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茶早”高效良种茶园速生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作者: 徐文彬

“舒茶早”高效良种茶园速生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0

“舒茶早”是一种茶树新品种,许多地区都在对这一新品种的种植技术与方法进行思考与探索,尝试从中总结出更加宝贵的经验,对“舒茶早”的种植技术进行优化与完善。良种作为实现茶叶高产的基础,提高茶树良种化水平,不但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实现茶叶产业的升级与创新。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局选育的“舒茶早”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型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在2002年被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编号为国审茶2002008。目前,舒城县已经有40公顷“舒茶早”良种园进入盛产期,经研究显示,“舒茶早”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早且整齐,生长态势良好,产量较高,通常在每年3月上旬萌芽,1芽3叶盛期在4月上旬,每亩地可产出名优春茶50kg,产值在3000元左右。从全年的角度来算,每亩地的产量可达到250kg。为此,全国各地都在发展“舒茶早”良种园。本文将从“舒茶早”高效良种茶园速生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 “舒茶早”高效良种茶园速生栽培技术

1、基地选择

“舒茶早”良种茶园在位置的选择上,需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坡度在25°以下、pH值在4.0-6.5、土壤中游离碳酸钙含量不得超过1.5%、土层深度在1m以上、表土疏松层在40cm-45cm、有机质含量超过2%、年降水量在1500cm左右、生长期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大气温度在80%-90%、通风条件良好、蓄水条件良好。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够实现“舒茶早”良种茶园的建设,确保“舒茶早”在此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内得以稳定发展。

2、茶园规划

在茶园规划的过程中,对茶园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还需做好茶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维持茶园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茶树良种的优势,可实现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在对茶园进行规划的时候,还需要从地形、土质、水源、道路等自然条件出发,对其进行考量。若茶园坡度在15°-25°,则适合修建水平梯形茶园,梯面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若茶园坡度在15°以下或是平地,则适合高开垦。

3、定植沟规划施工及施底肥

“舒茶早”的生态态势旺盛且产量较高,推荐采用宽行条植,行距控制在150cm左右、开种植沟宽度为50cm、深度为60cm,需要将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在向沟内覆土的时候,应当先将表土覆盖其中,再覆心土。

在开好沟之后,每亩地需要施加3000kg的堆肥或是2500kg的栏粪,将其均匀地铺在沟底层,在将其和部分表土搅拌均匀之后,可覆30cm厚土层,再每亩地施加200kg的饼肥,将其与土搅拌均匀后,覆10cm厚土层。以此方式规划施工即可形成一个距离地面15cm-20cm的凹形定植沟,后续完成良种苗定植作业。若开沟的深度不足、底肥施加不足,就会影响茶苗的生长发育,导致茶苗出现生长态势较弱、芽叶发育瘦小等情况。

4、良种定植

①定植时间

在定植时间的选择上,需考虑茶苗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茶苗进入到休眠阶段或是在发芽之前,可结合当地气候状况,选择在空气湿度较大、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时候进行移栽,通常为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上旬或是3月上旬,此时为移栽茶苗的最佳时期。若是在长江以南、江淮之间,可选择在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上旬定植;若是在长江以北,则可选择在每年的3月上旬定植,避免冬季时间较长,茶苗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下容易被冻坏。

②起苗

起苗时尽量选择苗高在20cm以上,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茶苗。在起苗前一天需要用水润透苗圃园,这样可以在起苗时多带土,避免对根系造成损伤。在起苗的时候还需对茶苗进行细致的选择,将大小苗分开捆绑,并在齐苗后及时运输和定植,尽量在茶苗齐苗后72小时内完成定植,否则会导致茶苗死亡。在茶苗运输后,需要将其放置在避风的阴凉区域,并在每日早、晚上的时候在叶面上喷水,避免茶苗水分流失过多,造成枯萎死亡。

③定植技术

茶苗定植主要采用凹沟深栽法,凹沟是指已经开挖的定植沟,需按照行距150cm、株距33cm、每穴2株-3株的标准进行定植,每亩地需定植3000株-4000株。在定植的时候,需预先将茶苗根系理直,并在黄泥浆里沾一下,用手扶正后将其定植在定植沟内,填土。在填土时需将茶苗扶正,并轻轻向上提起,让茶苗根系自然舒展,将附近的泥土踏实,浇足定根水,让茶苗根系和土壤之间进行充分的接触。凹沟深栽法适合于干旱少雨的地区,可以起到抗旱保苗的效果。

5、幼年茶苗管理

“舒茶早”高效良种茶园栽培技术中,幼年茶园管理的主要目的可按照幼苗生长年份进行划分,第一年的目标就是确保茶苗成活,培育壮苗和全苗;第二年的目标就是培养高产树冠骨干枝;第三年的目标就是以养蓬为主,可适当进行采摘。

①铺草

在茶树定植后,需在根基周围铺上5cm厚的草,可以防止地表失水严重,避免水土快速流失,保湿保墒,也可避免地表温度突然降低,起到保温抗寒的作用,也可抑制杂草生长。

②间作

幼年茶苗较为矮小,行间裸地多,土壤熟化程度不高,保水保肥的能力也比较弱,抗逆性不足。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行间间作,特别是间作绿肥作物,能够对茶园的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有助于茶苗的生长发育。作物的根系能够起到固定地表土壤的作用,能够减轻水土流失。作物的茎叶也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可以避免水分快速蒸发,在冬季的时候还可以挡风,可以降低茶苗在冬季出现冻害的情况。

幼年茶园间作应当将培育高产优质茶园为目标,合理间作。首先,在选择间作作物的时候,需要优先选择豆科作物,如大豆、绿豆、豌豆、紫云英等,禁止选择间作肥水消耗较大的作物。其次,在间作时间的选择上,需科学安排茬口,冬季豆科、绿肥作物需要在10月底播种,第二年4月割草翻压;夏季绿豆、红豆等需要等到梅雨季节结束后进行播种,秋季豆荚收获后翻压。再次,在对种植密度进行确定的时候,需要为茶苗的生长发育留出充足的空间,避免茶苗生长发育受阻。最后,在间作播种的过程中,还需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管理,确保播种的质量。

③定型修剪

在定植之后,需要立刻在离地15cm的位置进行修剪、培养树冠,等到次年8月的时候或是定植1足龄后2月中旬或下旬,在离地25cm的位置进行第2次修剪,在第三年7月上旬或定植2足龄后2月中旬或下旬,在离地35cm左右的位置进行第3次修剪,第四年则可按照生产茶园进行修剪。

④肥水管理

在茶苗定植之后,若是出现干旱无雨的情况,通常需要每7天左右浇1次水,连续浇水4次,之后则可结合茶苗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浇水。

幼年茶树在第一年的时候通常不需要施肥,第二年的时候可施加10kg左右的纯氮肥,第三年的时候可施加15kg左右的纯氮肥,在春季、夏季、秋季分3次施入,并做到前促后控。在春季的时候可施加40%,在2月中下旬施肥,深度控制在10cm左右;在夏季的时候可施加45%,在5月中旬施肥,深度控制在20cm左右。从第三年开始,通常在每年10月上旬,根据深耕亩数施加2000kg的农家肥和150kg饼肥作为基肥;第四年则按照生产茶园进行管理。

6、生产茶园管理

①越冬前茶园行间铺草

越冬前行间铺草不但可以对茶树起到防冻的作用,在春季的时候还可以提高地表温度,保水保墒,避免雨水冲刷,也有利于茶芽早发,在草料腐烂后还可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得到提升,使土壤肥力增强,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一般来说,越冬前茶园行间铺草的厚度为10cm左右,每亩地需要使用1200kg的草。

②修剪

修剪茶树也是塑造丰产优质高效树型的重要方法,通过修剪能够对茶树的生理平衡起到改善和刺激的作用,对顶端优势起到抑制效果,控制茶树的生长高度,使树体侧枝得到生长发育,培育出矮而宽的采摘蓬面,可提高采摘指数。

“舒茶早”的修剪时间通常在每年的5月上中旬左右,春茶机械修剪,茶树蓬面较为平整,发芽也较为整齐,以便于夏秋茶的机械采摘。开采园第1次修剪,通常为离地高度为60cm或以剪蓬5cm-10cm为宜;第二年修剪需离地80cm修剪,日后每年需在上次剪口处提高5cm左右,最后确定树高90cm为最佳定剪。

③施肥

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对肥料进行合理的搭配,并对肥料的用量进行控制,适时适量施肥。由于“舒茶早”的产量比较高,全年每亩地需施加100kg尿素,是其他良种园施肥量的1.3倍左右,需分春、夏、秋三季施入。首先,早施催芽肥。“舒茶早”良种发芽时间较早,通常在每年3月上旬发芽,催芽肥需要在每年2月上旬前施入,能够使茶树根系快速吸收肥料,促使早春茶芽萌发与生长,每亩地需要施加40kg尿素,耕作深度控制在7cm左右,施肥后需覆土。其次,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也是为茶树补充营养的一种方法,见效快、效果好,可使茶芽早发、壮发,通常在每年2月中旬以及茶树采摘前10天各喷1次,喷施的时间尽量选择在阴天或是晴天下午3点以后,若8小时内下雨,则需补喷。在施肥的时候,需保证叶面和叶背都均匀喷施肥,选择茶叶特效营养液、氨基酸微肥等药剂。在配置药剂的时候不可与碱性农药一同使用。再次,及时追肥。因为春茶生产会使茶树消耗较多的能量,在春茶后需为茶树补充营养,通常在每年5月上旬施加45kg尿素,深度控制在10cm左右,施肥后覆土。最后,深秋重施基肥。在深秋季节施肥可对次年春季茶树越冬芽早发起到重要作用,通常以施加有机肥为主,并搭配一些速效氮肥,每亩地需施加1500kg的农家肥、150kg的饼肥和40kg的45%复合肥,需在行间沿着树冠垂直边缘,开沟深度在20cm左右,施肥后覆土。

④适时开采

茶园早采、嫩采能够使茶树发芽轮次增加,提高发芽密度,也能够使茶树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具体来说,需按照采摘标准,分批、及时采摘,在树冠有15个-20个芽头的时候,就已经达到采摘标准,可以开始采摘。在开采的时候,通常采用提手采,不可采用掐采,可避免红梗,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

二、 “舒茶早”高效良种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茶树病虫害防治作为提高生长发育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在防治的过程中需要从茶园整体生态系统出发,采用多种防治方式,构建不利于虫害、病害生存的环境以及适合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维持“舒茶早”良种茶园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

1、病害防治

①叶枯病

在对叶枯病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要加强茶园管理,增加施加肥料,做好抗旱、防冻等工作。此外,在叶枯病发病初期,可采用喷施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1000倍液的方式进行防治。在停采园、幼龄园或是萌芽前,可喷施相关药液。

②炭疽病

炭疽病的防治首先需要从选用抗病品种出发,加强树势培养管理,在雨季需要做好排水降湿的工作。在炭疽病发病初期,还可喷施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苯莱特1500倍液,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喷施75%百菌清1000倍液,能够对“舒茶早”良种进行有效保护。

③叶斑病

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就是增强茶树的抗性,通过施加肥料、清沟排水、合理采摘等方式,增强土壤的保水性,促进茶树健康生长。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施25%灭菌丹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防治。

④巨星病

巨星病的防治方法就是加强茶树树体管理,增加磷、钾肥的施加量,能够降低茶树发病概率。针对每年发病较重的茶园,可在其萌芽阶段,喷施80%代森锌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若茶园巨星病发病严重,则需在7天后再次喷施药剂,一共喷施2次-3次,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⑤茶饼病

茶饼病的防治方法就是加强茶园管理,及时采摘,增加有机肥施加量,可对茶饼病进行预防。在茶饼病发病初期,可喷施15%粉锈宁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1000倍液进行治疗。

2、虫害防治

①茶尺蠖

在对茶尺蠖进行防治的时候,可在每日上午9点的时候人工捕杀成虫,具有显著防治效果,还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每亩地喷施100亿多角体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对1龄-2龄的幼虫进行诱杀,还可喷施80%敌敌畏、90%敌百虫、50%辛硫磷、50%杀螟硫磷等进行防治。

②茶毛虫类

对茶毛虫类害虫进行防治,可以在每年11月-第二年4月期间,人工摘除越冬卵块,还可在成虫发生期点灯诱蛾或是使用性激素诱杀雄蛾。此外,还可利用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防治卵块和幼虫,还可喷施90%敌百虫、50%辛硫磷、20%杀灭菊酯、2%灭幼脲1000倍液进行防治。

③叶蝉类

在对叶蝉类害虫进行防治的时候,需加强茶园管理,将茶园内的杂草及时清除,还可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将产在嫩梢内的卵粒除去,还可通过喷施40%乐果、20%杀灭菊酯、80%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④蚧壳虫类

在对蚧壳虫类虫害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进行检疫和消毒,避免蚧虫寄生,还需加强茶园管理,确保茶园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将发病茶树枝条剪除。此外,还可喷施25%亚胺硫磷、25%喹硫磷、50%马拉硫磷等药剂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舒茶早”是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主要特点就是生长态势旺盛、产量高、抗旱性强,适合多地种植,但更适合种植在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平缓山坡地。在“舒茶早”良种茶园栽培技术中,不仅需要充分了解“舒茶早”的生长发育条件,构建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还需结合“舒茶早”的生长发育需求,对其施肥、浇水的剂量和时间进行选择,确保“舒茶早”茶树获取到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态势。同时还可提高“舒茶早”的产量和茶叶品质,提高“舒茶早”种植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舒茶早”良种茶园的发展,推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246310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水吼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