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滴灌玉米栽培技术原理与影响
作者: 谷翠菊
本文针对滴灌玉米栽培技术进行探究,针对黑龙江省玉米栽培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之后分析了滴灌玉米栽培的原理与影响,最终就选地整地、玉米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灌溉施肥、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对滴灌玉米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提升滴灌栽培技术的实际质量。
玉米滴灌栽培技术是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出现的一种玉米种植技术,在滴灌玉米栽培技术的影响下,玉米种植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水分,并且灌溉的精准度与玉米实际吸收的水分量也有一定提升。因此为了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需要针对滴灌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黑龙江省玉米栽培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其气候较寒冷,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黑龙江省,其土壤多为黑土,肥力较高,可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黑龙江省平均气温较低,但是地区内部的作物生长热量较高,并且全年的光照比较充足,能够为生长的作物提供充分的热量与光照条件。因此在黑龙江省种植玉米可以有效地提升玉米的种植质量与产量,相对较适宜种植玉米。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和平牧场有限公司位于大庆市大同区境内,属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辖区内耕地面积60%以上为沙壤土,保水保肥性相对较差,玉米种植面积在75%-80%左右,少量多次给予水肥,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并能减投增效。
二、滴灌玉米栽培的原理与影响
滴灌栽培技术使用滴灌取代了传统灌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灌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用水。而且滴灌栽培技术能够根据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可以有效地对各类作物进行灌溉。滴灌栽培技术应用中,其可以通过滴灌系统对相对应的玉米作物进行灌溉与渗透,进而保证水分能够充分得到利用,完整地被玉米作物吸收。
在针对玉米进行滴灌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经过实验验证可知,滴灌栽培技术对于玉米植株自身的根茎影响并不大,其不会因为地下滴灌造成根茎的腐烂以及死亡。经过探究发现,其是因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滴灌栽培方式可以为玉米的根茎提供更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能保证玉米的根茎获得更良好的生长状态以及承受力。而在滴灌栽培状态下,玉米叶片会比传统栽培技术下的玉米叶片更快表现出抽雄以及生长的态势,其叶片面积也会更大。因此滴灌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生长质量,而且在针对玉米最终生长的物质含量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经过滴灌栽培技术种植培养的玉米植株在实际应用中的物质含量要更高,并且实际质量会更大,说明在滴灌栽培技术影响下的玉米收获的品质更高。
三、滴灌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选地整地
玉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会在地下延伸向更深的地方。因此在玉米种植土地的选择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层的厚度以及养分情况。尽量选择疏松地块,选择好之后,进行整地。深松整地深度为25cm,需整平耙平,平整度倾斜角度小于7°,土壤相对贫瘠的,应适当施底肥,并增施农家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选择好相应的土地之后,种植户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种植户需要最先将土地进行深耕处理。在深耕过程中,可以将上一茬残留的根茎翻到地表上,方便种植户对其进行清理。而且在部分种植土地中还会留存石子等影响玉米种植的物体,也需要在深耕之后将其清理干净,避免影响玉米的种植与生长。在深耕完成后,种植户需要针对土地再次进行深耕,每一次深耕的深度约为25cm,每一次深耕都需要重复上一次的操作,一直到土壤内部并不包含残留的根茎与石子等杂物为止。在整理好土地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因为在上一茬种植之后,土壤内部有可能存在上一茬留存下来的虫卵以及病菌,而通过深耕以及清理是并不能将这部分清理干净的,因此就需要使用药剂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百菌清溶液向土壤中进行喷洒,之后将土壤盖好,保证底部的土壤能够在药剂的影响下一直处于消毒状态。一般情况下需要种植户将土壤消毒后闷上1天就可以对其进行再次处理。
土壤自身的肥力是不足的,因此在玉米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基肥施用。基肥施用的最大标准就是一定要施足肥,保证玉米初期的正常生长。种植户可以使用硫酸钾、尿素以及生物腐蚀肥作为土壤施肥的基底,其中包含的养分以及微量元素比较充足,可以为土壤提供充分的肥力。但是基肥的施用并不一定起到好的作用,因为黑土自身的肥力就比较高,如果其自身不需要基肥,种植户的基肥施用反而会造成土地酸碱度失衡的情况出现,在种植玉米时就会导致其出现死亡的情况。
2、玉米种子选择与处理
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积温情况进行选种,要选耐低温高质高效的玉米种子,并针对种子的存活率以及发芽率进行分析,保证两者的数值都在95%以上。同时需要针对玉米种子的外表进行查看,将外表光泽暗淡、有裂痕、不饱满的种子挑选出去,以保证玉米种子整体的质量。需要针对种子进行处理:挑选,将其中的烂种、坏种挑选出去,保证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之后对剩余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在选择好种子之后,种植户需要针对种子进行处理。要对购买的种子再次进行检查以及挑选。因为玉米种子自身可能会出现各种病害以及虫害,种植户就需要注意玉米种子的整体质量。其可以使用戊唑醇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将其表面上可能存在的病菌以及虫卵灭杀,以保证玉米种子产生病害的可能性。经过拌种之后,需要种植户将相应的种子拿出来使用清水进行清洗,之后将其放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将其中的水分晾晒干净。
这种操作是为了能将玉米种子内部的水分排干净,这样在之后的催芽操作中能够提升玉米种子对于相应的水分的吸收能力,提升催芽的效率。在催芽过程中,需要种植户将晾晒过后的玉米种子放在清水中进行浸泡,水的温度需要保持在30℃左右。在此过程中,玉米种子会吸收大量的水分,进而为其催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浸泡约30分钟之后,种植户就可以将玉米种子拿出,将表面水分擦干。种植户需要准备厚纱布铺开,将玉米种子放在上面。之后可以将玉米种子放入恒温箱内或者有着固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催芽操作,催芽过程中需要保证温度一致保持在45℃。种植户在催芽过程中需要针对玉米种子的状态进行严格地监管,发现其中种子有发芽迹象的就需要将其转移。一般情况下,玉米种子会在3-5天之内出现发芽的迹象。种植户如果在过程中发现玉米种子出现腐烂以及不发芽,需要及时地将玉米种子从恒温箱中转移出去,保证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3、播种
玉米种植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以及温度来进行种植,在当地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种植区域的气候进行测量。在4月下旬左右,当地的气温能够达到8-10℃,在该种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的种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并且最大程度保证玉米种植后的成活率。因为玉米自身的成熟期相对较晚,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依据预定的时间提前5-10天左右进行播种,以保证玉米最终收获的时间能够与市场需求时间相符合。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滴灌栽培技术的实际效果,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铺滴灌较为适宜。
在玉米种子播种过程中,为了保证玉米种子在初期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种植户控制好玉米种植的间距以及深度。玉米种子体积相对较小,并且相互之间独立存在,可以使用点播的形式进行播种。起垄的时候,需要控制深度在3cm左右,能够保证玉米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芽露头,也能够保证玉米种子生长过程中将根系深入到土地中,保证根系在土地中的扎实性。植株的间距可以控制在20cm左右,该间距下的玉米种子不会因为种植过密或者过于稀疏出现问题。在种植之后,可以将滴灌管道设置在垄间,按照起垄的方向以及位置进行设置,保证能够在滴灌栽培过程中对所有的玉米植株进行灌溉。
为了保证玉米种子在初期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控制好玉米种植的间距以及深度。应做到播深一致,播种均匀。在种植之后,可以将滴灌管道设置在垄间,按照起垄的方向以及位置进行设置,保证能够在滴灌栽培过程中对所有的玉米植株进行灌溉。
四、滴灌施肥
滴灌是灌溉玉米栽培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针对滴灌形式下的灌溉环节进行分析与改进。在滴灌过程中,最先需要针对滴灌带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滴灌的实际效果,需要将滴灌带的长度与垄长保持一致,保证能够在实际滴灌的过程中对每一株玉米植株进行灌溉。在正常的种植地区中,滴灌带可以按照正常的走向进行布置,将滴灌带在管道两边对称布置。但是在部分种植地区中,可能会在种植地区内部存在一定的阻碍,导致滴灌带难以按照正常的地垄走向进行布置。该种情况下,可以将该部分的滴灌带单独进行布置,保证其能够在滴灌栽培过程中对玉米植株起到灌溉作用即可。在正式的灌溉过程中,需预先对铺设好的滴灌管道进行测试。因为大部分滴灌管道在水源流经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压力会比较大,不经过测试直接进行灌溉很可能导致管道自身出现破裂的情况,会对滴灌栽培技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灌溉之前,需要预先将管道内部的空气排空,之后才能将水源注入其中进行灌溉。
在滴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滴灌情况来按照顺序关闭分区的管道,并且在过程中逐渐调整灌溉的压力。因为在阀门管道开启数量较少的时候,就意味着剩余的管道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很可能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造成管道的爆裂。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灌溉应该是符合玉米生长周期规律的。在玉米播种之后,就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灌溉,因为该阶段的玉米种子需要大量水分以供应生长,但土壤以及种子内部的水分并不能支撑其渡过该阶段,因此需要浇足水,以保证玉米种子的良好生长。在玉米抽穗期、拔节期以及最终收获期前根据蓄水情况需要对玉米植株进行滴灌补水。在这几个阶段中,由于玉米植株自身的生长处于较快的阶段,其对水分有着大量的需求,因此需要按照相对应的时期进行滴灌。每一次滴灌需要持续5小时左右,保证每一次灌溉都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水分需要。
在施肥方面,因为滴灌栽培技术的使用,其施用方式也可以随着滴灌方式发生改变。在施肥过程中,最先需要施肥的阶段就是种植之前。在该阶段中,因为土壤中的肥力可能不足以支撑玉米种子实现初期生长,因此需要对土地进行施肥操作,保证基肥施用的量可以满足玉米的初期生长。在该阶段,一般施用的都是腐熟的农家肥,以养分作为主要的目标。在后续的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针对相应的玉米生长情况进行微量元素的肥料施用。在玉米生长后期,可以对玉米使用磷酸二铵约15kg/亩、复合肥30kg/亩以及硫酸钾10kg/亩。这部分肥料与基肥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为玉米植株提供更丰富的养分,施肥会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在固定的生长周期中为玉米植株提供良好的养分。而且因为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其能够保护玉米支柱的根系,并且可以提升玉米自身的水分补充效果。因此可以在施肥过程中适当地提升施肥量,进一步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速率。为了让施肥的效果达到最大,也可以使用滴灌管道对肥料进行运输,继而将肥料随水施入到玉米的根系部位。这种方式可以将肥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提升玉米植株对于相应肥料的吸收作用,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质量。
五、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在播种阶段对玉米种子进行管理。因为在该阶段,部分玉米种子可能会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是不出土的情况。这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对玉米生长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在玉米种子大多出现2-3片苗叶的时候开始进行间苗以及补苗的操作。对于上文中提到的生长状态不佳的玉米苗进行清除,更换生长状态良好的玉米苗。而且在过程中还会发现种植区域内有一定的位置空缺,需要及时将空缺部位补充上健康的玉米苗,保证整体玉米种植区域的整齐性。
在出苗状态稳定之后,还需要针对玉米种植地区内部进行中耕以及除草。中耕需要在玉米生长前期定期进行,频率约每周1-2次即可,每一次中耕的深度为3-5cm。中耕主要是保证玉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土壤板结的情况,能保证土壤的透气性与松散度,进而保证玉米植株能够获得更好的生长条件。杂草的清除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可以用手直接拔除杂草。但是该种方法不容易将土壤中的杂草根系清除,因此还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来达到除草的目的,但需要尽可能控制药剂喷洒的频率以用量,避免在种植园中造成土地药害,可以将物理手段与化学手段结合使用。
综上,玉米滴灌栽培技术是种植技术发展的产物,其能够有效保证玉米对于水分的吸收与利用效率,节省大量水分。但是需要注意滴灌带与滴灌管道的使用效果,控制好滴灌相应设施设置过程中的合理性。除此之外,部分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环节也并不能忽略,还是需要控制好环节中的操作合理性,保证玉米产量与质量。在玉米生长大喇叭口后期,由于玉米已有8-11片叶,对耕地有一定的遮阴效果,不覆膜滴灌会与覆膜起到同样的保持土壤含水量的效果。同时,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耐水耐密的品种,增加滴灌设备的同时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保苗率,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也必须保证滴灌道的铺设合理,整地部分与局部给水压力均匀一致,确保滴水肥不偏不漏,是我们进行高产粮食增产的主要一个方式,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作者单位:163000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和平牧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