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作者: 杨美成

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探究0

农业作为中国三大支柱型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宏观经济整体。随着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绿色农业经济面向生态农业市场前景,依托农业科技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集约化生产,以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因此,结合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探索科学高效的发展模式,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袁建伟、晚春东、肖维鸽、张松林编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2月出版的《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一书,基于绿色农业发展趋势,结合十九大以来中国农业产业政策理论,选取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案例,系统分析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商业模式与品牌建构等,为推动中国绿色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与启发。

《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基于政策维度,深入分析中国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明确当前绿色农业发展趋势,并通过梳理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揭示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二章聚焦绿色农业产业链,深入分析其整体框架、形成条件以及动力机制。第三章围绕产业链升级问题展开论述,在界定绿色农业产业链升级的基本内涵和要素构成基础上,系统剖析绿色农业产业链升级的内在机制。第四章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农业企业经营案例,深入研究其经营模式、产业链优势、转型战略、商业扩张以及创新模式等,为中国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与借鉴。第五章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基本类型、来源渠道、传导机制以及控制策略。

参阅本书可知,绿色农业经济立足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视域,秉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生态技术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有效推动农业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从现实意义角度来看,中国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落实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举措。质量兴农战略立足于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措施,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虽然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一定发展成就,但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限制影响,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其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剧了各种病虫的抗药性,而且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严重威胁农村地区的环境安全。因此,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升,在高端农产品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并且绿色农业技术能有效提高农作物品质,降低农业种植成本以及农业经济风险。因此,各地应积极响应质量兴农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其二,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现实需求。一方面,随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和物质财富不断提升,现阶段,人们的食物需求已从吃饱转为吃好,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内在品质。在此情况下,绿色蔬菜、绿色水果以及无添加肉类等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因此,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能有效满足人们对食物品质的消费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中国绿色农业生产逐步形成良好的产业规模,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和生产设施,不仅能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而且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升,使农村居民收获切实的经济利益,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其三,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路径。绿色农业作为绿色经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生态农业基础,通过建立全面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控制农业生产速度,以保护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防止自然资源过量消耗,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绿色农业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能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生产、销售、流通一体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此外,绿色农业采取过程控制理念,将市场、资源、生态等外部因素转变为农业体系的内生变量,可有效克服农产品事后监督的滞后性问题,良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标准化程度,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消耗,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然而,从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缺乏规模化的市场体制。成熟的市场体制作为绿色经济的运转动力,能有效激发绿色农业发展活力,推动绿色农业持续高效运转。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中国绿色农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影响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其中,在认证机制方面,由于农产品的鉴定制度和检验制度不够完善,无法科学衡量绿色农业食品质量,导致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大量假冒伪劣的农产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在推广机制方面,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方式单一,仅依靠业务部门制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推广,未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推广,使农业推广体系出现断层。在流通机制方面,农村地区信息传输渠道较少,缺乏专业化的产品交易平台,使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之间存在一定阻隔,绿色农产品无法实现有效流通。

其二,经济主体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经过各市场主体的持续努力和探索开拓,中国绿色农业经济虽然已初具规模,也取得一定发展成果,但从产品纵深层面来看,依旧存在产品种类单一以及产业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无法形成集合化的产业链条,导致绿色农产品上下游企业过于分散,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比如,绿色农产品大多为植物类,在动物类绿色农产品方面的创新研发力度不足。同时,虽然绿色农业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但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尚未孕育出行业龙头企业。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品牌意识不强,企业经营不注重品牌营销,导致产品附加价值较低,无法形成持续的市场吸引力和带动力;另一方面在于产品研发层次较低,绿色农产品普遍为初级产品,缺乏深加工和创新升级。

其三,保障条件不够完善。从资金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工作仅停留在口号性鼓励上,未出台实质性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导致部分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微绿色农企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无法高效开展后续工作。从服务系统来看,缺乏科学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难以保障农产品质量,甚至出现以次充好现象;且尚未提供完善的绿色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无法有效解决各地农民对绿色农业的问题与困惑。从监督体系来看,绿色农业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隐患,但目前各地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也未开展长效化质量监督工作,导致绿色农产品缺乏足够的质量安全保障。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绿色农业应立足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市场前景和发展特点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打造集约化产业链条,提高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并且注重技术研发和质量监管,提升农产品品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加快构建绿色农产品市场经济体系。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应遵循市场规律,做好规划和布局,推动农业市场实现健康良性发展。在流通体系上,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是稳定市场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为此,国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体化电商平台,逐步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交易机制,使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有效对接市场,提高市场流通效率,保证农产品市场收益。在产品认证上,地方政府应协同市场主体制定规范化的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明确农产品认证标准,并明确规定生产加工、产品包装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从而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在技术推广上,绿色农业经济应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建设力度,推动农产品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工作的贯彻落实,壮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和推广人员,为绿色农业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其二,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企业引领能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是绿色农业经济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行业龙头企业作为绿色农业持久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成为现阶段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培育对象。为此,政府可以结合现代化企业经营体制,聚焦行业内规模较大的绿色农业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资源集中等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同时,企业主体应重视品牌构建和管理创新,提高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的研发示范水平,建立集农产品研发、生产、流通于一体的绿色农业产业链,并创新市场推广与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打造技术先进、产品优质的绿色农业大品牌,从而提高自身行业带动力。

其三,深入推进绿色农业政策扶持和发展规划。政府作为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充分重视绿色农业的重要地位,给予其良好的政策倾斜和服务支持,为绿色农业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在政策扶持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硬件设施;并结合绿色农业生产、研发、市场运营等各环节的资金需求,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支持、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绿色农业经营成本,为绿色农业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各省级政府应结合本省农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特点,制定合理完善的绿色农业战略规划,明确绿色农业的发展路径和目标任务。同时,打造绿色农业示范基地,通过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培育特色农产品,为地方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经验。

总之,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任重道远,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和发展潜力。政府、企业等相关主体应协同合作,共同探索构建适合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杨美成,男,博士,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产业经济)

书名: 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 袁建伟,晚春东,肖维鸽,张松林

ISBN: 9787517830405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2月

定价: 39.80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