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农机创新推广优势及调整策略
作者: 张敬本文先研究了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在基层农机推广方向上要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研究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资金扶持、创新推广优势并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地方农机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一、基层农机在新形势下的推广现状
1、基层农机推广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作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实施者,农机推广工作人员通常会当面向农户介绍农机的应用优势,帮助其提升对农机认知的全面性,深入理解新形势下基层农机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作用。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部分农机推广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对农机使用方式和应用优势了解不够全面,在为农户介绍时无法解答其相关问题,使农户无法信任工作人员,对农机实际的应用效果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基层农机应用时适应性较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农业机械的研究,还要在农业生产中加强新型农机的应用力度。由于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广泛,农业发展区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针对湿地、山区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要注重基层农机推广的针对性,根据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要加强基层农机推广的实用性。
但由于我国当前农机研发的种类单一,无法满足部分地区基层农机的实际需求,在研发过程中无法保证农业机械的实用性得到有效提升,限制了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导致农机无法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这种缺乏实用性的农机研发,不仅会影响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效果,还对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3、基层农机维修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完成之后,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还应为农户提供完善的维修工作,提升农机售后工作的服务质量,推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农机推广工作在当地农户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农户参与购机活动,加强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但很多农机推广部门在推广工作中对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没有产生重视,导致很多农户虽然在推广人员的介绍下完成了购机活动,但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在说明书的指导下保证农机使用的规范性,导致农机无法达到推广人员介绍的应用效果。
农机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对于农户无法自主解决的部分问题,需要推广人员开展完善的设施维修工作,使农机售后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在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户的问题,就会对其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影响,导致农户对农机推广产生误解,严重影响农机的口碑,为顺利开展后期农机推广工作造成严重的阻碍。
4、农户购机能力有限
只要在足够的资金支持下,才能保证农机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规模。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与以往相比,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升。但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要对农机经济整体实力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农户的家庭收入不足以支持其购买农机,并将其应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针对农户购买农机缺乏资金支持的现状,国家提出了相应的补贴政策,随着补贴措施的落实,虽然可以增强部分农户的购买力,但由于补贴力度有限,无法保证农户的购机欲望得到有效激发。同时,农机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优势和实际价值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在购机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对其购买农机的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无法使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高效性得到保证。
二、基层农机在新形势下的推广方向调整策略
1、加强基层农机推广队伍
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队伍作为推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该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推广工作的开展效果和质量。为了保证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相关部门要注重农机推广队伍建设力度的加强,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并使其理论知识学习更加完善。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推广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提升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为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农机推广相关的培训活动,提升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农机推广部门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使其在培训活动中对农机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升推广人员对农机认识的全面性和专业性,精准掌握当前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使用现状,深入学习新型农机的应用方式和应用特点,提升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在培训完成后,对推广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在保证其满足一定的考核要求后,为其安排相应的工作内容,保证推广人员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针对农户提出的各类问题和农机发生的各类故障,进行有效的解答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经过推广人员的介绍和各种故障问题的有效处理,使农户对农机的作用产生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除了培训外,农机推广部门还可以在定期在同一地点设置农机演示点,在该处将农机的使用过程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为农户进行展示,在演示过程中,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可以针对不同农户的问题进行解答,使其对农机在农机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产生更直观的感受,对其应用优势和应用价值产生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农机使用过程的演示,不仅可以使农户对农机认知的全面性得到提升,还能充分调动其对农机的兴趣,产生探索农机结构,拓展农机功能的想法,使其购机欲望得到进一步激发,促进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深化基层农机研究力度
为了突破农业生产条件对农机功能的限制,使农机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农机研究人员要加强对农机的研究力度,围绕不同地区实际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的生产需求,对其操作的简便性和功能的实用性进行不断优化,保证研究农机性能的优越性,帮助农户通过对农机的有效利用,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农机的经济功能,为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加强农机研究力度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要明确农机的使用对象。为了保证农机使用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要对农户文化水平较低进行充分考虑,优化农机的使用方式,降低其使用难度,在研究过程中重点关注农机的操作性,保证农户对农机无障碍使用,提升农机操作的简便性,为农机的推广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由于农业生产中农忙时间具有短暂性和固定性的特点,部分农业生产活动还要赶在极端天气来临之前完成,才不会对其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否则农户一年的辛苦付出就有可能付诸东流。因此,研究人员要注重对农机耐用性的研究,在研发过程中将工作重点放在优化农机性能方面,保证农户在运用农机的过程中可以使相关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保证农机的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农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可控的意外情况,对农机使用农机的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人员在加强农机研发力度时,还要注重提升农机的适用性,针对不同地区对农机使用需要的差异性,研发具有不同功能的农业机械,不断提升其适应能力,保证农户在购机完成后,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和效果,使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农业生产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使农户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得到提升,推动基层农机的发展,提升农户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3、完善基层农机配套设施
在开展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促进农户购机能力的提升,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还要注重基层农机配套设施建设的完善性,积极开展农机售后的维修服务工作,为购机农户提供更优良的服务,提升农户应用农机的标准性和规范性。针对农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推广人员要有序开展维修工作,为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机的正常使用提供支持,与农户建立信任关系,提升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质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在农机的推广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升基础农机推广工作开展自动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农户与推广人员的信息化交流平台,便于农户自主咨询有关农机购买或者使用的问题,提升农机推广工作的效率,为农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通过对信息化交流平台的利用,一方面,可以使农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缓解推广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机推广工作在售后服务方面的人力投入,促进农机推广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地方相关部门要管理基层农机配套设施的建设程度,加大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机应用示范园,将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成果向农户进行展示,在明确认识到农机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效果后,会激发一部分有购机能力的农户的购买欲望。在完善的基层农机配套设施中为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开展农机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农户对农机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掌握使用农机的专业技术,提升其应用农机的自主化、专业化水平。
推广人员还要积极开展农机应用意见的收集活动,对购机农户的使用体验进行调查,总结农户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其提供专业的维修和指导服务,通过科学的调整和有效的维修,优化农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缺陷,使农户的生产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进而推动基层农机推广效果的增强。
4、加强资金扶持力度
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为了保证推广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相关部门要针对农村发展的现状和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户提供一定的帮助。导致农户购机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经济承受能力不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完成购买活动,导致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农户在缺乏农机支持的条件下无法保证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进而对其购机能力产生影响,使农机推广工作陷入这种恶性循环。
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户在购机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首先,要与信用合作社之间加强合作力度,共同出台有关购买农机的资金优惠政策,使农机原本沉重的购机压力得到缓解,使其购机积极性得到提升,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产生促进作用。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整体的生活水平,使农户对农机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且全面,在明确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机的积极作用后,使其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最后,要帮助农户实现农业产品销路的拓宽,激发农村市场的活力,提升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农户在满足农产品需求的同时,对其自身的生产效率进行不断优化,在生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用先进的农机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影响下,使农户购机的能力和概率得到提升,促进农机应用范围的规模化发展,为农户经济收入得到提升的同时,保证农机推广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5、创新基层农机推广形式
基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在开展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农业建设,使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村群众的视野得到拓展,在农机推广工作网络建设的支持下,使农户明确自身对农机功能的需求。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农机推广部门可以灵活运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向广大农户普及更先进的农机知识。推广人员利用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提升农机推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农户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农机讯息,学习农业生产技能。通过对基层农机推广形式的创新和优化,使农户对农机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促进农机推广工作开展质量的提升。
为了提升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针对性,推广人员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对农户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初步了解,利用信息平台将复杂的农机知识进行直观展示,使农户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得到强化,增强两者之间的信任,结合不同农户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突出先进农机的应用优势,深化农机推广工作的作用。
6、优化农机服务内容和方式
站在农民的角度上,对农机的选择和使用问题进行考虑,大部分农户更注重农机在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虽然不能保证每种农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或故障,但可以通过优化农机服务内容的方式,及时解决大多数的应用问题。因此,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要在农村工作服务中心完善售后维修服务,将服务型条款在农机销售合同中进行明确。
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推广人员可以在销售合同中明确写入为农户提供的农机服务内容,尤其是对其在购机完成后的服务内容,保证其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的方式与维修人员进行联系,在农村工作服务中心申请相应的农机售后服务,解决农户对农机使用故障和问题的担忧,保证农机售后服务的规范化流程和标准化内容。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不论农户是否参与购买活动,都要对其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引导农户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在农机正式投入使用前,为其讲明农机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使其对农机服务相关业务的存在和使用方式了解更加深刻,保证其在使用中可以遵守销售合同约定,有序开展售后服务,高效解决农机使用中发生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基层农机推广,可以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提升农机推广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中农机推广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117200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