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优质种苗科学培育及造林管理方案的广泛应用分析
作者: 马小莲云杉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林木品种,四季常青,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绿化功能,另外云杉还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桥梁工程、家具行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云杉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近年来,随着人工造林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造林面积增大背景之下,市场对云杉种苗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满足造林需求,就需要积极开展云杉育苗,确保在短时间内培育优质的云杉种苗,满足造林需求,保障种苗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为推动环境保护提高林地覆盖率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云杉育苗和造林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的提高云杉的存活率有一定帮助。
最近几年,甘肃省临夏自治州和政县着力发展林业产业,打造甘肃特有的林业生态屏障,储备林地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在这一背景之下,市场对优质云杉种苗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和竞争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基层地区的农民群众投身到云杉的育苗造林生产工作当中。但由于现阶段造林需求对苗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部分农民群众在云杉育苗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育苗方案,育苗管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使得病虫害发生流行率显著升高,苗木生长不良,培育出来的云杉种苗质量较差,生活率低下,病虫害严重发生,木材质量较差,不利于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云杉育苗造林技术方案的推广应用,引导广大育苗户学习现代化的育苗技术,确保在短时间内培育出高质量的云杉种苗,更好地满足人工造林需求。
一、云杉植物主要特征
1、云杉形态特征
云杉是松科的一种常绿乔木,树型通常是尖塔形,树冠呈倒锥形,树皮厚实而粗糙。叶子是针状的,一般是绿色或深绿色,叶子布满整个树枝。枝条通常向下垂,形成独特的层次感。果实为球形的毬果,初为绿色,成熟后变为棕色。毬果内部含有许多种子。树皮一般为灰褐色,有的云杉种类树皮有浅色纵裂。高度可以达到60m甚至更高。
2、云杉的生长习性与分布
云杉较喜光,但有一定耐荫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对干燥环境有一定抗性,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壤上生长良好。云杉属植物多为浅根性,抗风、抗烟力较弱。树冠尖塔形,枝叶浓密,苍翠壮丽,远望如云层叠翠,优美壮观。云杉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带、寒温带至低纬度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亚高山与高山的阴坡、半阴坡和谷地。在我国,云杉主要分布于气候干冷、土壤为酸性而湿润的地方,海拔在500-1800m之间。云杉多生长在湿润、寒冷的环境中,适应性强。它们可以在潮湿、寒冷的土壤中生存,但在浅土里可能无法抵御狂风的袭击。在肥厚的土壤里栽种,云杉可以抵挡风沙,且根系牢固,可作为防风林。云杉常与其他针叶树种如冷杉、落叶松、铁杉等以及某些喜冷凉气候的松树和阔叶树组成针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
二、云杉优质种苗培育技术
云杉球果的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种子成熟期,即每年的秋季。当球果由绿变黄,种子开始成熟时即可进行采集。此时,球果内的种子已经成熟,易于脱落,是采集的最佳时期。采集云杉种子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种实品质好的母株。一般来说,母株的年龄应在20-30年之间,这样可以保证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采集者戴上手套,轻轻摇动树枝,使球果脱落。然后,用扫帚或其他工具将落地的球果收集起来。也可以使用风力或振动设备,轻轻摇动树枝,使球果脱落。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采集作业。将采集到的球果放在通风透光的场所晾晒,每天翻动几次,以保证种子充分干燥。将干燥的球果放入布袋或塑料袋中,用力敲打,使种子与果壳分离。然后,通过风选或手工筛选,将种子与杂质分离。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入密封袋中,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条件下,以保证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
1、云杉育苗地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气候适宜的地方作为云杉育苗地。最好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以便于灌溉。云杉育苗地应以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壤为佳,pH值在5.5-6.5之间。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有利于云杉幼苗的生长。同时,还要选择远离病虫害源地、无严重病虫害的育苗地,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风险。在冬季或春季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一般在20-30cm。翻耕后,进行整地,使土壤细碎、平整,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整地后,等待播种。云杉育苗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堆肥等。有机肥不仅能够提供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植株需求,确定施肥量。一般而言,施入有机肥2000-3000kg/667m2,或按照肥料包装上的推荐施用量进行。在整地过程中,将底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度翻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这样可以确保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养分。整地结束之后还需要制作苗床,根据育苗地的实际情况和播种量来确定苗床的尺寸。一般而言,苗床的长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宽度为1-1.5m,高出地面3-5cm。苗床之间可以保留步道50-80cm,方便行走和工作。苗床床面要平整、土壤细碎,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在床面上铺设一层细沙或细土,厚度约为2-3cm,以保证床面平整。
2、云杉科学播种管理要点
①播种前的云杉种子消毒处理
通过浸润和消毒处理,杀死云杉种子表面的细菌和病毒,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准备容器、清水、消毒剂(如高锰酸钾)、筛网。将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约24h,使种子充分吸水。倒掉浸泡水,用清水冲洗种子。在另一个容器中,配制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约为0.5%),将种子放入其中,浸泡约15min。将浸泡后的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直至种子表面无高锰酸钾溶液。将消毒处理的种子放入筛网中,沥干水分,准备催芽。低温催芽是原生种子催芽最常用的方式保证,催芽温度在5℃以上最低不能低于0℃,低温催芽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2-3个月如果两个月后种子未出芽,需要采用高温催芽方法,高温催芽过程中保证温度18-25℃,这样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
②明确最佳的云杉播种日期
云杉播种育苗时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时期。早春时节(4月底-5月上旬)是云杉播种的最佳时间。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发芽。此外,春季雨水较多,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幼苗生长。
③云杉条播播种方法
云杉播种推荐采用条播播种方式,根据云杉的生长特性和播种方式,播种行距一般设置为20-30cm。行距过密可能导致幼苗生长缓慢,行距过宽则浪费土地资源。合适的行距有利于幼苗生长和后续的管理。播种的适宜深度为1-2cm。播种过深会影响种子的发芽,过浅则容易导致种子干燥。在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深度,以确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播种量约为20-30g/m2。播种量过大会导致幼苗拥挤,生长缓慢,播种量过小则会影响幼苗的产量。根据种子发芽率和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播种量。将云杉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覆盖一层薄薄的细沙或细土,厚度约为1-2cm。播种后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床面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
3、云杉播种后的苗床管理
①查苗补种
云杉播种后,要定期进行查苗,了解幼苗的生长情况。播种后7-10d此时种子开始发芽,可以通过观察床面幼苗数量和生长情况,了解种子的发芽率。观察幼苗的生长速度、叶色、叶态等,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等问题。查看幼苗的株高、叶数、根系发育等情况,评估幼苗的生长质量。在查苗过程中,若发现播种后7-10d,幼苗数量较少,说明种子发芽率较低。此时可选择在床面补种,注意保持播种深度和行距。若发现幼苗死亡或受损,要及时清理死亡幼苗,并在空地处补种,确保苗床的满载率。针对病虫害问题,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轻病虫害对幼苗的影响。若幼苗受损严重,可在防治后进行补种。
②搭建遮阴棚
选择透光性好、抗拉力强的遮阳网材料,规格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竹竿或钢筋作为遮阴棚的支架,需要足够强度和稳定性。铁丝或尼龙绳用于固定遮阳网和支架。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搭建遮阴棚。在苗床两侧挖坑,将竹竿或钢筋插入坑中,确保稳固。坑的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保证遮阴棚的稳定性。在埋好竹竿或钢筋的两侧,用铁丝或尼龙绳相互拉紧,形成稳定的支架结构。将遮阳网固定在支架上,保持适当的张力,避免皱褶和破损。遮阳网的边缘要用铁丝或尼龙绳固定在支架上,以防风吹损坏。根据云杉幼苗的生长需求,适时调整遮阳网的角度,保证幼苗生长所需的光照和遮阳需求。确保遮阴棚的透光率能够达到65%-75%。
③云杉幼苗的施肥管理
云杉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开始追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料。施肥量为5-10kg/667m2,施肥次数视幼苗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月施肥1-2次。云杉幼苗长到5-10cm高时,追施以氮、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料。施肥量为10-15kg/667m2,施肥次数每月1-2次。云杉幼苗高度达到20-30cm时,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施肥量为10-15kg/667m2,施肥次数减少至每月1次。在幼苗生长初期、中期和后期,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烧苗现象。追肥时,可将化肥溶解在水中,喷洒在幼苗叶面,也可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法,将化肥施在幼苗根部附近。每次追肥结束之后都,都需要使用清水对秧苗进行冲洗,这样能够预防肥害。同时在施肥阶段也需要保障苗床湿度达标,在整个育苗史记,苗床的湿度应该控制在60%-70%。
三、云杉优质种苗造林技术
1、云杉苗木的选择与处理
云杉造林苗的质量对其生长发育和造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优质种苗一般要求造林苗的高度在20-30cm以上,地径应在2-4mm以上。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幼苗,避免使用病虫害严重、生长不良的苗木。要求造林苗的根系完整、发达,有利于幼苗在造林地迅速适应和生长。对造林苗进行分级,确保同一造林地内的苗木生长整齐。起苗时机要根据云杉幼苗的生长状况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可以在秋季苗木生长缓慢期进行起苗,此时幼苗养分积累较多,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也可以在春季苗木生长初期进行起苗,此时幼苗生长旺盛,适应能力强。根据实际情况,准备铁锹、铲子、剪刀等起苗工具。沿着幼苗根部周围挖出,注意避免损坏幼苗根系。将挖出的幼苗根部进行修剪,去除过长、过密的根系,保留20-30cm长的根系。幼苗运输时要保持根系湿润,可采用湿布覆盖或包裹的方式,防止幼苗失水。采用透气性好的包装材料,如麻袋、编织袋等,避免使用塑料袋等不透气的材料。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防止幼苗受损。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从起苗到造林地的时间要尽量控制在24h内。到达造林地后,及时进行造林,避免幼苗长时间等待。
2、云杉造林方法分析
利用云杉开展造林时,要积极营造混交林与其他林木品种进行科学有效的搭配,增强临汾的抵抗能力。云杉混交林是指在同一造林地内,将云杉与其他树种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种植,以提高林分稳定性、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造林。根据造林目的和云杉与其他树种的生长特性,确定云杉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比例。一般情况下,云杉的比例可控制在30%-50%。选择与云杉生长速度、生态功能互补的树种,如阔叶树、针叶树等。我国常用的云杉混交树种有落叶松、橡树、榛子、山核桃等。根据造林地的大小和地形地貌,合理规划各树种的种植区域和分布,确保混交林的均匀性和美观性。苗木在定植之前对挖出的苗木进行修剪,去除过长、过密的根系, 留茬高度约5cm。然后对云杉和其他树种的苗木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虫害传播。在造林地按照设计方案挖掘定植穴,穴规格一般为40cm×40cm×30cm。将挖出的土壤回填到定植穴内,加入适量有机肥料和化肥,混合均匀。将处理好的云杉和其他树种的苗木放入定植穴,根部与土壤充分接触,向上提苗,使土壤充分填充根系空隙。用脚将土壤踏实,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幼苗生长发育。定植后立即进行灌溉,确保幼苗根系充分吸收水分。
3、云杉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
云杉常见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应该坚持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原则,当林间的病虫害达到防治标准之后,应该选择相对应的化学农药进行针对性的防范,规范药物使用行为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①云杉锈病的主要防治策略
锈病是云杉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云杉的叶片和嫩枝。发病初期,喷施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50%的萎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间隔10-15d,再次喷施上述药物,连续防治2-3次。
②云杉叶蜂的主要防治策略
云杉叶蜂主要危害云杉的叶片。幼虫期,喷施2.5%的敌杀死乳油800-1000倍液,或20%的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间隔7-10d,再次喷施上述药物,连续防治2-3次。
③云杉小卷叶蛾的主要防治策略
云杉小卷叶蛾主要危害云杉的叶片。幼虫期,喷施50%的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间隔10-15d,再次喷施上述药物,连续防治2-3次。
④云杉跳甲的主要防治策略
云杉跳甲主要危害云杉的叶片。成虫期,喷施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的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间隔7-10d,再次喷施上述药物,连续防治2-3次。
⑤云杉根腐病的主要防治策略
云杉根腐病主要危害云杉的根部。发病初期,喷施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10-15d,再次喷施上述药物,连续防治2-3次。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动基层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稳定发展,就需要技术工作人员将关注重点放置在林木种苗的科学培育方面,掌握育苗技术要领和造林管理方案。确保苗圃地选择良好,种子处理良好,注重做好播种之后的苗床管理工作,选择合理的造林时间控制造林密度,明确最佳的造林方式,并将关注重点放置在造林后的病虫害防治,进一步提高云杉的生长质量和成活率。
(作者单位:731200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林草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