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大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有效防病防虫措施应用

作者: 王荟

甜瓜大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有效防病防虫措施应用0

甜瓜是一种味道甜美的水果,具有糖度高、口感好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随着市场对甜瓜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使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种植甜瓜,为实现甜瓜优质高产的目标,应当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栽培技术,并采取措施,对影响甜瓜产量和品质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一、甜瓜大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建棚配土

(1)搭建大棚

由甜瓜的生长习性可知,其喜温、喜光、耐旱、不耐涝。因此,要选择适宜的地块搭设大棚。可将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排方便的地块作为首选,为满足甜瓜的种植需要,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多层覆盖的方式。大棚应当在1月下旬前完成搭建,拱架的宽度以5m为宜,棚顶的高度控制在2m左右,不宜过高或是过低。为给灌溉和机械作业提供便利条件,相邻大棚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1.5m左右。

(2) 配置营养土

土壤是甜瓜生长的基础,当大棚搭建完毕后,要根据甜瓜对土壤的要求配置营养土,为甜瓜育苗创造有利条件。在对营养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从未种植过瓜类的大田中取肥沃的土壤,与适量的有机肥均匀混合到一起,有机肥可以选用充分腐熟的鸡粪,随后向营养土中加入辛硫磷颗粒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杀虫灭菌。

2、播种育苗

(1)选种

甜瓜优质高产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的品种,如果品种存在缺陷,那么即便采用再好的栽培管理技术也很难保证甜瓜的品质和产量达标。所以要对甜瓜的品种进行优选,可将抗病虫害能力强、长势好、抗裂、含糖量高、早熟、高产的品种作为首选。同时,要确保所选的品种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

(2) 种子处理

选好甜瓜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具体做法如下:选择一个晴好的天气,将种子平铺在水泥地面上晾晒,夜间收起,持续2天左右,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使所有的种子都能得到太阳光照射,以此来达到杀菌的目的。晒好的种子放入容器内,向其中加入温水,水温控制在50-55℃左右,不断搅拌使种子与水充分接触,达到浸种消毒的效果,种子的浸泡时间以5h为宜,捞出后将表面的黏膜擦拭干净,放入30℃的环境中催芽,一般24h后便会出芽。

(3) 播种

根据临泉县的气候特点,可在每年的2月末-3月初这个时间段对甜瓜进行播种育苗。具体做法如下:将发芽的甜瓜种子放到营养钵内,此前要对营养土浇水,待种子放好后,在其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cm左右的土壤。

3、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使营养钵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育苗,期间应控制好日、夜的温度,日间以28±2℃为宜,夜间以18±2℃为宜。除温度之外,还要对大棚内的湿度进行控制,确保湿度适中,不宜过高或是过低,当湿度过高时,可采取通风的方法降低湿度,若是湿度过低,则应及时浇水增加湿度。在甜瓜定植的前1周,要增加大棚的通风量,以此来达到炼苗的目的,从而使甜瓜幼苗能够适应温度较低的环境,为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炼苗时,大棚日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夜间以15℃为宜,并观察幼苗,待第1片叶子长出后,应及时喷施叶面肥,每间隔2-3天喷施1次,当长出的叶子达到3片,便是幼苗移栽的最佳时机。

4、甜瓜定植

选择一个晴好无风或是微风的天气,在上午对甜瓜幼苗进行定植。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定植前1天应当开启滴灌装置,增加营养钵内土壤的湿度,使营养土湿度达到干湿适度的状态,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幼苗根部的损伤,使幼苗定植后根系能够快速发育。采用单株定植的方法,控制好幼苗的定植深度,定植后叶片与地面之间应当保持3-5cm的距离。当所选的甜瓜品种为早熟型,株距可控制在50cm左右,并带土移栽,以免幼苗离土时间过长而枯萎死亡。

5、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

甜瓜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可在瓜蔓达到8cm左右时,开展浇水和追肥。要控制好氮、磷、钾肥的比例,可将每亩3000-6000kg的水溶肥溶入2t的水中,以滴灌的方式施肥,提高肥效,并在1周后追施1次。对水溶肥进行稀释处理,将稀释后的肥料喷施到甜瓜的叶面上,以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促花促果的目的。开花后施平衡肥、高钾型水溶肥,两种肥料每隔1周交替1次,促进瓜体增大。当甜瓜进入果实膨大期后,应当施用低磷高钾水溶肥,间隔10天追施1次,在促进果实膨大的同时,提高甜度,防止果实开裂。为避免瓜蔓在生长后期时迅速枯萎,可以选用浓度为0.1%的微量磷酸二氢钾与流体钙800倍液混合后,对叶面喷施,每周1次,持续2-3周。甜瓜生长期间若是出现干旱天气,则应采取膜下滴灌的方法保持水分供给,这样能够降低空心瓜的形成几率。遇到连续降雨时,要及时排出积水,以免甜瓜大量腐烂,导致产量下降。当第一批甜瓜采摘完毕后,要在地膜下足施底肥,可以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控制好施用量,通过底肥的施入能够为第二批甜瓜的品质和产量提供保障。

(2) 整理瓜蔓

可选择晴天的上午对瓜蔓进行整理。

①瓜苗的栽培方式为地爬时,可采取双蔓整理法。当瓜苗长至4叶1心时,要将主蔓的顶心及时摘除,主蔓腋芽叶片达到5片后,应修剪侧蔓,保留2条最健壮的侧蔓,随后用土块对瓜蔓施加压力,促使蔓叶在畦面上均匀分布。子蔓的叶片达到7叶以上时便可选留坐果,将每株瓜蔓的结果数量控制在2个以内。子蔓的叶片数量达到22片以上时要及时摘心,以此来促进果实生长,增加单果的重量,实现增产的目标。

②瓜苗的栽培方式为吊蔓时,可采取单蔓整理法。以S形将瓜苗的主蔓缠绕到预先搭设好的支架上,利用绳子对瓜蔓进行固定,主蔓的叶片数量达到25片以后,要及时摘心,摘除所有的嫩芽和孙蔓,坐果后将坐果率最高的一条孙蔓留下,其余全部疏除,保证每株吊蔓的结果数量在2个以内即可。

(3) 花期授粉管理

正常情况下,当瓜蔓的节数达到12节时,便会生长出能够结果的侧枝,此时要做好花期授粉工作。瓜蔓上的雄花开花时,应当于上午7点左右,在没有露水的前提下,将当天盛开的花瓣摘除,并将雄蕊的花粉涂抹到雌蕊的柱头上,要尽可能保证均匀。如果种植的甜瓜品种为小果型,则每株保留的果实数量应控制在2-3个,若是选择的甜瓜品种为中果型或是大果型,则每株保留的果实数量应不超过2个,并在果实坐稳之后停止授粉,将多余的结果瓜蔓全部剪除。需要注意的是,吊蔓栽培时,应当在果实坐稳后,重量达到0.25kg左右时,用网兜吊果。

二、甜瓜大棚栽培的防病防虫措施

在甜瓜大棚栽培中易发生白粉病、霜霉病、蔓枯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白粉虱、蓟马、瓜绢螟等虫害,它们可对甜瓜产量和品质带来影响。为此,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防病防虫工作,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1、白粉病

(1)病害特征

白粉病为真菌性病害,发病部位常见于叶片、叶柄和茎蔓,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近圆形粉斑,颜色为白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快速发展,粉斑连成一整片,并且粉斑表层滋生出白色粉末状霉层。

(2) 防治措施

①在栽培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控制氮肥用量,适当施入磷肥、钾肥和生物菌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当棚内温度、湿度过高时及时通风,并且第一时间摘除病叶,将其带离大棚后烧毁。

②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可以喷施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15%腈菌唑1000倍液、40%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者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进行防治,共喷施3次,每间隔7d喷1次。在发病初期也可以采用熏蒸法,在大棚内使用硫磺熏蒸达到灭菌效果。

2、霜霉病

(1)病害特征

在甜瓜全生育周期内都可能发生霜霉病,发病部位主要为叶片。发病初期,叶缘和叶背面有角斑,之后形成近圆形病斑,颜色为淡褐色。如果在发生霜霉病时未能及时用药防治,则会在短短几天内导致植株枯死。当棚内湿度过高(湿度超过83%)或甜瓜结瓜后营养不足时易发生霜霉病。

(2) 防治措施

①优选抗病甜瓜品种,可以采用覆膜栽培技术和节水滴灌技术,从膜下供水,有效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在植株生长时期适当通风,调控棚内温湿度。

②在霜霉病发生之前,可以喷施代森锰锌、恶唑菌酮等药剂起到防病作用。在坐果后发生霜霉病,可将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7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施到甜瓜植株叶面上进行防治。在连续多次用药时要注意更换药剂品种,喷施药剂时重点喷向叶面。

3、蔓枯病

(1)病害特征

蔓枯病的发病部位常见于叶片、茎蔓和果实,当叶片发病时会出现褐色圆斑,圆斑面积较大,且分布小黑点,随着病斑逐步干枯,叶片也随之干枯而死。当植株茎感染蔓枯病时,逐步形成溃疡面,产生胶体状物质,当溃疡面环绕茎部之后易造成整株植株死亡,对甜瓜栽培带来严重损失。蔓枯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通过植株伤口入侵,当遇到阴雨天气时,伤口流出液体不易干燥,此时会加剧病菌危害。

(2) 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在栽培过程中控制种植密度,加强棚内湿度控制,尽量在晴天整蔓、采收。

②在种子处理阶段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或者复方多菌灵浸种,浸泡1h后用清水洗净,开始催芽。在棚内土壤中撒入70%甲基托布津,用量为每亩1kg,撒入后耙地,使杀菌剂均匀分布到土壤中。

③在发生蔓枯病时,使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涂抹到发病部位,或者向发病部位喷施30%苯甲·咪鲜胺悬浮剂1000倍液、杜邦福星6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防治。

4、细菌性角斑病

(1)病害特征

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部位主要为叶片、叶柄、茎和果实,发病初期叶背有水浸状斑点,斑点扩大后呈多角形,周围出现黄色晕圈。如果棚内湿度过高,病斑会溢出白色菌脓。在茎、叶柄和果实发生细菌性角斑病时,病害部位出现水浸状斑,病斑形成硬化的白色表皮,可导致甜瓜果肉变色、腐烂。当大棚内温度过高、湿度过高或者昼夜温差较大时,容易发生细菌性角斑病。

(2) 防治措施

①细菌性角斑病以预防为主,在尚未发病前对全植株喷施高效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或新植霉素,连续喷施2次,用药间隔期为7d,喷药后合理安排通风。

②在发生细菌性角斑病时,可以喷施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50倍液、6%春雷霉素水剂300倍液进行防治。

5、蚜虫

(1)虫害特征

蚜虫繁殖速度快,主要侵害甜瓜植株叶片和茎,在甜瓜全生育周期内都可能发生蚜虫,蚜虫吸食叶片汁液,造成叶片卷曲无法继续生长。蚜虫破坏瓜蔓,导致植株生长缺少营养,长势衰弱。蚜虫还会携带病菌,成为病菌传播载体,引发植株病害。

(2) 防治措施

①及时捡除大棚内发生病害的残枝,清理棚内杂草,减少病害传染源。

②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安装防虫网阻断虫源,或者铺设银灰膜驱避蚜虫,或者在棚内挂设黄板诱杀蚜虫。

③在蚜虫防治中,可以喷施1.8%阿维菌素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5%螺螨酯悬浮剂4000倍液进行防治。

6、白粉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