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经验分析

作者: 李娟 张新平 罗青 李丹 余滔 曹华 蔡芳

棉花在湖南安乡经济作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安乡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现如今湖南省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为此湖南当地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推进棉花产业示范区的设立。通过政策辅助,帮助棉花种植提高产量,对棉花种植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提高棉花种植结构优化,全面保障湖南的棉花高产高质发展。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可以根据棉花种植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可以从棉花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进行,从而推进棉花向着高产量、高质量以及环保安全的方向进行发展。

一、棉花高产种植技术

1、播种前准备

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播种时间来进行种植。选择早熟,中熟的品种,能够抵御黄萎病,在播种之前要多观察脱绒,包衣等等。在选择种植之前要对田地进行有规划的整理,经常用的耕种方式有:翻地,耕种与旋耕。种植人员可以自行选择耕地的方式方法,以保证土壤高质量种植为前提去进行整理土地。在整理的过程中,要对棉花田地进行简单的肥料施加,以保证棉花种子的正常生长。在撒种子的前一周内要灌入足够的水,确保土壤变的松软,保留足够的空间,留好棉行,让它的形状呈龟形,上面是实的,下面是虚的。为培育强健的苗,做到良好的种植环境。

2、促全苗、育壮苗

①适时播种

为了防止高温将苗烧坏或者严寒将苗冻坏,湖南省大部分选在4月的中上旬开始进行播种,建议最好在晴天进行播种种子。

②播种密度

要根据棉花种植方式的不同,对其种植的密度进行有所需的调整。地膜直播,一般情况下的肥力控制在1500-2000株/667m2;营养的培育苗一般肥力播种控制在2000-2500株/667m2;在高质量肥力的土地种植密度控制在2500-3000株/667m2。

③合理的播种

地上覆膜播种。一般情况下按照扩大行距方法拉开线进行开沟,带尺定株距播种。播种的深度大概为2-3cm。每株采用2-3个籽粒,要注意播种的深度要采取一致。播种之后为保证种子发芽顺利,可进行覆膜处理。覆盖上膜之前,一般采用除草剂进行喷洒来去除杂草,然后再进行覆盖膜,覆膜的要求是要平整,尽量不要存有褶皱。在靠地面的地方,边边角角可使用湿土盖在上面。

营养钵育苗。营养钵育苗的好处在于省种,苗壮,高产等特点,一般比直播省种3倍左右。播种前应该把备钵的营养钵晒干,选择晴好的天气,在中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把营养钵用河水泼透,并下籽,盖钵。这样苗床内的温度高容易出苗。选择芽率较高的棉种,一般每个营养钵内播种1-2粒。播种完之后在上面覆盖一层细细的湿土,覆土不宜超过2.5cm,覆土太少容易使棉花倒生根,覆土过厚又会影响棉花的出苗。

④苗床管理

等到苗都长出来之后要及时的做好除苗工作,除掉弱小的苗,保留强健的苗,保证每个穴之中有2个苗。定苗之后如果有缺少苗的情况,就近双苗取1棵,2个洞穴如果都缺苗的时候尽量使用营养钵进行补救,从而确保植株的密度,营养钵培育苗等到苗出齐之后,要经常通风,进行调节温度,一开始在两端,风向口由大到小。等到有2片真叶的时候,白天的时候揭开膜,晚上的时候再盖上,移栽的前1周,白天和晚上不去盖上膜。但是如果遇到了寒冷的天气,那就要坚持盖上膜,苗不栽完膜不离床。等到苗出齐了之后,在晴天的时候,每钵留一株壮苗,等到苗变红了之后进行浇水,不要大水去浇灌,要使用小的水,多加勤的浇水。

⑤适时组织移栽

待播后25-30天左右棉苗生长出3-4叶1心时进行移栽。湖南省一般是到了快5月份的时候组织进行移栽,移栽密度可依据品种的特性和土壤不同的肥力来进行确定。杂交棉一般个体优势强、植株高大、结铃多,行距1m,株距45cm,每亩可栽种1800株;肥力较差的棉田,行距宽1m,株距30cm,每亩可栽种2200 株。浇水下渗之后覆盖土,覆土在营养钵的2/3的地方。

3、蕾期管理

在一开始,有7-8片的真叶时,使用喷洒生长调节剂进行调节,轻度控制为主要的手段,整理枝叶进行增产。当密度超过2000株/667m2的时候,应该及时把营养枝给去掉,让损耗的养分减少。如果密度低于2000株/667m2的时候,应该留下2-3个营养的枝叶,从而保持好持续增长的优势,减少浇水,如果遇到旱期的时候需要隔沟轻浇水。追蕾肥,应该结合中耕深度开沟,底肥少时应该施加三元素复合肥30kg/667m2,同时使用尿素20kg/667m2,从而让植株更加的高产,但要注意清理沟渠。

①花铃期管理

花铃期一开始的时候,常用的肥料尿素使用量为15kg/667m2。在2个棉桃的时候,肥料尿素使用量为20kg/667m2。打开沟壑进行施洒肥料,然后把沟密封住。施洒肥料的时候,如果是干旱的天气,可以全部倒入。如果是雨季多的时候,则要根据情况去施肥,等到出现1到2个棉桃之后,再去施肥。

化学的调节控制,花期刚开始的时候,用缩节胺原粉,使用量为1.5-2g/667m2,兑水稀释喷雾,防止生长过于旺盛。花期强盛的时候,主茎打顶后1周,用缩节胺原粉,用2.5-3g/667m2,兑水进行稀释喷雾,抑制没有成果的花蕾生长。

打顶处理。打顶与摘心结合。7月后期,主要茎进行打顶处理。棉田2000株/667m2,每个株留果枝14-17个。棉田2500-3000株/667m2,每棵留下果子枝叶13个。打顶的标准是,打去1叶1心,主要茎干、枝叶下面有赘芽、疯杈等,需要及时的去除。

叶面施肥处理。进入8月份夏季末,植株的根部系统吸收肥料的能力大大地降低,我们可以在叶面施洒肥料,使用3%的尿素、0.3%磷酸二氢钾混合,进行溶解之后,叶面喷施,间隔1周,用1次,持续用3-4次。

合理排灌。花铃期这个时候是生长关键时期,棉花跟其它的植株不一样,需水量很大。当遇到了天气炎热的季节棉花植株的水分就会丢失,从而也会导致棉花植株的叶子脱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注意花铃期一定要多加水,但是不要使用很大的水进行灌溉,要用小的水流,多加勤的浇水。

除草处理。采用化学的方式进行除草,防止病虫害对它造成影响。

②吐絮期管理

吐絮期的管理,一般棉田要防止早衰,丰产棉田要防止晚熟、促进早熟。当遇到灾害旱情的时候,要多浇水,浇水的方式以小水沟灌溉为主,在此期间,当棉花的叶子变成黄色的时候,要及时在叶面上喷洒肥料,肥料浓度是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到了8月下旬的时候做好打老叶、剪空枝,打旁心等整枝工作,从而改善通风,增加其的透光性,尤其对于后期长势比较旺,贪青晚熟的棉田,更应抓紧进行。

4、及时组织采摘

当棉株吐絮成熟之后,棉田脱叶率达到90%,吐絮率达到95%以上的时候,要及时地组织摘取,一般收花的间隔时间是1周左右。在采摘的时候,根据品种用途等方式进行回收,要分别分类,这样在以后的回收才能更加的高效。当棉株吐絮不完整的时候,不要着急地采收。采摘结束之后用棉花布袋进行运输,防止外来物的污染。从而保证棉花质量。

二、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棉花生长阶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病害,因此,根据棉花不同的生长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棉花种植常见病害种类及防治

①立枯病

立枯病是棉花种植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棉花立枯病具有大范围传染的特点,常导致棉花呈片状死亡。棉花苗出土前该病症容易出现棉花烂籽、烂芽,导致棉花无法正常生长的情况。棉花幼苗时期容易造成根部出现黑褐色病症,并逐步扩散,最终导致棉花幼苗枯萎下垂,植株死亡。

②黄萎病

黄萎病是一种危害棉花维管束组织的病害,通常会引起棉花的叶片变色、干枯、脱落和萎蔫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连片枯死,严重影响产量。黄萎病的防治可以加强对肥料和水的管理,以此提高抗病能力,可通过根灌和剪除病株的措施来控制黄萎病的传播。可在棉花蕾期用枯黄萎灵40g/667m2兑水喷雾(最好是连喷带灌)3至4次。

③红腐病

该病症多为镰刀菌感染导致。主要发生在棉花根茎处部位,棉花主根或者侧根部会出现黄褐色伤痕,根部腐烂,同时还会蔓延影响到幼苗。

④褐斑病

该病症主要发生在棉花幼苗叶片部位。会使棉花苗出现不规则形状的病斑,且大面积病斑呈深绿色。该病症会导致棉花叶苗如同遭受高温暴晒,最终导致棉花幼苗枯萎。

⑤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针对棉花的叶子和花梗。高温多湿时易导致发生落叶,霜霉病发病初期叶和茎的花梗上会产生一个椭圆形或者淡黄色的小病变霉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表面可以产生一层白色的霜霉层,严重时发生病变霉斑可以布满整个植株叶片,直至造成植株干枯发黄或落叶枯死。

⑥紫斑病

温暖多湿,连阴雨天,缺肥干旱,植株容易生长瘦弱,病虫害容易入侵植物伤口,从而导致发生小叶紫斑病。

2、棉花种植常见虫害

①棉铃虫

棉铃虫是棉花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棉铃虫的产卵量较多,孵化率高,因此棉铃虫的繁殖力非常快。生长旺盛的棉田有利于成虫的产卵,现蕾越多,产卵量越多,反之长势不好的棉田产卵量则会较少。现蕾初期的时候,棉铃虫主要在果枝上的嫩叶正面产卵,到了现蕾后期的时候,棉花长势旺盛,果枝数和花蕾数量较多的时候,棉铃虫的产卵部位逐渐转移到了棉株的其他部位。棉铃虫可以通过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混合物等农药控制。

②棉蚜

苗蚜的发生通常在出苗到现蕾之后,当卷叶率达30%以上时就要开始进行防治,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下旬是棉蚜为害盛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新高脂膜800倍液或15%金好年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在蕾铃期伏蚜发生的时候,由于温度高,可选用3%啶虫脒乳油2000倍+40%毒死蜱1200倍+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防治,不但可以防治蚜虫还可以兼治其它害虫。在棉株封行后,还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防治,时间要选在晴天无风的傍晚进行棉垄间喷洒,此法对伏蚜效果较好,并可兼治棉花红蜘蛛。

③棉叶螨

每年的6月初至7月下旬,由于气温快速上升,棉叶螨即开始大量繁殖,集中危害,干旱年份危害更为猖獗。可选用15%扫虫螨净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或1.8%阿菌素+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④棉盲蝽

棉盲蝽主要刺吸棉株的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棉田湿度大,利于发生。近些年来,棉盲蝽对棉花的危害逐年增加,化学防治时期通常要在6月中下旬开始,此时棉花植株比较幼嫩,如遇多雨,棉田相对湿度大的气候条件,危害将加重,该时期是防治关键时期。在棉花蕾期、铃期,可选用5%啶虫咪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通常较好,同时还可防治棉铃虫。施药方式采用由外围向内喷雾的喷洒方法。

⑤烟粉虱

棉田烟粉虱主要吸食棉花叶片的汁液,可导致棉株生长衰弱,严重的时候可造成棉株出现死亡,造成棉花产量的大幅减少。棉田烟粉虱可用除虫菊和阿维菌素(农药,如昆虫和螨虫),右美沙芬治疗。

3、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

要选取优良的品种,最好是经过鉴定耐抗的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的优质高产品种。要做好轮作种植,同其它科属植株实施2-3年轮作。种植地要选择选地势较高、通气良好、排灌条件好的地块栽培。整地时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加强中耕,以增强植株抵御能力。合理浇水,以减少田间潮湿问题。要结合田地间杂草上的虫子进行防治,进行喷药防止病虫害的入侵,要加强栽培管理,根据适宜的时间播种,进行合理密植,促进发育,培育强健的苗,要增强苗的抗逆性,要加强肥水的优质管理,要推广配方施肥,推进水肥一体化的管理。定植后经常检查病情,适时拔出病株,并于采收后彻底清扫地块,以减少病源。

②物理手段治理

物理手段防治主要是利用田间虫子趋光性的特性, 在棉铃虫化羽时在田地中使用黑光灯或者压汞灯对已经化虫的棉铃虫进行诱杀和控制,或者利用高斯试剂干扰棉铃虫的交配繁殖。太阳能杀虫灯由于其杀虫种类多被广泛应用, 而且还能减少污染、减少电路网络的建设, 保证棉花种植的安全。

③生物防治的方法

虽然使用农药可以达到杀虫的效果, 但会导致种植地周边环境出现污染的情况,会造成植物的农药残余, 而通过利用生物农药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目前,生物农药主要是苏云金芽孢杆菌以及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微生物杀虫,这些药物只对害虫起到效果, 不会使得田地中的有益昆虫受到破坏, 还减少了农药对棉花田地的污染。

④化学防治方法

棉花虫害在棉花生长的各个阶段都有发生,要指导种植户从现蕾期观察,根据发生情况适时用针对性的药剂进行防治。

苗期主要注意蜗牛、棉蚜以及小地老虎的危害, 按种类不同可以使用多聚乙醛和钾氰菊脂等高浓度农药。在病虫幼期发病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喷洒,在喷药的期间,要注意使用的含量,从而增强药物的黏着性能,提高药物的效能。有几个比较高效的药物能杀死害虫,比如棉蓟马用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苗病、枯萎病、黄萎病用枯草芽孢杆菌、乙蒜素,在此期间要注意一些害虫对于棉花的危害,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方式选择用药。状态严重的时候,可以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无论我们在使用哪一种化学药剂方式的时候,都要严格控制其用药剂量,使用后严格关注药效, 如果遇到了没有效果的药剂时候,要及时进行更换。

总而言之,棉花种植追求高产高效,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良好的田间管理能够让棉花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为我国生产出更加高产的棉花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将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迈向更高的水平。

(作者单位:415600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农村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