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免耕播种机技术操作与有效维护保养方法分析

作者: 王大伟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的过程中,播种极为关键,影响着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量。传统的玉米播种方式需要进行翻耕等多个步骤,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免耕播种技术应运而生。而玉米免耕播种机技术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玉米免耕播种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这项技术的优势,需要对其操作和维护保养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其稳定地运行,并带来最大化的效益。

一、玉米免耕播种机的应用价值

玉米免耕播种机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它能够将传统的玉米耕作方式转变成为一种更加高效、节约成本的方式。这种机器可以用来直接在不翻地的情况下进行播种,因此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了农民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同时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以下分别从经济价值、环境价值、技术价值三个方面详细说明玉米免耕播种机的应用价值。

1、经济价值

玉米免耕播种机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农业生产的经济带动作用上。首先,该机器能够大幅度减少农民的劳动力成本,而且操作容易,一台机器就相当于几十个农民的劳动力。其次,不需要翻地进行播种,也就减少了土地管理的成本,同时还可以节省燃料费用。最后,由于这种机器的精确性,种植密度更均匀,可以提高种植成功率,从而增加产量和收益。国内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许多家庭依靠种植粮食来赚取收入。然而,传统的耕作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农民往往很难充分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从而限制了他们的经济收入。采用玉米免耕播种机技术后,不仅能够减少劳动力成本,更能够提高产量和收益,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际经济效益。

2、环境价值

玉米免耕播种机的应用还可以带来环境效益,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减少对土地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传统的耕作方式需要进行翻地等多个步骤,这样会使得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土地产生侵蚀和贫瘠化的现象。而且,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材料也会对土地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相比之下,玉米免耕播种机技术可以直接在不翻地的情况下进行播种,这样就避免了对土壤的进一步破坏,同时也减少了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3、技术价值

玉米免耕播种机的应用还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首先,该技术打破了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瓶颈,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从手工作业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型。其次,玉米免耕播种机技术需要使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包括电子控制、自动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将不断推动农业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带来更多的科技应用与进步。

二、玉米免耕播种机的技术操作分析

1、种子处理

玉米免耕播种机的准确和高效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的处理方法。针对种子处理,既要考虑玉米种子的自身特性,也需要关注播种机具备的种子传送、分发和释放机制,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播种的均匀性和生长的良好条件。

首先,根据播种机规格进行种子选择极为重要。种子的大小、形状、重量会直接影响其在播种机中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例如,过大或过小的种子可能会在传送或释放过程中造成堵塞或跳过,进而影响播种效果。其次,玉米种子预处理,包括种子清洁和种子消毒等。种子清洁去除残壳、杂物,使种子更均衡统一;种子消毒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出苗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特定的保护剂、增效剂、肥料等以涂层形式附着在种子表面,可以保护种子,增强其对不利条件的抵抗力,也有利于改善种子在播种过程中的流动性,并能通过涂料色彩区分不同处理的种子。还可以对种子进行包裹处理。包裹层一般涂层较厚,内含有更多的添加剂,如慢释肥或者杀虫剂,这样既能够提供初生根系需要的营养,又能够防止害虫的危害。所有处理过的种子,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妥善储存,避免种子过度失水或发霉,确保种子的生命力。此外,在玉米种子处理的同时,播种机也需定期维修和调整,确保其功能正常,能够准确均匀地播下每一颗种子,从而达到良好的播种效果。

2、精确深度控制

精确深度控制是种子生长及丰产决定性因素之一。在播种过程中,必须考虑播种深度的控制问题,以保证种子在最佳环境下萌发成活并生长。首先,可以通过特殊设计的下压轮系统来控制播种深度。免耕播种机设有稳定的下压轮组件,能够确保播种器在土壤中创造恰当的沟槽,将种子准确而均匀地播至适宜的深度。为应对不同种类的土壤和水分状况,这种下压轮设计还能够实现灵活调整,有助于更精确的深度控制。其次,固定装置和装置里的弹簧或气缸也是保持播种深度一致的关键。弹簧或气缸可以帮助播种器在其中的种子储篮里合理分布。种子从储篮中滚出的方式决定了种子播下的数量和深度。此外,豁口深度自适应调节,豁口轮受地面反力,通过杠杆作用再压紧压草轮进行深度调节,同步的草压装置可以确保稳定的播种深度,同时又完成覆土、压实等操作。

上述技术功能的应用可以提高免耕播种机的播种精准度和效率,减少种子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然而,精确深度控制的实现还因各种不可控标准(如土壤类型、湿度、地形等)会有所调整。因此,操作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免耕播种机的调试和使用进行动态管理。

3、切割和开槽

玉米免耕播种机采用特殊设计的切割和开槽装置,以在不翻土的情况下准确播种。首先是切割操作。先将秸秆和其他覆盖物进行剪切处理,为后续播种种子创建清洁的环境。剪切刀片需要设置适宜的切割角度和深度,既要确保对秸秆的有效切割,又要避免损伤地面下的土壤结构。因此,切割深度通常设置在5-10毫米以下,只切割顶层的秸秆和杂草,而不接触土壤。切割器的选择及参数设定也非常重要,例如圆盘切割器、菜刀型切割器等都是常见的选择,它们的设定需要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类型的秸秆。

开槽操作的目的是在土壤中形成一道种子投下的通道,使种子得以顺利入土。为确保种子的播种深度准确,开槽器的深度应严格控制。一般来说,玉米种子的播种深度在3-5厘米之间,因此开槽器应设定在相应的深度。另外,要注意避免将秸秆等杂质带入土槽中,以防止影响种子的生长。

切割和开槽的操作中,还需要注意维护设备,经常检查刀片的磨损状况,及时更换,以保证其切割和开槽功能的执行效率。同时,根据机器的工作速度和地块的条件,调整设备的运行速度,兼顾生产效率和作业效果。最后,还需要考虑和其他工序的配合,比如种子的投放、覆土等环节,尤其是排距的设定,排距的宽窄直接影响着种植密度,因而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4、覆盖物管理

免耕播种设备通常需要配合农田中覆盖物的处理使用。在大型玉米免耕播种机的前部,经常装有收割切碎装置,用于将田间的覆盖物(如各类稻草、残根)进行收割和碾碎。通过这一过程,覆盖物被切割成适当长度,并遍布在待播种地块上。它们不仅能提供有益微生物所需营养,而且还可以降低土壤侵蚀风险,而且改善土壤结构。在具备覆盖物切割装置的玉米免耕播种机中,播种器前部先对覆盖物进行切割和分散,再由柱塞尽可能地直接将种子压入暴露的土壤中。播种后,设备的覆盖滚轴会立即覆盖稳定播种沟槽,并对覆盖物进行整理,使其散布在播种行道之间。这有助于保护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杂草生长。富含营养素的堆积物也能通过自然分解过程渐渐地将这些营养素释放到土壤中去。在播种完成后,免耕播种机操作人员还需定期跟踪覆盖情况,如果覆盖物发生移动,可能需要进行人工调整。另外,覆盖物分解期间可能产生一定的病害,也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真菌类病害如叶斑病、炭疽病等,可以通过使用含有多菌灵、异菌脒、托布津等成分的杀菌剂来防治。每亩通常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加水50-60千克,均匀喷洒。进行连续喷洒2次,间隔期为7天。对于细菌类病害如玉米青枯病、黑条病等,可由含有农用抗生素如链霉素等杀菌剂来防治。使用此类药物一般每亩用500-1000克,稀释150千克的水,进行喷洒,应用2-3次,间隔7天。对于虫害如玉米螟,黄铜跳甲等。使用含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噻虫啉等杀虫剂防治。对于这类病虫害的防控,一般每亩施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50毫升,加水50-60千克,均匀喷洒,连续2-3次,间隔日为7天。

三、玉米免耕播种机的维护保养分析

1、清理及回油

首先,清理和保养应成为每次使用后的必要工序。在设备运行后,需要尽快进行清理工作,主要是清理播种机内侧和外侧的泥土与杂物,特别是在播撒点、输送筒、分配器等部分,以免堵塞及磨损。其次,在合适场地中使用高压水枪对困难清理部位进行喷洗,可以较好的解决内部清理困难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高压水流不能直接冲击到密封件及支撑部位,避免造成因润滑脱落或防水性下降所引发的故障。设备清洗完毕后,应立即用干燥布擦拭表面的水分,然后用风机吹干内部,避免因长期湿气影响内部结构或对金属部件进行腐蚀。同时,在清理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机器各部位如螺丝等是否有松动,检查叶轮、输送筒是否磨损严重,并及时更换破损的配件。在清理完毕后,回油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需要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对机器的移动部位,如驱动链条区、齿轮装置、轴承、密封部位等进行满足润滑条件的润滑。润滑保养不仅可以减少摩擦力,防止部件过早磨损,同时也能将温度降到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范围内,以及避免过量的热和齿轮部位的磨损。对于玉米免耕播种机而言,裸露的金属表面也需要涂抹抗锈油。这一步应该在整机清洗干燥后进行,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表面氧化生锈,在下次使用之前,只需用干布擦拭除去抗锈油即可。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包括刀片、轴承、齿轮、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所有的检查和维护都应在完全关闭机器并确保其冷却后进行。安全是优先考虑的因素,在进行任何类型的设备检查或维修时都不能忽视。

①刀片检查:检查所有刀片以确保它们没有过度磨损或损伤。刀片是播种机直接接触土壤的部分,因此它们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和磨损。如果发现刀片出现断裂、钝化或者严重磨损,应立即更换。

②轴承检查:轴承是播种机的关键部份,因此需要经常检查并涂抹润滑油以防止生锈和过早磨损。而且还要确认轴承是否早已松动,如果是的话,应立即维修或更换。

③齿轮检查:齿轮是机器内部传动动力的关键组件,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清洁和润滑。同时,检查是否有缺齿、裂缝等情况,找出问题,防止在作业过程出现故障。

④液压系统检查:液压系统是播种机工作效率的保障。应定期检查液压油箱油位和液压管路与连接部位,如发现有漏油现象,要及时更换漏油的零件或者调整油箱油位。

⑤电气系统检查:确保电源线路连接正常,开关正常运行,插头插座没有损伤,并定期清理电气元件上的粉尘、杂物。

3、正常启动与停止

在启动前,应当检查周围是否有障碍物,确保操作地点5米以内无人,无杂物。务必确认播种机的各项设备状况良好,果脱装置、倾斜调整装置、喂入装置等是否正常;播种箱内是否干净,无杂物,并且每个播种排量处都应该有种子。同时,保证发电机状态良好,没有异常噪声或者振动。确保温度计、油表读数正常。确认油箱内燃料充足、干净无水和杂质,并且关闭油箱开关。启动引擎,应让它空转一段时间。直至温度已达到正常水温后方能投入工作。过程中,应注意电压表、水温表及油压表的指示,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机器停运之前,先将其放入空档,然后稍微踩一下刹车,让机器逐渐停下来;止播之后,熄火前应将发动机转速降低至中速,并让其空载运行3-5分钟,以便使发动机内部的各部分得以逐步冷却;若要结束工作,先将播种器提起,停止播种,然后关闭油门,让设备完全停止工作。再将电源关掉,关闭油箱开关。

在正常开始和结束操作过程后,必须做好养护工作。进行设备的清洁和保养,例如清理掉器件上的糠秕、土壤和其他杂物。应定期检查机器各部位的螺丝是否有松动现象,对腻子和摩擦面要定期加油。具体的维保工作还会根据机器的使用频率、使用环境和具体配置等因素而定。

4、季节性保养

首先在播种季节结束之后,即开始进入夏季时,需要对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全面清理。播种箱内的残留物质需要被彻底清理,以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和影响下一季度的播种效果。另外,播种机上的连杆、链条以及齿轮等传动部分也都需要被细致清洗,并适度上油,以达到润滑和减少磨损的目的。除此之外,播种机的各项紧固件,如螺丝、螺栓等,在清理后需要重新检查和紧固。

秋季中,应对免耕播种机进行整体的检查,找出可能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此操作主要包括对播种机各部件的检查,同时对需要维修或更换的部位进行相应操作,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尤其注意,刀片应秋季换新,以便在春季播种时得到更好的耕地效果。

冬季的维护保养应当将设备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场所,以防止设备由于环境湿度过大而生锈。其次,对液压油和冷却水进行替换,选用的液位和冷却水要能适应低温环境,这样可以保护机器在温度过低时,内部零部件不被冻坏。再者,若播种机采用电池供电,若长时间不使用,需定期进行充电,以防电池失效损坏。

综上所述,通过对玉米免耕播种机技术操作和维护保养的分析可以看出,正确的操作和维护保养对于该机器的有效性和长期使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理解并掌握该技术的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因此,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和推广,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于该技术,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有效支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