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大食物观 促进蔬菜 水果高质量供给

蔬菜和水果是大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维护百姓健康的重要“菜篮子”产品,蔬菜水果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千方百计发展生产,努力保障市场供应,蔬菜水果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蔬菜和水果总量较为充足,但仍面临产品同质化、科技创新不足、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流通损耗大等问题,需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有关部署,在促进均衡供应、提升质量品质和强化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

推进蔬菜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发展蔬菜水果产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统筹粮经协调发展,统筹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强化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坚持因地制宜、适区适种,推行绿色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模式先进、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目标上,实现“一稳一优三提高”。“一稳”是稳定发展规模。到2030年全国蔬菜面积稳定在3亿亩、产量在8亿吨左右,水果面积稳定在2亿亩、产量在3亿吨左右。“一优”是调优品种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丰富品种花色,促进蔬菜水果均衡供应。“三提高”:一是提高产品品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强化育种创新,加快品种改良,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栽培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品质提升。二是提高绿色高效发展水平。推广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加快构建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种植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提升轻简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三是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完善产地预冷、分级、包装、贮藏等配套设施和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商品化处理率。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综合素质。

推进蔬菜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优化生产结构。立足各地资源条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优化蔬菜水果生产区域布局,引导调优品种和熟期结构,进一步丰富蔬菜水果品种花色,均衡上市档期,加快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二是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和宜机化生产水平。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严格禁限用农药管理,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加大优异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加快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依托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开展蔬菜水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装备研发,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四是塑强产业链条。通过建设田头预冷、分级包装、贮运保鲜等设施,降低蔬菜、水果腐损比例,延长货架期。引导企业积极开发各类精深加工产品,丰富产品种类,拓展产业业态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 潘文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