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结合生物有机肥处理防治日光温室香瓜根结线虫病的效果研究

作者: 宋展树 李金章 白欣可 卢晶 石文静 张彦平 安心 庞伟强

生物药剂结合生物有机肥处理防治日光温室香瓜根结线虫病的效果研究0

摘   要:为了探索香瓜根结线虫病绿色防控的新途径,以冰翡翠香瓜为供试材料,采用定植前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和生长期生物药剂与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日光温室香瓜根结线虫病进行防治,并对香瓜生长、品质、产量指标及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农户常规管理相比,其防治根结线虫病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达到71.6%,还可促进香瓜生长,改善香瓜品质,提升香瓜产量。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日光温室香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香瓜;根结线虫;品质;产量;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6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2)08-092-05

Biological agents combined bio-organic fertilizers control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of cantaloupe in solar greenhouse

SONG Zhanshu,LI Jinzhang,BAI Xinke,LU Jing,SHI Wenjing,ZHANG Yanping,AN Xin,PANG Weiqiang

(Qingy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Qingyang 745000, Gansu,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a new approach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ntaloupe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Bingfeicui, a traditional variety of cantaloupe was used as test material in solar greenhous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ntaloupe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phys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efore planting, ecological regulation, biological agents in growth period and increased application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s in solar greenhouse, and then, the growth, quality, yield and control effects of cantaloupe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of farmer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of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using the new method were better, with an average control effect of 71.6%. The new method promoted the growth, and improved quality and yield of cantaloupe.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ntaloupe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in local solar greenhouse.

Key words: Cantaloupe; Root-knot nematode; Quality; Yield; Control effects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植物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1]。其引起的根结线虫病是世界性的土传病害,该病原寄主广泛,具有侵染隐蔽性,可通过病土、病苗、农机具及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主要危害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植物,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亿美元[2]。当前,我国香瓜种植已逐渐形成产业化,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香瓜产业的发展,根结线虫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呈加重趋势,不仅造成香瓜植株矮化甚至死亡,而且使香瓜品质、产量和商品率严重下降,减产高达50%,对香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3]。近年来,庆阳市以设施瓜菜、高原夏菜和特色瓜菜为发展重点,全力实施设施瓜菜“百千万”工程。其中,香瓜产业已成为庆阳市精准扶贫优势产业,仅2018年全市设施香瓜栽培面积已达1.1万hm2,而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为主的设施香瓜种植面积达到848.9 hm2。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菜农施用基肥不当,重茬或多年连作等,导致根结线虫病发生逐年加重[4]。此外,根结线虫病还能传播一些土传性病害或引起复合侵染,已成为当前香瓜设施生产中的主要障碍[5]。

近年来,关于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6-9]:通过合理轮作、嫁接、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防治;采取高温闷棚、灌臭氧水、土壤电处理等物理措施防治;使用化学药剂、生物药剂、生物菌肥进行单种、2种复配或3种药剂(如苦参碱AS、阿维菌素、棉隆、氨基寡糖素等)等防治;运用植物源制剂等防治。而使用定植前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和生长期多种生物药剂处理与增施生物有机肥技术进行综合防效试验却鲜有报道。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根结线虫,虽然能暂时延缓病情,但却带来了诸多问题:化学药剂成本高、毒性较大、农药残留较多、蔬菜品质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根结线虫抗药性增强等[10]。因此,为响应国家农药零增长行动号召,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利用生物防治及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是控制根结线虫较为安全、有效的措施。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试验采用定植前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和生长期生物药剂与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防治措施,研究其对日光温室香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香瓜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引进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庆阳市华池县鸭儿洼村设施瓜菜生产示范基地香瓜日光温室内进行。土壤类型为黄绵土。试验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为:土壤有机质含量(w,后同)14.42 g·kg-1,碱解氮含量113.5 mg·kg-1,速效磷含量15.7 mg·kg-1,速效钾含量151 mg·kg-1,pH值为7.9。

1.2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为香瓜(薄皮),20、21、23号日光温室供试品种为冰翡翠(山西大河东种业有限公司),砧木为专用白籽南瓜;试验仪器:叶面积仪Yaxin-1241(北京雅欣理仪科技有限公司)、手持测糖仪JK-113ATC(北京金科利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硬度计FHT-1122(西安英恒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电子秤PTY-224/323(华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游标卡尺(无锡锡工量具有限公司);供试药剂:5%阿维菌素颗粒剂(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3%苦参碱水剂(山西奇星农药有限责任公司)、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5%淡紫拟青霉粉剂(北京启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县分公司)、亿菌归根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菌种≥2.0亿·mL-1)(北京裕丰金必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氨基鱼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氨基酸100 g·L-1、鱼肽蛋白50 g·L-1)、稀土亮果稀土元素水溶肥料(总养分≥60%,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20%∶20%∶20%)(北京裕丰力多金肥业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在日光温室定植前进行物理防治,于7月中旬闷棚,休棚至8月中旬。再于8月下旬进行生态调控,种植一茬油菜,待油菜收获后耕翻土壤。供试日光温室内设2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5垄,垄宽0.8 m,垄长6.0 m,每垄面积为4.8 m2,垄高20 cm,每垄按株距40 cm、行距50 cm种植2行,共26株。垄面中间放置滴灌带,垄上覆盖宽90~100 cm地膜,瓜苗呈三角形错开。2020年1月27日,瓜苗2叶1心或3叶1心时定植,整枝吊蔓,在植株第8个叶片处留瓜,并根据植株长势,留瓜4~6个。

除定植前穴施药剂外,全程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滴灌技术,生长期生物防治结合增施有机肥技术如下。处理1:(1)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于穴内施入5%阿维菌素颗粒剂(5.00 kg·667 m-2),与穴底土壤搅拌均匀,定植后滴灌施入亿菌归根复合微生物菌剂(1 L·667 m-2);(2)初花期利用滴灌系统施入1.3%苦参碱水剂(1.40 kg·667 m-2)和氨基鱼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8 L·667 m-2);(3)初果期利用滴灌系统施入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18 kg·667 m-2)和稀土亮果稀土元素水溶肥料(3.00 kg·667 m-2);(4)盛果期利用滴灌系统施入淡紫拟青霉粉剂(1.00 kg·667 m-2)和稀土亮果稀土元素水溶肥料(3.00 kg·667 m-2)。处理2(CK):为农户常规管理,用清水处理,每株灌水200 mL。其余生产管理措施与处理1一致。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香瓜生长状况调查 移栽1个月后,定期调查植株地上部分长势,分时期记录植株株高、每垄植株叶片数、叶片叶面积。用直尺测量株高,使用叶面积仪测量叶面积。拉蔓前各处理采取三点取样,每点调查3~4株,每处理共调查10株,分别记载根系数量(侧根的数量)和根系长度(主根的长度),根系长度用直尺测量。

1.4.2 香瓜品质性状调查 香瓜成熟后,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香瓜,测量其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等。用游标卡尺以十字交叉法测量香瓜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并计算果形指数(果形指数=纵径/横径);用电子秤称量单果质量;用手持测糖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便携式硬度计从距离花顶1/3处截取整瓜1/3长度的瓜段,从整果肉处插入测量,记录硬度读数,并计算果肉脆度(Y=26.89X-4.48,Y为果肉脆度,X为压入测试的果肉硬度)。

1.4.3 香瓜产量调查 定植70 d后开始采收香瓜,每处理小区随机调查1垄,进行测产直到拉秧。

1.4.4 根结线虫发生指数及防治效果 在香瓜拉秧时进行防效调查,各处理采用随机取样法,每处理共调查10株,用铁锹将香瓜根部整个挖起,拍碎土块保留根系,按照GB /T 17980.38—2000分级标准对根系进行调查[11],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效果(0级,无可见根瘤或卵块;1级,1~2个根瘤;2级,3~30个根瘤;3级,31~100个根瘤;4级,根瘤超过100个,或形成根结团块,或根多变褐腐烂)。

病情指数(根结指数)=∑(各级发病株数×各病级数)/(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5 数据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处理数据,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药剂结合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日光温室香瓜生长的影响

根据田间长势及生育性状观察,由表1可知,供试日光温室中处理1与对照(CK)相比,株高增长、叶片数量增多、叶面积增大、根长增加、叶色浓绿,有利于香瓜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光合产物。其中,盛果期(5月19日)较农户常规管理株高平均增长8.13 cm,叶片数平均增加65个,叶面积平均增加488 mm2。拉蔓前根长与对照(CK)相比,根长平均增长1.6 cm,根系数量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使用生物药剂结合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对香瓜的长势有促进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