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作者: 张圣军

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0

苹果的营养价值较高,属于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广受人们群众欢迎。为提升苹果种植的经济效益,需要从提升苹果种植技术入手,采取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单县是农业大县,有着悠久的苹果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对苹果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市场消费者对无公害、优质苹果的需求,积极推广应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以单县为例,着重对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要点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展开了深入研究。

苹果被誉为“水果之王”,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苹果酸、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同时具有生津止渴、美容养颜、润肠通便等多重功效,因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赋予了单县苹果产业良好的发展机遇。传统粗放化种植技术模式下,苹果品质得不到保障,产量不理想,应用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有助于满足市场消费者对苹果的高品质要求,提高单县苹果无公害及高品质的影响力,为单县苹果产业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

一、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要点

1、果园选址规划

①选址

无公害苹果种植对环境、土壤等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种植苹果前做好选址工作非常重要。果农应结合无公害苹果栽培要求,在适宜区域内种植苹果,要尽可能的远离各类污染源,如化工厂、交通要道、屠宰场等等,避免污染苹果种植环境及土壤。优选土层深厚、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微碱性土地种植苹果,土壤酸碱度在6.5-7.5之间为宜。此外,要尽可能的靠近水源,便于后期进行灌溉作业。要保证交通便利,便于机械设备运输、收获作业。丘陵、山地均可种植苹果,具体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址建园。

②规划

果园由多个栽植小区组成,果农应结合自然条件、果园面积合理确定各个小区的面积,山地和丘陵一般以一个面、一个丘为一个小区,山地种植苹果时,需重视水土保持工程修筑工作,减少水土流失。要做好果园内道路的修筑,各个小区之间设置6m宽的干路,小区内果树行间设置3m宽的小路,便于运输和田间作业。要重视灌排水沟的设置,一般设置在梯田内侧,便于灌水和排水作业。此外,要重视对生活区的建设,一般建设在水电资源充足便利的位置,便于果园管理。

2、品种及砧木选择

①品种

无公害苹果种植前,品种选择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品种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苹果产量和质量。果农应提高选种意识,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病虫害流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种,保证所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当地生态和栽培条件。要适当搭配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一般情况下,一个小区内需栽植1个主栽品种和1-2个授粉品种。优选成熟期适宜、优质丰产、耐贮畅销的品种,例如美国8号、优系嘎拉、红将军、优系富士等。

②砧木

砧木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果农应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方面的因素合理选择砧木类型,促进苹果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苹果砧木选择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乔化砧木,如八楞海棠、平邑甜茶、山定子等;二是矮化砧木,如M26、M9、M7、SH40、SH6、GM256等。无论选择哪一类砧木,均要保证其根系发达、芽体饱满,高度应超过80cm,粗度应达到0.8cm,并且应确保嫁接口愈合良好。

3、大苗繁育与定植

①繁育大苗

通过繁育大苗可极大的提高苹果产量。一方面,果农可建立专门的苹果大苗繁育苗圃进行育苗。育苗时,苗距控制在1.5m左右,育苗成功后再移栽,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出现苹果成熟晚、大小不均、个头小的现象。另一方面,果农可利用营养钵育苗,出圃时将苗木移栽到40cm口径的容器当中,要合理配置营养土,保证养分充足,促进苗木生长发育。经过1年的繁育,即可将营养钵去掉,然后移栽至果园,实现对健壮苹果苗木的培育。

②移栽方法

苹果移栽定植一般在春季、秋季进行。移栽前需挖掘大穴,将挖出的土拌入适量腐熟有机肥、氮肥、磷酸二铵等肥料,然后充分拌匀,在坑底覆盖一层土肥混合物,然后放入树苗,一边填土一边轻轻提拉树苗,确保根系舒展,填土应高于地面10cm,然后轻轻塌实并浇灌充足的定根水,栽后自地面60cm处短截定干。定干后用地膜覆盘,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保证移栽成活率。

③定植密度

果树移栽定植时,应结合品种、土壤等因素合理控制定植密度。若土壤墒情良好,则株行距控制在4m×5m,每667m2定植33株;若土壤墒情较差,则株行距控制在3m×4m,每667m2定植55株;若树冠较大,则株行距控制在3.5m×4m,每667m2定植45株;若树冠较小,则株行距控制在2m×4m,每667m2定植75株。

4、土肥水管理

①土壤

深翻熟化土壤。果树定植前几年,每年秋季配合施肥从定植穴外缘开始向外挖环状沟,深度控制在50cm左右,宽度控制在90cm左右,期间掺加一些杂草、腐熟有机肥,起到熟化、疏松土壤的目的。

土壤改良。若果树根系裸露,应在秋冬季节全园压土,加厚土层。应结合果园土质合理选用土壤,如沙土地、黏土地。在加土时优选沙土、黏土,要保证新土和旧土的充分混合,实现对土壤的有效改良。此外,若果园内土壤过酸、过碱,可通过施加石灰的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为苹果生长奠定有利的基础。

果园间作。果树定植后,可将花生、大豆等作物种植于行间,一方面可提高土壤利用率,另一方面可起到固氮的作用。需注意,不可在果园内种植一些高杆作物,如玉米。

果园覆草。果树定植后,每年5月份可在果园内覆草,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覆草后可适当压土,起到防风防火的作用。需注意,果树周边50cm内不可覆草,避免影响根茎生长。

②施肥

无公害苹果树的种植和施肥管理技术,与传统苹果树种植技术相比而言难度更高,特别是苹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管理技术。施肥前需提前计算好最佳施肥时间和肥料的比例。例如,当苹果树长出果实后,需进行施肥处理,同时需在秋季落叶时添加一定量的肥料。这 2 个阶段都是苹果树施肥的关键时期,而发芽期和幼果生长期也是施肥的重要时期,且各阶段施肥量、施肥比例都不同,必须将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混合使用,禁止单独使用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只有使用 2 者的混合物,才能发挥出施肥管理技术的最大化价值与作用,保障苹果树的健康生长。

其次,每年采摘果实后,需及时施加基肥1次,以腐熟农家肥为主,以化肥为辅。要控制好基肥施加量,每生产1kg苹果,需农家肥2kg,因此盛产期果园施肥时,每667m2需施加腐熟有机肥3500kg。基肥大多采用放射状沟施加法、环状沟施加法等,施肥时深度控制在60cm左右。密植果园以地面撒肥为宜,撒肥后需深翻土壤20cm。最后,果树一般需每年追肥3次,萌芽前后追肥1次,重施氮肥。果实膨大期追肥1次,重施磷肥和钾肥。果实生长后期追肥1次,重施钾肥。果农应结合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等因素灵活控制追肥量。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kg果实至少需要追施氮肥1kg、磷肥0.5kg、钾肥1kg。追肥时可在树冠下开20m深沟,然后施肥灌水,加快肥料吸收利用。

③灌水

果树在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果农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灌水工作。春季灌水,重点在于恢复树势,促进梢叶生长。夏季应结合降雨情况及时进行浇水或排水,避免引发涝灾。秋季灌水,重点在于促进根系生长,避免叶片出现早衰的现象,加快营养积累。越冬前,需浇灌1次越冬水,确保果树安全越冬。

5、整形修剪

①整形

针对新建果园,要认真做好整形工作。针对乔砧密植树,整形时以小冠疏层形为宜;针对矮化中间砧,整形时以自由纺锤形为宜;针对矮化自根砧,整形时以细长纺锤形为宜。

②修剪

修剪是果树果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果树修剪以冬剪、夏剪为主。冬季修剪时,幼树应多疏枝,加快成形,结果树应少短截多疏枝,调整树体结构。夏季修剪时,要重点做好刻芽、环割、扭梢、摘心、拉枝等各项工作,减少养分消耗,确保果树安全越冬。

6、果实套袋

①纸袋选择

果实套袋时,应合理选用纸袋,常用的包括双层袋和单层袋。单层袋的优势在于防止苹果生锈,保证果面光洁度。双层袋的优势在于促进果实着色。以红富士等红色品种为例,应优选双层袋,提升果实的品质。

②套袋时期

要合理控制好套袋时间,一般在果树谢花后2周且果实接近核桃般大小时即可进行套袋处理,要在晴天上午和下午套袋,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禁止在雨天和有露水的天气套袋。

③套袋方法

苹果套袋时,先将袋口撑开让袋子膨胀,然后套上果实让果柄置于袋开口基部,然后折叠袋口并扎紧。袋口应尽可能的接近果台位置,让幼果悬空在袋子内,避免袋子摩擦果实。扎口时应避免损伤果柄。套袋时应控制好顺序,遵循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顺序进行套袋处理。

④摘袋处理

黄绿色品种套黄白色单层袋时,可在采摘时一起摘下果实和纸袋,装箱时再将袋子解开即可。红色品种套单层袋时,可在采摘前1个月撕开袋子,让果实接受阳光照射,1周后全部摘掉袋子即可。红色品种套双层袋时,应在采摘前1个月将外袋摘掉,间隔1周后再将内袋摘掉。摘袋工作应在晴天完成,雨天禁止摘袋。

7、果实采收

苹果成熟后,应及时进行采摘作业,过早过晚采摘均会对果品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果农应合理预测市场行情,在行情较高时及时采摘销售,提前抢占市场,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针对采摘后需要贮藏、长途运输的果实,最好在八分熟时进行采摘。针对不需要贮藏、长途运输的果实以及作为加工原料的果实,应在成熟期进行采摘,此时口感佳、营养价值高。此外,苹果采摘时应考虑到天气情况,若近期有强降雨、台风等天气,应提前进行采摘作业。

二、无公害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重视品种选择,优选高抗病性品种;做好果园清洁工作,春季及时将果园内的僵果、残枝落叶、粗老皮等清理干净,减少越冬菌源和虫卵,同时喷施石硫合剂防范虫害;提前绑扎诱虫袋,吸引害虫产卵,然后果农统一烧毁处理;重视树干涂白工作,一般在果实采摘后即可涂白树干,起到防冻和防虫害的作用;果树移栽定植后,应合理控制好密度,同时做好果树整形修剪工作,营造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保证果树健壮生长;重视果实套袋处理,不仅可防虫防病,而且能够极大的提升果实光洁度和着色度,减少农药残留,提高苹果品质;上冻前应深翻果树树盘下的土壤20cm,杀灭土壤当中越冬的桃小食心虫、金龟子等害虫;重视果园生草,可在果园内种植一些黑麦草,在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苹果虫害发生率。

2、物理措施

针对鸟类飞禽,可在果园内设置驱鸟器驱赶鸟类,降低鸟类对苹果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针对金龟子、天牛等较大的害虫,可人工晃动果枝让其掉落,然后人工捕捉消灭;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特征,在果园内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太阳能杀虫灯,一般每1公顷地设置一盏杀虫灯,可有效杀灭果园内的同翅目害虫和鳞翅目害虫,要控制好开灯时间,一般在夜间8点至凌晨4点开灯,白天需关灯;重视对性外激素的应用,果农可将性外激素诱芯制成诱捕器进而诱杀果园内雄虫,影响其和雌虫交配,或者可将性外激素诱芯悬挂在果实上,亦可阻止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等害虫交配,减少果园内害虫的数量;秋季可将杂草捆绑在果树树干上,然后让越冬害虫进入越冬,入冬后烧毁携带大量害虫的杂草。

3、生物措施

重视对天敌的利用,任何生物都有天敌,果农可利用各类天敌防治果园害虫,如果园内梨小食心虫较多时,可释放赤眼蜂防治,蚜虫数量较多时,可释放草蛉防治,释放益虫时应禁止喷施化学农药,避免误杀益虫;重视对生物制剂的使用,如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农药,对苹果蚜虫、食心虫、褐斑病等均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生物制剂在苹果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安全、绿色、环保等诸多的优势,是推进无公害苹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技术,因此要重点推广应用。

4、化学措施

化学技术防治苹果病虫害,主要以喷施化学药剂为主,为避免造成药物残留,保证苹果品质,要科学选用化学农药,优选广谱、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好用药时间、方法、剂量,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降低对果实品质所产生的影响。果农应遵循《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使用农药防治苹果病虫害,制定完善的病虫害防治计划,应用新型喷药器械,保证喷药均匀,提高喷药效率。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下。

①根腐病

根腐病在果树发芽前至初期,以刀片刮除受害部位,涂抹50%多菌灵500倍液与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混合液。在冬季以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全树喷雾防治1~2次。

②霉心病

在夏季剪枝后和初冬清除病果、病枝后以0.3%五氯酚钠+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喷雾防治2~3次。在开花前、开花后、幼果期以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各一次。

③斑点落叶病

斑点落叶病在春梢发生时树叶受害率达10%~20%时以10%苯醚甲环唑杀菌剂喷雾防治1~2次,用药间隔时间为7~10天。在秋梢生长初期以10%苯醚甲环唑杀菌剂+甲基硫菌灵药剂喷雾防治1~2次。

④桃小食心虫

在6月下旬产卵时、7~8月一代幼虫、8~10月二代害虫发生时分别用20%苯醚甲环唑5000倍液或阿维菌素2000倍液+竹剑15000倍液+嘉雨2000倍液喷雾防治各一次。

⑤桔小实蝇

在桔小实蝇出土羽化期和幼虫期以50%辛硫磷800~1000倍液+3%的糖醋液喷雾防治2~3次。

综上所述,单县有着悠久的苹果种植历史,苹果种植是当地优势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产业。新时期,苹果种植中要重视对无公害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掌握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要点,提高苹果病虫害防治意识,制定完善的无公害苹果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单县苹果产业良好发展,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提升苹果种植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作者单位:274300山东省单县林业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