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修与减损技术实际操作

作者: 柳塘

在小麦收获期间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对提高小麦收获效率、保证小麦收获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应用,如何保持收割机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及减少机收损失,已经成为机械化收获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小麦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要掌握正确的操作使用技能和基本的故障维修技术,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要求操作收割机,从而确保机收损失率、破损率和含杂率达标。

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

1、地块准备

收割机驾驶员检查麦田地块的形状、植株高度、种植密度、植株倒伏等情况,做好相应记录。当检查麦田过程中,如果发现田间有洼地、沟渠等障碍物,要做好标记,用土找平,保证收割机顺利通行。及时剔除田内较大的石块,以免影响收割作业。

2、检查机具

全面检查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状态,保证维修保养后的收割机正常运转。在检查过程中,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包括:重点检查行走机构、转向机构、收割机构、脱粒机构、清选机构、卸粮机构的运转情况,查看各个机构是否有异响,及时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检查操纵装置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检查制动踏板、离合器是否正常操作;检查冷却液和机油添加是否适量;检查传动链是否有松动现象,检查张紧轮运动是否灵活,检查作业过程中各传动皮带是否出现打滑现象;检查轮胎气是否满足安全作业要求;检查仪器仪表指示是否正常运行;检查机具上的螺母、螺栓是否紧固;检查收割机各个机构部件是否有漏油问题;检查收割机的机架、割台是否发生变形。在正式收割作业前,准备好常用工具、易损零配件和各种油料,包括刀片、铆钉、皮带、钳子、扳手、锤子、皮尺等,这样才能确保小麦机收作业顺利开展,提高机收效率。

3、试割作业

在麦田选择代表性区域进行试割作业,作业长度为30m左右,根据麦田情况和小麦种植模式调试收割速度,试割时检查收割机作业损失情况,是否有漏割、跑粮、堵草等问题,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则要及时调整割刀、脱粒机构、风扇风量和筛子开度,调整后再次试割,保证达到机收作业标准。

4、正式机收

平稳启动收割机,待收割机达到额定转速后进行收割;采用顺时针向心回转收割方式收割正常麦田,如果麦田内有倒伏作物,则要逆向收割;根据田内湿度、小麦成熟度、地形平坦度等确定收割机前进速度,如果小麦处于乳熟后期且湿度较大时降低收割速度;收割机驾驶员要经常检查收割情况,观察各机构部件的运行状态,当收割作业环境良好时,应适当加快收割速度;收割机作业过程中控制切割器的转速,要求拨禾轮转速满足切割器的需求,其转速为收割机行进速度1.2倍左右;采用满幅作业方式以提高机收效率,留茬高度在6-12cm左右;在机收过程中关注天气变化,尽量在晴好天气条件下尽快完成收割作业任务。

二、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维修

1、电气系统故障维修

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电气系统包括起动机、发电机、蓄电池、传感器、照明系统等,当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时,要按照线路图准确定位故障部位,快速排除故障。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要点如下:

(1)启动故障维修

当收割机出现启动缓慢或者启动失败的故障时,使用万用表检查发动机两个接线柱的电压,如果未测出正常电压,则表明电机接线接触不良,或者开关已经损坏,需更换或修理接线柱、开关;当收割机启动时出现动力明显不足的情况时,要启动发动机,检查蓄电池极桩是否存在虚接现象,用手碰触极桩,如果极桩发热,则可诊断为虚接,需对蓄电池极桩进行紧固处理。

(2)指示仪表故障维修

在收割机作业过程中指示仪表处于失灵状态,此时可采用短路传感器测试指示仪表故障,如果指示仪表无任何反应,则表明指示仪表故障。如果指示仪表恢复正常,则说明传感器故障。根据故障检测结果确定更换新的指示仪表或传感器;在作业期间如果发生指示仪表无法归零的故障,则先接通电源、断开传感器,之后查看仪表指针是否归零。当指针归零,则判定传感器故障。当指针不归零时,则判定仪表损坏。

(3)蓄电池故障维修

蓄电池是影响收割机行驶以及主要机构部件运行状况的重要电气系统。当蓄电池使用不当时,易出现电池失效、极板硫化、电池爆炸等问题。如果蓄电池发生故障,则要及时更新蓄电池,并加强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工作,杜绝出现安全隐患。具体措施包括:蓄电池尽量避免长期搁置,在充电过程中保证电流稳定,不得出现过度充电情况;当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不能直接切断与蓄电池的接线;检查蓄电池是否固定,不得出现剧烈振动;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液压系统故障维修

(1)漏油

当液压系统出现漏油问题时,可能会延缓割台升降速度,导致收割机调节机构控制失效,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在收割机作业前严格检查液压系统是否出现漏油现象,紧固油管接头,更换破损的密封圈,避免水和空气进入液压系统造成元件损坏。

(2)液压系统压力失衡

当液压系统运行不稳定时,会出现割台升降异常,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油中混入气体、油路堵塞、液压缸活塞杆安装位置不同心。在排除此类故障时,先松开油管接头,检查是否排出空气,如果无空气排出,再检查液压杆破损情况,及时更换已经破损的液压杆。如果液压杆未破损,则需要检查油路的完好情况,及时疏通堵塞处。当上述检查都无异常情况时,最后检查活塞杆是否错位,正确调整和复位活塞杆。

(3)液压系统高温发烫

当液压系统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时,大量热量会聚集到机舱部件上,如果不能及时散掉热量,则可能会磨损液压元件,减缓动力装置运行,缩短液压系统寿命。在发生高温异常现象,要检查液压油是否变质,及时更换新的液压油。检查压力调节部件是否正常运行,适当调整压力调节部件,保证均匀分配压力。

3、机收中故障排除

(1)割台损耗大

当小麦收割机在作业中出现割台损耗较大的情况,需检查拨禾器的高度是否满足规范作业要求,及时调整拨禾器高度和扶禾爪角度,减少对割台头部的损耗。

(2)割台搅龙堵塞

检查搅龙传动带张紧度和间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查看小麦植株高度是否偏矮,喂入量是否过大,输送槽入口是否堆积过多小麦。在准确分析割台搅龙堵塞原因之后,采取针对的处理措施,包括清理输送槽、降低收割机运行速度、降低割台高度等。

(3)麦粒飞散多

在机收过程中出现麦粒飞散情况,导致机收损失率较高。此时,需检查清选风扇风力、振动筛、凹板筛是否正常运行。适当调整清选风扇风力,调节振动筛各个部件,清理掉振动筛和凹板筛上的堵塞物。

(4)清选不良

当发动机转速偏低、清选系统风扇风力较小时会降低小麦清选质量,增加含杂率。针对此类问题,需适当提高发动机转速,加大风力,调整各类振动部件,清理振动筛,顺利排除故障。

(5)刀具损坏

在收割机作业中出现刀具损坏时查找损坏原因,刀片铆钉松动或刀片高低差较大都会造成刀具损坏,严重时震断刀柄。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调整护刃器,调整刀片位置,使其处于同一水平线,紧固铆钉。对驱动机构进行适当调整,减小刀片工作阻力,确保割刀作业位置适当,以免造成刀柄损坏。

(6)推运器打滑

重新考察麦田实际情况,根据小麦植株高度、种植密度,对底板与螺旋叶片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用锉刀修复磨损变形的叶片,修复推运器故障。

(7)脱粒不净

当小麦收割机出现脱粒不净问题时,检查凹板磨损情况,调整凹板间隙,恢复滚筒转速,确保颗粒归仓。

(8)链条脱落

当链条松紧不当时容易发生链条脱落情况,此时需要重新调整链条,控制链条的松紧度。定期检查链条磨损情况,更换严重损坏的链条,并对已经弯曲的转动轴进行矫正处理。

三、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减损技术

1、合理确定收获时间

小麦蜡熟期到完熟初期是最佳的机收时间,此阶段收获小麦能够提高产量,保证小麦品质处于最佳状态。

(1)收获期的小麦具有以下特征

①在小麦蜡熟中期,植株下部叶片为干黄状态,茎秆有一定弹性,籽粒饱满,呈黄色,含水率一般在25%-30%之间。②在小麦蜡熟末期,小麦植株除叶鞘茎部之外整体变成黄色,茎秆略有弹性,籽粒为半硬的蜡状物,含水量一般在20%-25%之间。③在小麦完熟初期,叶片已经枯黄,籽粒完全变硬,其含水率降至20%以下。

(2)因地制宜确定收获时间

根据当地的天气变化、栽培模式、种植面积、小麦品种等实际情况,遵循适时抢收的原则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期。如果种植面积较小,则要在小麦蜡熟末期进行收获;如果种植面积较大,则要在小麦蜡熟中期进行收获,确保在完熟初期全部完成收获;对留种用的小麦田,应在完熟期收获;当需要抢种下茬作物时,或者收获易折断、易落粒的小麦品种时,可在小麦蜡熟中期收获。

2、收割机作业要求

在使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时,需满足以下作业要求: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2%,破损率不超过1%,含杂率不超过2%;割茬高度不超过15cm,如果采用高留茬,则高度不超过25cm;在机收之后的小麦田地不允许出现油料泄漏现象,以免造成耕地和粮食污染。

3、机收减损技术措施

在小麦收割机作业过程中,要确定作业参数,调整机具,使收割机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为减少机收损失打下基础。

(1)选择行走路线

收割机操作人员结合小麦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顺时针向心回转、逆时针向心回转或梭形收割行走路线。在收割机转弯处要停止收割,抬起割台,采用兜圈法直角转弯或倒车法转弯,禁止在收割的同时转弯,以免收割机的行走轮、分禾器对未收割的小麦造成碾压,这样可减少机收损失。

(2)控制收割速度

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作业速度与喂入量、植株高度、预测产量、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在收割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控制收割速度,尽量在额定转速下运转。在收割过程中一般采用正常作业速度,减少急减速或急加速情况。如果收割的麦田具有植株高大、稠密、产量高等特点,或者雨后收割的田间湿度较大,则要适当降低收割速度以减少损失。

(3)调整作业幅宽

在联合收割机负荷允许的条件下满幅作业,均匀喂入作物,控制喂入量,避免因喂入量过大而降低脱粒质量。对留茬高度过低的麦田或者湿度过大的麦田,选择低速作业模式时仍出现超载的情况,则应当采取缩小收割宽度的做法保证收割质量,一般缩减全幅收割宽度20%即可。

(4)留茬高度控制

根据麦田地块平整度和植株高度控制留茬高度,多以5-15cm为主。当割茬高度超过20cm时,会使收割机经过田埂出现一定波动,增加部分小麦漏割的可能性。同时,割茬过高会减弱拔禾轮的作用,增加落地损失。为减少机收损失,应尽量低割茬,但最低不得低于5cm,这是因为割茬过低会使切割器直接切割到土壤,造成刀具磨损。

(5)拨禾轮调整

收割时根据收割机的前进速度调整拨禾轮的转速,拨禾轮转速一般为收割机前进速度的1.1倍。根据小麦植株的高度调整拨禾轮位置,一般位于植株高度2/3处。当麦田种植密度过大,或者小麦出现倒伏现象时,适当前移拨禾轮,以提高拨禾轮的扶禾能力。在机收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拨禾轮转速过快、位置靠前或偏高的情况,这样可减少机收损失。

(6)脱粒部件调整

脱粒滚筒的脱粒间隙、滚筒转速和导流板角度是影响小麦脱净率和机收损失率的关键因素。在脱粒过程中,要以保证破碎率达到作业标准要求为前提,提高脱粒滚筒转速,缩小脱粒滚筒与凹板的间隙,入口与出口的间隙比为4∶1,这样可提高小麦脱净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