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信农大螺丝的选育

作者: 尹川川 陈静 张应香 龚凤萍 吴淑平 关云霄 段庆虎 竹玮

辣椒新品种信农大螺丝的选育0

摘    要: 信农大螺丝是以自交系HF002B为母本、自交系HFDLSA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螺丝型辣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南地区春季塑料大棚栽培模式下生育期162 d;果皮光亮,牛角形,基部有皱纹,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果皮红色,果实纵径25.7 cm,横径4.2 cm,果肉厚度0.29 cm,平均单果质量95.1 g,鲜果维生素C含量(w,后同)1354 mg‧kg-1,辣椒素含量31 mg‧kg-1,坐果能力强,平均667 m2产量5400 kg。适宜于河南省春季大棚种植。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信农大螺丝; 杂交1代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2)07-099-03

A new hot pepper F1 hybrid Xinnong Daluosi

YIN Chuanchuan, CHEN Jing, ZHANG Yingxiang, GONG Fengping, WU Shuping, GUAN Yunxiao, DUAN Qinghu, ZHU Wei

(Xi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yang 464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Xinnong daluosi is a new F1 hybrid hot pepper variety developed by crossing HFDLSA as male parent and HF002B as female parent.In Henan Province,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Xinnong daluosi is 162 days.The fruit is cow-horn shaped and the fruit surface has folds.Its young fruit is light green in color and of corn shape, and the matured fruit is red in color. Its fruit is 25.7 cm in length, 4.2 cm in width and 0.29 cm in pulp thickness.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 95.1 g. The vitamin C content of fresh fruit is 1345 mg.kg-1.The capsanthin content of fresh friut is 31 mg·kg-1. Its yield in protected fields is about 5400 kg·667 m-2. 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protected fields in Henan province. It has been registered under Non-major crop varieties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19.

Key words: Hot pepper; New cultivar; Xinnong daluosi; F1 hybrid

1 育种目标

辣椒(Capsicun annuum L.)原产拉丁美洲,16世纪末传入中国[1],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辣椒维生素含量高[2],果实中特有的生物碱物质,具有镇痛、抗炎、促进食欲等作用[3]。“十三五”以来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超过200万hm2,河南省辣椒种植面积为21.7万hm2,是辣椒产销量最大的省[4-9]。针对生产上抗病性、抗逆性强的螺丝椒品种缺乏等问题,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育种团队系统地开展了优异新品种选育,培育出了生态适应性强、综合抗病性强、商品外观和品质优良的螺丝椒新品种信农大螺丝,以满足种植户、市场和消费者对高品质螺丝椒的需求[10-15]。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的来源及其特征

母本HF002B是2005年从安徽砀山引进的螺丝椒品种,2006—2009年经过连续3代自交纯化,单株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该自交系表现性状稳定,早春大棚种植全生育期138 d;始花节位第8~第9节,节间短;果实纵径26.4 cm,横径4.46 cm,平均单果质量119.2 g;皱皮,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皮光亮,抗病性强,商品性好。

父本HFDLSA是2005年从安徽砀山引进的螺丝椒品种,2006—2010年经过连续4代自交提纯,单株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该自交系表现性状稳定,生长势强,表现早熟,早春大棚种植全生育期150 d;始花节位第9~第10节;果实纵径26.6 cm,横径 3.58 cm,平均单果质量92.3 g;果实深绿色,连续坐果能力强,辣味重,肉质鲜美,较丰产。

2.2 选育经过

2011年开始测配目标性状杂交组合80个,母本材料去雄授以父本花粉,留杂交种筛选鉴定。2012—2013年进行早春大棚新组合筛选鉴定试验,其中以编号HF002B选育的自交系为母本,与编号HFDLSA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14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2015年进行生产试验;2016年进行品种展示示范,并推广种植,综合性状优良。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辣椒(2019)410718。

3 选育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3年在信阳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大棚栽培。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起垄地膜覆盖栽培,单垄双行定植,行株距55 cm×50 cm,小区面积12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金丰213为对照。2月初播种,5月上旬定植,10月结束采收。试验结果(表1)表明:信农大螺丝果实牛角形,表面有褶皱,形似螺丝,基部有皱纹,果皮光亮,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红色。全生育期162 d。果实纵径25.7 cm,横径4.2 cm,果肉厚度0.29 cm,平均单果质量95.1 g,小区产量98.4 kg,折合667 m2产量5 470.0 kg,比对照金丰213显著增产5.8%。

3.2 区域试验

2014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试点分别为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现代农业示范园、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信阳市浉河乡、信阳市十三里桥乡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新庄镇。保护地栽培,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起垄地膜覆盖栽培,单垄双行定植,以金丰213为对照。小区面积15 m2,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表2)表明:信农大螺丝平均小区产量为123.18 kg,折合667 m2产量5478 kg,比对照显著增产7.41%。

3.3 生产试验示范

2015—2016年在河南信阳和安徽宿州进行展示示范,展示面积6003~6670 m2,以金丰213为对照,保护地栽培,集中连片种植,后期比较总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表3):信农大螺丝折合667 m2产量5448 kg,对比对照显著增产8.51%。

3.4 抗病性

2015年委托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信农大螺丝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16]。以高抗疫病和病毒病的品种金丰213作对照品种,试验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种植30株,随机区组排列,对整个生长周期枯萎病病株进行调查,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抗病级别划分。结果表明(表5),信农大螺丝感疫病,中抗病毒病。该品种田间表现为疫病病株率81.67%,病情指数(DI)59.98,抗性水平低于对照金丰213(疫病病株率32.00%,病情指数13.60),病毒病病株率66.67%,病情指数27.58,抗性水平高于对照螺丝椒品种金丰213(病株率83.33%,病情指数41.84)。

3.5 品质

2015年经信阳市农林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进行品质分析测定,信农大螺丝青椒颜色为浅绿色,维生素C含量为1354 mg‧kg-1,辣椒素含量为31 mg‧kg-1

4 品种特征特性

信农大螺丝属杂交种,表面有褶皱、形似螺丝,中熟螺丝椒品种类型,植株生长势强。河南地区早春塑料大棚栽培模式下生育期162 d。果皮绿色光亮,牛角形,基部皱纹,始花节位第8~第9节,果实3心室,果肉厚度0.29 cm,辣味适中,果实纵径25.7 cm,果实横径4.2 cm,平均单果质量95.1 g。信农大螺丝品种耐高温,较少出现落花落果,低于15 ℃时植株生长缓慢,不耐高湿,水分过大易导致落花落果。适宜在黄淮海地区春季大棚种植(见彩插6)。

5 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不同的育苗设施条件,选择适宜播期。选择前茬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黄淮海地区春季大棚种植一般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上旬移栽。定植前,667 m2施农家肥5000 kg,深翻。按行距80 cm,沟宽40 cm,起垄覆地膜。选择阴天定植,避免高温强光的晴天移栽。定植后,浇足量水。发现缺苗,及时补苗。视土壤墒度及时浇水、追肥。施肥应少量多次,667 m2施复合肥10~20 kg。进入结果盛期,结合浇水追肥2次,每次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N、P、K质量比为15∶15∶15)20 kg,尿素10 kg[3]。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病。及时采收,以免影响生长。

参考文献

[1] 胡乂尹.明清民国时期辣椒在中国的引种传播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4.

[2] 高怀春.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3] 余永昊,谢定源,方妍,等.固相萃取提取分离辣椒油中辣椒素的正交实验优化及检验[J].中国调味品,2020,45(12): 6-12.

[4] 邹学校,马艳青,戴雄泽,等.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和产业发展[J]. 园艺学报,2020,47(9):1715-1726.

[5] 王立浩,张宝玺,张正梅,等.“十三五”我国辣椒育种研究进展、产业现状及展望[J].中国蔬菜,2021(2): 21-29.

[6] 丁海凤,范建光,贾长才,等.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蔬菜,2019(8): 1-4.

[7] 耿三声,陈斌,张晓芬,等.我国辣椒品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育种对策[J]. 中国蔬菜,2015(3): 1-5.

[8] 王立浩,马艳青,张宝玺.我国辣椒品种市场需求与育种趋势[J].中国蔬菜,2019(8): 1-4.

[9] 杨中周.我国辣椒品种选育进展与展望[J]. 中国瓜菜,2017,30(5): 1-6.

[10] 马艳青.我国辣椒产业形势分析[J].辣椒杂志,2011(1): 1-5.

[11] 乔宁,焦彦生,成妍,等.螺丝椒新品种晋椒501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9(12): 75-77.

[12] 赵坤,张朝明,唐胜.辣椒新品种桂牛5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20(6): 87-89.

[13] 张秀荣,刘两希,刘铮,等.早熟辣椒新品种辣美早的选育[J].中国瓜菜,2021,34(4): 133-135.

[14] 邱胤晖,曾绍贵,李永,等.辣椒新品种明椒15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21,34(4): 105-108.

[15] 王震,赵红星,李艳,等.辣椒新品种豫红99的选育[J].中国瓜菜,2021,34(10): 116-118.

[16] 沈会芳,蒲小明,周佳暖,等.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 46-4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