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分析

作者: 郭庆华

农业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户可利用的技术不断丰富、优化。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作为全新措施出现在大众面前,并在现实操作中展现出了良好效果。将该技术与玉米、花生的间作进行结合,不仅对作物的生长特点、习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展现,还将农户的产出数量、效益等进行了大幅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操作流程、应用要点、产生效应,供参考。

一、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操作流程

1、品种选择

进行花生、玉米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想要保障产出的高质量,便需要农户多加关注种子选择环节。过去使用的栽种方式,作物产出的品质、数量方面都会存在一定限制。将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引入后,人员还需根据相应选择规定、标准,来对以下内容进行多加关注:第一,种子在耐密性上的能力。农户在进行花生、玉米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其与以往使用的方式进行比较后,发现在整体密度上会更大一些,因此要对该方面进行细致考量,然后选择更加优秀的类型,便于植株在该情况下健康成长。第二,种子自身的耐荫蔽能力。玉米生长的过程中,相对较高,花生整体较低,因此,在二者生长中,使部分会较少受到阳光照射,这让其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效果较差,因此,要保障该方面能力更强,避免对整体产量造成负面影响。第三,重视种子自身具备的病害抵抗能力。作物在生长时,产生影响相对较严重的便是病虫害问题,为此,在进行类型挑选时,农户要对该方面抵抗能力强的进行选用,剔除其中存在伤疤、虫洞、变质的种子,确保玉米、花生种植出来的品质可以被保障。

2、田地整理

正常情况下,农户进行田地整理时,大多是翻耕、耙地、起垄等相应操作。因此,作物种植中农户增强操作质量、水平,不仅可以让栽种土地具备非常优秀的透气性、透水性,还可以让其呈现的状态更加适合玉米、花生的宽幅生态复合种植。与此同时,通过对土地的高质量整理,还能将其中存在的毒害物质、害虫等进行消灭,减少不良因素对其产生的干扰,大幅提升土地肥沃程度,保证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工作可以顺利完成。除此之外,现实操作开展时,还要对以下方面多加注意:第一,整体的深度。在该过程中,由于玉米、花生的间作种植工作会在小麦收获后,因此,要对翻动的深度进行增加,提升土壤自身的含水率,让植株可以健康地成长。第二,灭茬工作,由于在花生成长过程中,麦茬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农户要及时使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粉碎,并为之后的播种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体工作完成后,还要在内部增加基底肥料,强化土地的肥力情况,改善玉米、花生的发芽情况。

3、播种工作

进行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由于其中操作对作物播种时间具备相对较高的要求,并且还要让其与小麦收获时间相同。因此,农户在播种方案制定时,要合理使用小麦收获、宽幅生态复合种植同时开展的措施。依据对其的合理使用,不仅可以保障玉米、花生最佳播种时间,还可以将整体收获概率进行大幅提升,实现生产工作的不断进步。

进行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由于二者之间存在质量、种类上的差异,因此,使用的间作模式也不同。如果农户选择的是春季玉米与花生组合,这时便要保证二者3∶6的比例数值;如果是夏季的玉米与花生栽种,便要与3∶6的数值进行搭配调节。一般情况下的玉米、花生间作模式为垄底宽度是85cm、垄面宽度为50cm,并选择单粒播种方式进行种植。

4、田间管理

进行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通常情况下的工作内容为对作物进行补苗、施加水肥、杂草处理等。玉米、花生的播种完成后,还要对土地进行实时性监测,等待二者幼苗破土而出后,再对其进行细致的状态检查,之后在适合的时间内完成补苗工作,保障所有植株间的高度基本相同,同时还要将内部生长较为弱势的幼苗进行去除,提高整体生长质量、强化作物产出数量等。除此之外,农户在进行田间水资源管理工作时,要在降水数量较少的时间段增加田间灌溉,确保水资源可以满足作物在生长、发育时的需要。

不仅如此,还要对肥料使用多加重视。在玉米发育时,由于不能对氮肥进行追加,因此,在进行化肥选择时,将磷元素、钾元素的作为重点,之后在玉米大喇叭口、抽雄的时期使用。与玉米相比较来讲,花生在生长中需要施加的营养物质数量少,因此,在整地中添加的肥料,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发育时养分需要。但在施肥工作进行时,也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旦发现了营养物质缺失,便要及时进行肥料使用,避免对其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5、病虫害防治

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工作开展时,病虫害会对整体产量、质量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现实播种工作进行前,相应人员要尽可能使用毒性较低、产生效率更高的类型,来对病虫害问题进行合理解决,确保植株可以健康地成长。与此同时,播种工作结束后,农户还要对两种作物生长情况开展实时性观察、检测,及时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植株有效处理、预防。从花生植株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其出现较多的病害与虫害分别是茎腐病、叶斑病、蛴螬等。在该情况的影响下,农户要针对情况上存在的差异,合理选择有效措施进行去除。例如:第一,花生出现茎腐病时,农户可以选择使用25%、50%浓度的多菌灵,之后依据种子总量的0.3%、0.5%进行均匀搅拌或利用65%浓度的代森锰锌、70%浓度的甲基托布津与水搅拌均匀后使用。第二,农户面对花生出现叶斑病时,其可选择使用70%浓度的甲基托布津、40%浓度的多菌灵,或75%浓度的百菌清与水搅拌之后使用。第三,农户在解决蛴螬害虫时,可优先考虑30%辛硫磷微胶囊、30%浓度毒死蜱,来对即将播撒的种子进行处理。

玉米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是玉米螟、粗缩病、大斑病等相应的问题。在进行玉米螟的防治过程中,农户可以选择砂子药,来达到效果,人员在植株喇叭口时期对颗粒药剂合理使用,以此产生优秀的防控效果,药物在配置时,要将50%浓度的辛硫磷乳油,与10kg的细砂进行搅拌,保障二者均匀混合之后,便可以对其进行使用,以此产生85%的防治效果;在进行粗缩病防治中,想要达到良好效果,便要对灰飞虱进行治理,农户可选择每hm2使用25%浓度呲蚜酮20g与45kg的水均匀搅拌,然后对植物进行喷洒,或在每公顷中使用浓度为25%的扑虱灵,接着在田地内部进行均匀喷洒;农户面对大斑病时,可以使用的化学药剂种类较多,分别是50%浓度的多菌灵500倍液喷雾、50%浓度的甲基硫菌灵600倍液喷雾、50%浓度敌菌灵500倍液喷雾、75%浓度的百菌清800倍液喷雾等,这都可以产生良好效果。通过对以上措施的合理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对植株成长、发育产生的负面影响,还能强化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的品质、产出数量等。

6、作物收获环节

在玉米、花生收获工作时,最佳的时期是在9月中旬。该时间段中的花生荚果70%已经出现了硬化情况,并且表面的网格纹路更加清晰,内部也存在青褐色的斑块;从玉米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需要其在籽粒乳线消失、基部的黑层出现之后进行采收。在采收完成后,还要对果实进行晾晒,以此让其可以良好存储,避免害虫鼠蚁产生的负面影响,确保最终质量。

二、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应用要点

1、挑选适合栽种方式

在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工作中,为保障产出的整体质量、总量等方面,农户或技术人员需根据实际中的栽种状况,来进行花生、玉米的不同搭配,确保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栽种比例。例如:某次的玉米、花生试验种植工作中,进行了夏季玉米与春季花生3∶6,夏季玉米和春季花生3∶8,夏季玉米与花生3∶4,夏季玉米和花生4∶8的模式进行了栽种,然后通过多方结果比对,以及对本地区未来发展情况的考虑,选择出了最为适合的方式,实现了增产、增收的最大化扩展。

2、科学规范播种工作

进行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想要确保成长、发育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存活概率,以及最终的品质、产量等,便要在播种前进行科学的种子处理。花生在播种工作进行前,要对其进行精细化处理,以此将存活率进行提升。农户在进行花生兑药时,要保障种子量0.1%的25%浓度辛硫磷乳剂,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制成喷雾,来防控地下害虫的破坏;进行花生植株根部保护时,需使用种子量0.3%的50%浓度多菌灵,进行播种前的搅拌,防止根部发生腐烂的情况。

进行玉米种子的处理工作时,农户只需要先对其进行晾晒、清洗,便可以开展之后的播种操作。在该过程中,农户还需依据地方情况上存在的差异,选择适合的间作方式,以此将玉米的边行优势充分展现,增加花生的阳光照射情况,提升总体的产量。

3、技术宣传培训开展

进行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想要保障技术效果可以充分展现,因此需要知晓在工作开展时,只是通过专业人员指导、辅助是不能达到目标的,需要提升农户在专业知识上的学习、吸收程度,本地政府通过对其进行培训,来改善农户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之后由相应部门进行技术意见编制,为其建立相应的信息手册。与此同时,想要强化农户学习效率,还要对宣传单进行印刷,强化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在生产中造成的影响,使农户可以对内部重要性、要点产生准确认知,让其将自身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还能对社会服务、补助等相应的内容产生细致了解,从而为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使用打下良好基础,改善农民当前的生活状况。

4、生态复合种植方向

进行宽幅生态复合种植工作时,由于阳光照射特征与花生、玉米植株高度存在差异,因此,要对间作栽种方向进行细致研究。正常情况下,在两种植物间作时,二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密度增加,这让互相影响的概率增加,例如:其中较高的玉米会对花生植株产生遮挡,这对其发育时的光合作用开展造成了干扰,导致其产出数量大幅降低。为此,在玉米、花生间作时,尽可能南北方向栽种,防止对低植株正常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还可以避免二者间产生水肥上的争夺,确保产量、质量方面都可以得到成倍提升。

5、注重玉米、花生成长的不同

进行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从后者的角度上来讲,前者整体长势过高、发育速度更快,这对两种作物的均衡发育产生了干扰。该情况下农户为对该情况进行合理避免,便可以通过激素的使用,对发育速度过快的玉米进行处理,减少土地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实现二者生长的平衡效果,并将最终产量、质量方面不断强化。

三、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产生的效应

1、光能利用

在植株生长的过程中,光能在内部展现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以往存在的大量研究结果还表示,作物每日截获的辐射能量,与最终产出数量间存在正比。与此同时,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玉米、花生的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是高矮相错的措施,不仅能将作物自身受光面进行改变,还能让其截获更多的辐射光,并且措施群体条带内部的光可以进行垂直均匀分布,还在不同程度上对作物的光合速率、光补偿点方面进行了影响。

与此同时,还存在相应的研究结果表示,使用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时,可以对田地中的小气候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并让二者的光合特性产生不同变化。例如:较高的玉米会对花生产生遮阴效果,让其长时间位于光照劣势中,使得光合能力展现受到限制,因此在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使用中逐渐向“阴性植物特征”进行改变,激活群体弱光吸收能力、转化率;玉米的“阳性植物光合特点”得到强化,提升其对强光的利用率,实现对光能分层、高效的使用。

2、养分利用

玉米、花生成长的过程中,营养元素在内部展现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构成了作物活体结构,还是代谢活动开展的催化剂。

①氮元素

通过对以往研究工作结果细致分析研究后,发现农户在进行玉米、花生的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时,前者可以对后者根部土壤、肥料中存在的氮元素进行吸收,强化自身在养分上的供给情况,刺激生物具备的固氮活性情况,强化间作中植株对大气氮的使用能力;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由于花生受到玉米生态位的遮阴干扰,不仅让其光合效率大幅降低,还让寄主向根部位置输送的碳水化合物数量减少,降低了花生在固氮上的效果,以及该方面潜力的展现。与此同时,曾有专业人员在研究后发现,间作方式使用时可以减少花生、玉米在氮元素上的吸收数量,但群体在该方面的吸收却大幅提升,这表示该措施在营养吸收利用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②磷元素

玉米、花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磷元素在内部展现出了重要效用,并且其还是肥料内部的第二大重要物质,一旦在种植范围内缺少磷元素,便会对植株的生长产生限制,并且豆科、禾本科间作种植还能对磷元素吸收、使用产生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前者可以对根部涉及的土地范围进行酸化,这对难溶性土壤磷的活化、吸收产生了促进作用。

进行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的过程中,由于前者在磷元素吸收上的速率大幅提升,这对其成长、发育都产生了推动效果;花生在该环境中虽然存在营养竞争不劣势的状况,但是内部磷元素含量也实现了大幅提升。这可能是玉米自身处于磷元素吸收的优势地位,整体情况优于花生,但是后者在土壤中发育时,会分泌出土壤磷被玉米所吸收。与此同时,曾经存在专业人员对该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最终结果表示花生、玉米在间作时,后者生育不同阶段中,土地速效磷数量高于单体种植模式,这表示该措施在应用时,可以对群体根部位置磷元素含量情况进行改善,并让作物在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时存在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合理使用,不仅能将整体的品质大幅提升,还可以增加产出的数量。与此同时,通过对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技术操作流程、要点、产生效应进行细致分析后,了解到目前种植工作进行时,农户通过对玉米花生宽幅生态复合种植措施进行有效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实现稳粮增油的目标,还能保障农户经济收入,实现农业领域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274000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