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蒜出口贸易与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作者: 祝捍敏

我国大蒜出口贸易与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0

摘    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通过从出口贸易顺差、出口目标市场、出口产品结构等方面对当前我国大蒜出口贸易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选取了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价格指数等评价指标,对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科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0年期间,我国大蒜出口贸易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出口规模逐年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但出口目标市场相对集中、产品结构也比较单一。从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大蒜出口竞争力和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相对较强,生产效率竞争优势非常显著,但出口贸易质量整体不高,且近年来大蒜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最后,从提高大蒜组织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优化大蒜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大蒜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等方面提出有效提升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蒜; 出口贸易; 国际竞争力;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33.4+F752.6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2)10-111-06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China’s garlic export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ZHU Hanmi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Zhejiang Guangsha Vocational and Technial University of Construction, Jinhua 322100, Zhejiang,China)

Abstract: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garlic producer and export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garlic export trade from the aspects of export trade surplus, export target market and export product structure, select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such as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export price index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level of China's garlic.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2016—2020,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momentum of China’s garlic export trade is good, the export scal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trade surplus is expanding, but the export target market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the product structure is also relatively single. From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hina’s garlic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ability to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re relatively strong,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very significant, but the quality of export trade is not high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garlic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ave a varying down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improving the organized and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level of garlic,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garlic export products and improving the resist risk ability of garlic export enterprises, so as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garlic.

Key words: Garlic; Export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uggestions

大蒜具有特殊的辛辣气味、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较高的药用和保建价值,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蔬菜,在世界范围内均有不同规模的广泛种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其中中国和南美洲是近年来大蒜种植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大蒜种植面积达到83.00万hm2,产量达到2 075.70万t,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50.86%和73.99%,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大蒜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最具竞争优势的蔬菜出口品种之一[2]。2020年,我国大蒜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也分别达到了225.42万t和20.64亿美元,分别约占世界大蒜出口总量与出口总额的80.05%和64.70%(FAO)。虽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同时也存在着产品附加值低、出口质量不高、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薄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3]。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大蒜的出口情况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实时、全面地跟踪和评价分析,从而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来不断提升我国大蒜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这对于扩大出口份额、开拓新兴市场、引领小宗蔬菜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

1 我国大蒜出口贸易主要特点

1.1 出口贸易顺差特征明显

我国历来有食蒜的传统,农民种蒜极为普遍,产地遍布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大蒜主产区。而且经过多年驯化,已经形成了如山东苍山蒲棵蒜、山东金乡白蒜、新疆白皮蒜、甘肃民乐大蒜、广东金山火蒜等许多驰名国内外的名优蒜种和知名农业品牌。同时,由于我国大蒜的品质和外观均优于国外大蒜,加之大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4],使得中国的大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的优势出口蔬菜农产品之一。特别是2018年以来,大蒜出口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出口规模逐年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20年,我国大蒜出口量达到了225.42万t,出口额达到了20.64亿美元,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19.55%和45.90%。与此同时,我国大蒜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仅为2.06万t和0.31亿美元,贸易顺差则是达到了20.33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了44.91%(表1)。

1.2 出口目标市场相对集中

一方面,从出口目标市场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是目前我国大蒜的主要出口地区,约占我国大蒜出口贸易总量的95%左右,而亚洲则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大的大蒜出口目标市场,约占我国大蒜出口贸易总量的70%左右。2020年,我国大蒜出口地区贸易额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洲(15.5亿美元)、北美洲(3.5亿美元)、南美洲(2.7亿美元)、欧洲(2.6亿美元)、非洲(1.1亿美元)和大洋洲(0.3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我国大蒜出口贸易总额的60.31%、13.62%、10.51%、10.12%、4.28%和1.17%(表2);另一方面,从具体出口对象的国家(地区)分布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蒜主要出口到亚洲邻国(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日本等)、巴西、美国和欧盟[5]。2020年,按照出口对象贸易额排名前10名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尼西亚(4.72亿美元)、越南(3.02亿美元)、美国(3.00亿美元)、巴西(1.32亿美元)、马来西亚(1.07亿美元)、日本(0.89亿美元)、巴基斯坦(0.80亿美元)、菲律宾(0.77亿美元)、俄罗斯(0.71亿美元)和泰国(0.67亿美元),合计占出口总额的66.03%。其中,仅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巴西等4国的出口贸易额就占到我国大蒜出口贸易总额的41.79%(表3)。

1.3 产品结构以保鲜冷藏品为主

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于大蒜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先后研制出了大蒜油、蒜晶口服液、大蒜素胶囊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蒜制品,并且积极推向市场,在国外的销量也逐年上升,但目前我国的大蒜出口依然还是以鲜冷藏的蒜头、其他鲜或冷藏的大蒜、干大蒜、盐水大蒜、用醋或醋酸制成或保藏的大蒜以及冷冻蒜头等初级产品为主。其中,保鲜冷藏品、腌制品以及冷冻品的出口目标市场多为亚洲国家,而美国和欧盟国家则是多进口干大蒜来用于制造大蒜片、大蒜粉以及保健类药品[6]。从大蒜出口的具体产品类别来看,按照国家商务部对出口大蒜产品类别的划分标准,共划分成保鲜大蒜、醋腌大蒜、干燥大蒜、冷冻大蒜、盐水大蒜等5个产品类别,保鲜大蒜和干燥大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大蒜出口的主要产品[7]。其中,保鲜大蒜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可以达到70%~90%,而醋腌大蒜、冷冻大蒜和盐水大蒜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也仅仅基本维持在1%左右。2020年我国保鲜大蒜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223.20万t和20.25亿美元,分别占大蒜出口总量与总额的90.64%和78.95%(表4)。

2 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基于研究数据的可得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原则,本文通过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中2016—2020年中国、西班牙、阿根廷、荷兰、阿联酋、墨西哥、智利、意大利、马来西亚、法国等10个目前世界主要大蒜出口国的进出口相关数据,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价格指数等3项指标,从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生产效率竞争优势以及出口质量高低等3个方面来对我国大蒜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与比较分析 [8-14]。

2.1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某种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标一般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其值越大说明该国家(地区)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IMSij=[XijXwj]  。                                              (1)

公式(1)中,IMSij表示i国家(地区)j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家(地区)j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Xwj表示世界j类产品的出口贸易总额。

从计算结果来看: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大蒜不仅在国内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而且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贮藏保鲜及运输条件的不断完善,出口目标市场也已经逐步扩展到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等6个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2020年期间,中国的出口大蒜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市场份额,平均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8.74%(表5)。虽然近年来受到产业内部资源禀赋和外部发展环境等不利因素影响,特别是自2019年底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持续蔓延对全球交通运输、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中国大蒜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总体有所下降,但在2020年依然保持着64.70%的较高国际市场占有率,远超西班牙、阿根廷、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其他大蒜出口国,这充分说明中国大蒜的出口竞争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依然相对较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