hm2,品种以农家自留地方种及胭脂红1号为主[5-6]。仪陇胭脂萝卜凭借独特的品质及广泛的用途深受西南地区消费者及加工企业的青睐,近些年来仪陇胭脂萝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了种子混杂退化、肉质根形状不均一、叶形杂乱、色素含量降低等问题[7-10]。为此,笔者以培育叶片少、开展度小、葫芦形肉质根、肉质根质量150 g以上、肉色紫红、肉色均匀、自交亲和性高的胭脂萝卜为育种目标,开展了胭脂萝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
2 选育过程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于2014年在四川南充市进行仪陇胭脂萝卜种质资源调查及收集,获得种质材料32份。同年,每份种质材料在南充市农科院蔬菜试验基地种植约1000个单株,进行单株综合评价及筛选,以肉质根葫芦形、肉色分布较均匀作为目标,采用优株选育的方法获得26株性状优异的单株。2015年春,对26个优株进行单株套袋自交后,筛选自交亲和性高的优良单株,代号W、H;同年9月,播种W和H株系,筛选根型较一致、肉色均匀的W株系。2016年春至2018年6月,以花叶、叶片少、开展度小,肉质根呈葫芦形、单根质量150 g以上、肉色紫红、肉色均匀,自交亲和性高为标准,采用多次单株选择法在株系W中进行严格选择,获得性状稳定性较好的株系WL-1a、WL-1b、WL-1c、WL-1d、WL-1e等5个。2018年9月播种上述5个株系,以小区为单位,进行严格的系统观察比较,统一选择,最终获得性状稳定、表型一致的WL-1a与WL-1d两个株系,筛选典型单株套袋混合留种,编号为WLQT-1(图1)。2019—2021年在南充市进行新品种比较试验,同时在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市进行区域试验,2021年进行生产试验,2022年获得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为:川认菜2022010,定名为南红胭1号。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9—2021年在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6 m2,对照品种为胭脂红1号。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播种,翌年1月上旬至2月上旬采收。采收时每个小区随机取20株萝卜测定叶片数及单根质量。2年试验结果(表1)表明,南红胭1号田间性状表现一致,生育期123 d,株高42.0 cm,开展度46.75 cm,肉质根长14.0 cm、根粗5.2 cm;叶片数量约13片,比CK少2片;单根质量约182 g,比CK增加12.17%;平均667 m2产量为2 386.75 kg,比CK增产9.84%,2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3.2 区域试验
2019—2021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南充市仪陇县和顺庆区、广安市岳池县进行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胭脂红1号。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3~26 m2。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播种,翌年1月上旬至2月上旬采收,按当地种植习惯进行田间管理。由区域试验结果(表2)看,南红胭1号平均单根质量164.3 g,比对照胭脂红1号增加8.38%;667 m2产量2 124.26 kg,比对照增产8.64%。
3.3 生产试验
2021年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南充市仪陇县、广安市岳池县进行生产试验,以胭脂红1号为对照,不设重复。每个点种植面积2500 m2以上,8月下旬播种,翌年1月上旬采收,按当地种植习惯进行田间管理。试验结果如表3,南红胭1号平均667 m2产量为2 214.47 kg,比对照增产10.20%。
3.4 抗病性鉴定
2019—2021年在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走马试验基地进行抗性鉴定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6 m2。采用穴播的方式播种4行,每穴定苗2株。通过田间自然诱发的方式进行抗病性调查,病害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参照国家种质资源库《萝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11]进行:在小区范围内,由同一人逐株调查全部植株霜霉病、病毒病发生情况,采用病情指数(DI)进行群体抗病性评价。鉴定结果(表4)表明,南红胭1号中抗霜霉病,感病毒病;田间对霜霉病、病毒病的抗性与对照相当。
DI=Σ(病级数值×该病级株数)/(病级最高值×调查株数)×100。
3.5 品质测定
2020年经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品质测定,南红胭1号花青素含量(w,后同)1680 mg·kg-1,维生素C含量38.8 mg·100 g-1,可溶性糖含量2.8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63%,干物质含量8.97%。其中花青素含量较对照胭脂红1号提高27.59%,优势显著。
4 品种特征特性
南红胭1号在四川地区秋季露地种植生育期123 d左右。叶丛半直立,株高42 cm,植株开展度47 cm。花叶,叶色浅绿,叶片少刺毛,叶柄呈紫红色,12~13片叶。肉质根呈葫芦形,入土1/2左右,肉质根长14 cm、根粗5.2 cm,单根质量160 g左右,肉质根皮、肉均为紫红色,肉色均匀。肉质根花青素含量可达1680 mg·kg-1。667 m2产量2100 kg。中抗霜霉病,感病毒病。适宜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市等区域的平坝、丘陵地区或类似生态区种植(见彩插6)。
5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市等区域的平坝、丘陵地区或类似生态区于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均可播种,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力好的砂壤土。
(2)合理密植:667 m2种植6500~7500穴,株距20 cm,行距30 cm,每穴留2株。
(3)科学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667 m2施 30~50 kg复合肥(N、P2O5、K2O质量比为15∶15∶15)、50 kg商品有机肥作基肥,定苗后667 m2追施10 kg尿素。
(4)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重点防治蚜虫、跳甲、蟋蟀、菜青虫等害虫,预防霜霉病与病毒病。适时采收。
参考文献
[1] 尹秦. “仪陇胭脂萝卜”进了地标保护“国家队”[J]. 川菜,2015(10): 3.
[2] 孙钟雷,熊玥,李宇.胭脂萝卜质地特性分析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20,45(7): 53-58.
[3] 林蒲田.适宜做泡菜的萝卜:红皮红心萝卜[J]. 湖南农业,2008(12): 11.
[4] 高家祥.红心萝卜和萝卜红色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 南方农业,2012,6(9): 53-56.
[5] 吕发生,谭革新,陶洪英,等.涪陵红心萝卜新品种胭脂红1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12(2): 104-106.
[6] 陶洪英,吕发生,曾晓霞,等.胭脂萝卜新品种胭脂红3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20(9): 85-87.
[7] 陈发波,刘毅,李文博,等.胭脂萝卜初代培养及愈伤组织诱导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11): 5157-5163.
[8] 冉茂林,雍晓平,李晓梅,等.四川省萝卜育种、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蔬菜,2014(11): 1-5.
[9] 刘红芳,陈发波,李文博,等.胭脂萝卜肉质根生长动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9): 131-136.
[10] 秦家顺,许明惠,李昌满.胭脂萝卜农艺性状与肉质根色素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J].南方农业,2013,7(12): 40-42.
[11] 李锡香,沈镝.萝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