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生产中充分利用机械化养殖技术和有效推广措施
作者: 黄文杰
桑蚕生产行业资金投入大,劳动力密集,对养殖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很高。新时代下,必须认真研究和运用桑蚕养殖技术,改进传统养殖过程中的缺点。近年来,我国蚕丝业迅速发展,人们对蚕丝制品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上对优质蚕丝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产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对蚕丝制品品质需求不断地提高,桑蚕生产的工艺与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吾隘镇大力开展自动化养蚕技术的示范与普及,有力地推进了养蚕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帮助了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桑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其养殖业对于高端纺织品工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机械化养殖技术在桑蚕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机械化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桑蚕养殖方式依赖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而机械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和集约化养殖,大大减轻了劳动力负担,并且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养殖效率,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机械化养殖技术可以改善产品质量,传统的养殖方式受到环境、人力等因素的限制,很难控制养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饲料等关键因素,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而机械化养殖技术可以实现精确地控制和监测,确保养殖环境和桑叶的质量,从而提高桑蚕的生长发育质量,产出更加优质的丝绸原料。机械化养殖技术还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机械化养殖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桑叶的投喂量和养殖环境的调节,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机械化养殖技术在桑蚕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桑蚕养殖技术要点
桑蚕养殖是一门细致的技术活,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下是桑蚕养殖技术要点:
1、场地准备
选择远离污染、环境差的场地进行养殖。蚕室内的结构要有利于调控室内温度、湿度,便于光线明暗的调节,便于清洗和消毒,便于饲养人员的养殖操作。
2、桑叶管理和选择
桑叶是家蚕的食物,喂食桑叶时要做到及时、均匀。桑叶的好坏直接关系小蚕生长发育,不同龄期发育阶段对桑叶的投喂标准也不同。小蚕用叶标准:小蚕用叶特别是饷食用叶,一定要新鲜及老嫩适宜。1龄自顶芽下第3片叶,叶色黄中带绿;2龄自顶芽下第4片叶,叶色绿中带黄;3龄自顶芽下第5、6片叶,叶色嫩绿有光泽。小蚕要切叶喂蚕,大小为蚕生长的1~1.5倍,每天喂叶3~4次。
3、温湿度控制
控制好温湿度,小蚕吃叶快,发育整齐,眠起齐一,蚕体健康好养,1~3龄温度控制在26~28℃,干湿差1~1.5℃,湿度过大要加温除湿,天气潮湿时,下垫白纸或报纸,不盖薄膜;气温过高蚕座太干燥时,喂完蚕可适当在地面洒水或挂湿布补湿,盖膜保鲜不宜超过1小时。
4、消毒防病
蚕房消毒,要求做到:扫净灰尘,堵塞洞孔。室内外用清水冲洗干净,蚕房地面要干净。用20%石灰浆刷白室内外墙壁、室内天棚和地面;蚕具消毒,要求做到:一洗、二晒、三药泡或蒸煮、四晾干;蚕体蚕座消毒,养蚕期中必须坚持用新鲜石灰粉、含有效氯2%~3%漂白粉或防病一号进行消毒。
二、桑蚕生产中机械化养殖技术的优势
在桑蚕生产中采用机械养殖方式有诸多优点。采用机械栽培方式,能有效地改善桑树栽培效果。在过去的几年里,桑蚕的人工养殖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采用机械化养殖技术,则养殖的全过程能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升养殖效率。机械化养殖技术能实现桑叶投喂、温度调控、湿度调控和消毒等繁琐工作的自动化,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养殖效率。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桑叶的品质。由于受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制约,常规的桑蚕养殖模式难以对温度、湿度、饲料等关键因素进行有效调控,极易造成品质不稳定。采用机械化养殖技术能够对桑蚕养殖和桑叶种植过程进行精准地监控,保证养殖环境与桑叶质量,进而改善桑蚕的生长发育与蚕丝品质。通过机械化养殖技术的应用,还能实现对桑蚕进行自动化投食,并能按照桑蚕生长所需精确供应,防止过量饲喂,从而达到提高桑叶利用率的目的,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传统的人工养殖方法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而机械化养殖技术能够实现对饲喂量的精准调控、对养殖环境进行调控,降低生产成本。机械化设备能按照桑蚕对饲料的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饲喂,从而达到减少饲料浪费的目的,同时,机械化设备通过对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控,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轻环保负担的目的。采用机械化养殖技术,也能扩大养殖规模与提高养殖的稳定性。由于劳动力短缺的制约,传统的养蚕模式很难形成规模。而采用机械养殖的方法,则能够通过装备的自动控制来达到规模养殖、提升产量、适应市场需要的目的。采用机械化养殖方式对桑蚕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机械化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养殖规模,提高养殖的稳定性。在蚕业生产中使用和推广机械化养殖技术,是提高蚕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桑蚕生产中机械化养殖技术的应用
1、全自动养殖技术在桑蚕养殖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桑蚕养殖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全自动化养殖已在桑蚕业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人工饲喂模式下,饲料撒料不均匀,饲料浪费严重,机械自动化饲喂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该技术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机器结构,结合了智能化的控制方法,可以对桑蚕进行精确、定量的投喂。该系统配备了一种可以对桑蚕的大小及生长阶段进行监控的传感器,根据桑蚕生长所需来调节投喂量,以保证桑蚕健康生长。这样精确的投喂,既能促进幼蚕的生长发育,又可防止因投喂过量而造成浪费。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还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自动喂食系统也减少了工作强度。采用全自动投喂方式,可以使投喂过程完全自动,降低养殖人员的工作强度。这样,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其他的养殖和经营上。采用全自动饲喂技术,使桑蚕养殖饲喂方法更加高效、方便、可控。该技术能够实现精确投放,减少饲料浪费,减少人工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桑蚕养殖的效益,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温、湿智能化调控技术在桑蚕养殖中的应用
桑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昆虫,在养殖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很高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机械化养殖方式,以达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规模化发展的目的。温度、湿度的智能化调控是桑蚕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养殖环境的自动调节与控制,使桑蚕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温、湿智能调控系统能够对养殖区域的温度、湿度进行准确监控与调节,使其处于适宜的环境中。在气温超过设定值时,可自动开启风机、冷气等冷却装置,使房间内气温下降;本装置可在室内环境较潮湿的情况下,自动打开排气扇,提高室内的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的湿度。这样就能解决由于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对桑蚕的生长造成影响,从而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实现了对养殖环境的全方位监测与数据分析。该系统能实现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存储,并与桑蚕的生长发育状况相比较。通过这些资料的统计,能够及时地找到和处理桑蚕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桑蚕养殖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增加桑蚕业的经济效益。采用智能化的温、湿调控技术对桑蚕养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全自动收茧清蛹装置在桑蚕业中的应用
在桑蚕养殖中推广使用机械化养殖方法,既能增加产量,又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桑蚕养殖过程中,自动收茧与清洁纱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其使用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自动收丝装置是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对蚕茧进行有效回收的一种装置。常规的采茧方法是手工采摘蚕茧,手工采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全自动收茧装置则是通过使用纺丝机和剥茧机等设备实现对蚕茧的快速回收。该装置可极大地加快收丝速度、收丝尺度、降低人工成本、保证蚕茧品质的稳定性。既能增加蚕业的收益,又能为蚕丝制品的加工提供较好的原料来源。蚕室的清洁也是桑蚕生产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常规的清扫工作,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而且费时费力。采用机械化清蚕设施后,局面有所改观。采用机器清扫蚕房,既可以改善清扫效果,又可以节省人工、节省时间、节省费用。采用机械收茧、清洁蚕房等设施对提高养殖效率是十分必要的。该技术的推广使用,将极大地改善桑蚕的产量与品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4、机械化桑树修剪和消毒在桑蚕中的应用
我国在推广机械化养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在桑树修剪方面,我国研发了一款桑树剪枝机,通过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和机器人操作,实现了自动化的剪枝过程。这种剪枝机可以根据桑树的生长情况和修剪要求,准确地剪除多余的枝条,提高了修剪效率和桑叶质量。
随着桑蚕业省力化、集约化的推进,人工成本早已是制约桑蚕产业发展的瓶颈。各种蚕具都向机械化、省力化、高效化等特点的方向发展。例如,电动撒石灰盘可以高效均匀撒石灰消毒,市面上逐渐出现了电动撒石灰盘。但是电动撒石灰盘还是需要人工在蚕座上进行作业,消毒面积有限,工人还是会受粉尘污染。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一种新型的撒石灰机及喂蚕车,这种设备能够通过轨道滑行进行喂蚕和消毒作业,避免了与蚕体接触,减少了病毒传染的风险。此外,这种设备还具有全方位监护蚕虫及提青的功能,能够提升喂蚕速度,提高蚕房空间利用率5%以上,撒灰速度提升5倍,撒灰均匀,不扬灰,节约石灰,还可以远距离遥控作业。桑蚕养殖机械化消毒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全面彻底地消毒、消毒药物的选择以及新型机械化消毒设备的应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人工桑蚕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桑蚕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桑蚕生产中机械化养殖技术的推广策略
1、做好桑蚕生产技术的应用和示范推广
桑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其生产对于丝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桑蚕的养殖效益和降低劳动成本,机械化养殖技术成为桑蚕养殖的重要策略。机械化养殖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系统,能够在桑蚕养殖过程中减少人工劳动的投入,并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机械化养殖技术可以用于桑树的种植和管理。传统的桑蚕养殖中,桑树的种植和修剪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且效率低下。通过引入机械化设备,如桑树剪枝机和施肥机,可以快速完成桑树的修剪和施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机械化养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桑蚕的桑叶供给和养殖环境控制。传统的桑蚕养殖中,桑叶的采集和喂养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桑园人为污染。而引入自动化桑叶供给系统,可以根据桑蚕的需求和生长情况,实现定量、定时的桑叶供给,提高养殖效果和节约桑叶成本。机械化养殖技术还可以通过自动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数,为桑蚕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保证其生长和发育的良好条件。
例如,浙江省既是我国蚕桑工业的主要基地,又是我国蚕业科技革新的前沿地区,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浙江省一家养蚕专业合作社利用先进的养殖工艺与装备,成功地完成了蚕桑生产的转变与发展。本项目以桑蚕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的智能养殖技术,准确调控桑蚕的生长环境,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桑蚕饵料,有效地改善桑蚕的存活率和蚕丝品质。积极配合地方农技中心,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他们还请来了养蚕业方面的专业人士,给农民介绍了新的养殖方式、机器的用法等,以提高养殖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让农民亲身体验科技发展的成果。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与本地农民的互利互惠。同时,还为农民提供了优良的种蚕、饵料,使农民得以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该养蚕专业合作社还大力拓展营销网络,帮助农民把生产的蚕丝制品推向国内,乃至国外,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不断完善各项技术
机械化养殖技术在桑蚕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各项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在推行机械化养殖技术的策略上,我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设备研发和改进。通过对现有设备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精度和操作性,使其更适应桑蚕养殖的需求。例如,针对桑树修剪过程中的特殊需求,我们可以利用具有小巧灵活、高效节能的桑树剪枝机,以适应复杂的种植环境。还可以开发智能化的饲料供给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时监测桑蚕的养殖需求,精确控制饲料的供给量和频率。其次是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桑蚕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控,并及时反馈相关数据,提供决策依据。例如,通过安装温度、湿度和通风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整环境参数,为桑蚕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桑蚕的生长过程进行预测和优化,提高养殖效益。
总之,搞好蚕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应用,对养蚕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持续改善蚕业生产,减轻农户负担、节省人力。充分利用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技术的优势,促进养蚕业机械化发展,较好地普及和运用机械化生产工艺,切实促进养蚕业的发展提高产品品质,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547000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吾隘镇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